功臣在古代是指对国家做出过贡献的文臣武将的统称,本来是个普通的称呼,然而在南宋,却需要得到皇帝亲自下旨认可。南宋初年,由于宋金之间战争频繁,涌现出了一大批忠臣良将,为保家卫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为表彰他们的贡献,宋高宗赵构特意册封了三个人为功臣,分别加封为“扬武翊运功臣”、“安民靖难功臣”以及“和众辅国功臣”。可惜的是,其中两个实在不能服众。
首先就是被封为“安民靖难功臣”的张俊,张俊早年在对阵西夏时也曾立下过汗马功劳。然而此人却贪财如命且又人品卑劣,他利用职务之便,大肆敛财,“占田遍天下,而家积巨万”,成为南宋屈指可数的巨富。最重要的是,他还曾参与促成了岳飞冤狱。
其次就是“和众辅国功臣”刘光世,刘光世出身武将世家,然而这个世家却有点名不副实,统兵战绩败多胜少。到了刘光世这里,对阵西夏和辽国时,虽战绩平平,但也没什么过错。可是时间来到南宋,刘光世却突然变得胆小如鼠,从不与金兵硬碰硬,经常还没见到面就全军溃逃,面对上前线的诏令也是百般推诿。可惜由于资历高,又手握重兵,皇帝也拿他没办法。
前面两个获此殊荣很难服众,所幸最后一个还算实至名归,名将韩世忠被封为“扬武翊运功臣”。韩世忠在北宋末年便声名鹊起,南宋抗金战争中,更是少数能够与岳飞齐名的大将之一,获封功臣也是众望所归。可惜精忠报国的岳飞,不但没能获封,连命都没保住,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