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平乐:其貌不扬,不喜风流,古代驸马为何要选“一般人“?
创始人
2025-06-24 00:02:13
0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多数人一提到《清平乐》,都会首先想到辛弃疾的这首词。现如今这个词牌名随着同名电视剧的大火,再次映入公众眼帘。其实,仁宗的老师晏殊和他的儿子晏几道也喜欢以此作词。

剧作改编自小说《孤城闭》,取范仲淹的“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不论是晏殊还是范仲淹,他们都是仁宗朝举足轻重之人物。普罗大众在对清宫戏产生审美疲劳以后,自然会对这部以宋朝为背景的影视作品追捧不已。

(一)、天家之婿不好当

“何以解忧,唯有暴富和抱富婆”。这是最近网上流传很火热的梗,也侧面的反映出现在许多年轻人都想不劳而获或者一劳永逸。而在帝制时期,全天下最大的富婆便就是公主了。在小说《孤城闭》中主角是福康公主,而电视剧中其戏份虽然略有删减,但也可以算作为次女主。

剧中的仁宗对于自己的这个女儿可谓是宠爱有加,历史上也是如此。福康公主是宋朝,第一个行册封礼的公主。因为其一出生位分就高过了母亲,因此只能称呼其为“姐姐”。

1. 皇帝疼爱,不敢怠慢

《宋史·公主传》“主幼警慧,性纯孝。帝尝不豫,主侍左右,徒跣吁天,乞以身代”。这位福康公主虽然在史书中并未记载其名,也不叫赵徽柔。但她与仁宗的亲情,比起电视剧中确实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剧中的许多场景,也都是根据史书中再现的。

比如仁宗生病时,幼小的福康公主为其向天祷告;仁宗心情不好时,福康公主陪伴其左右,逗父亲开心。而且赵祯对于自己的这个大女儿也是宠爱有加,不论是有什么新奇的好玩意都要先送去给女儿看看。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福康公主可谓是实至名归的“爸宝”。所有人都知道皇帝对她的喜爱,因此都对其忍让三分。而到了择婿的年纪,仁宗自然是要为她的心头肉选择一个能够如自己般疼爱她之人。

2. 千般包容,百般呵护

古代成婚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仁宗选择李玮做自己最心爱女儿的夫婿,是有他自己考量的。在宋朝,驸马不能入朝为官以防止外戚干政。也就是说只要是娶了公主,那么后半生就与朝堂政治无缘了。

“上追念章懿太后不已,顾无以厚其家为,使长主降焉”。仁宗出生后便被父亲交由皇后刘娥抚养,因此一直都无法与自己的母亲相认。这个故事经过了《三侠五义》的文学加工,变成了“狸猫换太子”,又被改编成舞台剧、电视剧等。

仁宗嫁女最大的原因,还是想要弥补自己对母亲的遗憾。而李玮则是他的表弟,也就是说其实是福康公主嫁给了自己的表叔。

面对一个如此爱女儿的父亲,还又是一国之君,夫家任凭是谁也万不敢造次。娶了公主,就代表娶了一尊活菩萨回家。而且宋真宗还规定公主出嫁,驸马自升一辈。也就是说,公主和她的夫君与其家中父母是平辈的。

(二)、内藏才华,外不至惑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其实,除却为了扶植自己母亲娘家仁宗也是有其他方面考虑的。“玮朴陋,与主积不相能”,李玮在历史上其貌不扬,这也是仁宗选择他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因为这不会遭到朝臣的反对,如果李玮风流成性或者一表人才,那么很有可能公主会为之痴迷。进而利用自己的身份,为其求官求财。

1. 不能太过英俊

《宋史》“景佑元年九月,册为皇后。性慈俭,重稼穑,常于禁苑种谷”。历史上的曹皇后贤德昭彰而且非常善于农作物的研究和酿酒,但是正如剧中韩琦所说她的相貌并不出众。真实的曹皇后与剧中的曹丹姝相差甚远,因此一直没有得到皇帝的宠爱。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仁宗是属于为国娶后,而福康公主也是为国嫁女。这就像现在的“道德绑架”,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之下,仁宗才将心爱之女嫁给了李玮。在皇室中长得好看,便是最大的过错。

正因为李玮不算出众,所以也不会有风流成性、劣迹斑斑。仁宗认定了自己这个表弟,可以全心全意的对待自己的女儿。正是因为其长相丑陋,所以也不会有其他娘子争相与其交好。自己的女儿,也不会整日因争风吃醋而烦恼。

2. 不张扬且有个性

李玮的画作是非常出名的,至今仍有流传,比如《宣和画谱》已被收藏至美国波士顿博物馆。皇家择婿,需要的就是这种看似木讷呆滞,实则心中有乾坤之人。如果表现的太过优秀,则会为皇家招致非议。

驸马一旦迎娶公主,势必会成为天下的焦点。而李玮的性格正如剧中一般,不是很善言谈也不喜欢风流潇洒。这样一来,便不会给他人落下口实。但是作为天家之婿,也不能太过于平凡,否则也配不上公主那尊贵的身份。

《资治通鉴后编》“李玮善作水墨竹石,其画大抵生于飞白;才思敏捷,善吟诗且不喜多言”。李玮的才华,不是流露在表面的而是深藏于自己内心的。《清平乐》中的仁宗,便是在其画作中发现了这一点。

仁宗认为,大臣们都以为李玮没有才能而且长相粗鄙所以认为其“人畜无害”,所以一致同意选他做驸马。而其岳父本人,却慧眼识珠般的发现了李玮潜藏于内心的功底。也就是说宋朝的驸马,还是闷骚型的为好。表面沉默寡言,若非善识者,很难发现其躁动的心。

选驸马最重要的就是低调,李玮因为不太爱说话而且还很擅长作画吟诗,所以既不会丢了皇家的颜面,也会发自内心的宠爱公主。

(三)、错铸孽缘,极尽忍让

“玮貌陋性朴,公主常佣奴视之”。公主贵为皇家长女,而且从小深受父亲恩宠,自然而然的会养成大小姐脾气。

而且自己的父亲是出了名的“颜控”,她也完美的继承了这一点。所以,对于李玮她非常不待见,常常将其视作自己的仆人。对于自己的婆婆杨氏,更是如此。因为本来就是平辈,所以更加的肆无忌惮。在处理婆媳关系方面,可谓是非常糟糕。

1. 忍气吞声,窝囊受气

不论是古代还是如今,嫁娶都讲究一个门当户对。如果自己出身贫寒,而娶了贵族之女,那么一辈子都是抬不起头来的。另一半的家庭大都会理所当然的以外,自己是高人一等的。更何况,李玮娶的还是仁宗皇帝最疼爱的公主。

福康公主在刚出嫁时,就被册封为兖国公主。而后英宗和神宗继位,也是不断的为其加封。对于驸马李玮而言,也是“压力山大”。对于自己的这个侄女,看不起自己他是毫无办法的。如果两人发生争执,不论对错,永远是自己要主动承担。

“主中夜扣皇城门入诉,玮皇惧自劾”。一旦两人发生口角,公主就先回自己娘家。而李玮则吓得连忙上劄子请罪。李玮则从安州观察使,一下子降到了建州,还被免除了驸马都尉的职务。可见,做一个驸马是非常难的。

2. 表面光鲜,背后辛酸

“衮国公主下嫁李玮,为家监梁怀吉、张承照所间,与夫不相中。”自古以来,婆媳关系非常难以相处。当然,也不乏有很融洽者。兖国公主因为自己不爱夫君,所以整日与梁怀吉和张承照等内臣饮酒作乐,被婆婆发现后竟大打出手。

“帝为黜都监梁怀一辈十余人。后数年不复协,诏出玮于外,主降封沂,屏居内廷”。仁宗为了缓和矛盾,便将内臣都带回了宫中。此后,他们的关系还是一直不和谐。仁宗自然是向着自己的女儿,只贬黜了女婿兼表弟。司马光等人奏言,皇帝只好将兖国公主降为沂国公主。

福康公主的命运也是非常凄惨的,她整日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年仅三十三岁就早早与世长辞。不论对于她还是驸马,这都是一段孽缘,两人因为仁宗的一纸诏书互相折磨。而李玮可以说就是个受气包。

除了要受公主的气,还要受自己母亲的气。他本人也对福康公主有很大不满,所以在其病危之际不让她就医。神宗在葬礼上大发雷霆,“玮都不恤长主,衣服饮食药物至于呼医,亦多作阻隔,长主衣衾乃至有虮虱,至自取炭生火,炭灹伤面”。

紧接着,李玮被贬黜为郴州团练使。作为驸马而言,李玮的一生是可悲的。在别人眼中,他光鲜亮丽身兼两重外戚身份。但是其中的辛苦,只有他自己知道。

结语:

这段孽缘便是门不当,户不对的结果,而且福康公主本身有了娇惯的脾气所以受不得丝毫委屈。作为驸马而言,自己的岳父是天下最尊贵之人。而英宗和神宗,都非常敬重福康公主。所以,大多数时候他是敢怒不敢言。最终,才造成了福康公主的早逝。他本人,也背负了不疼惜公主的骂名。

参考文献:

《宋史》

电视剧《清平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从18世纪中期开始,人类社会一共爆发了三次典型意义的工业革命,每一次革命都能为人类社会创造大量的物质...
原创 汉... 中国千年的封建社会中,经过了数次朝代的更换,每次朝代的兴替都无法避免战争,所谓“时势造英雄”,有战争...
原创 苏... 东普鲁士,位于波罗的海之滨,曾在近代德国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由于德国在二战中战败,这里注定要被各战...
原创 雍... 清朝拥有一个可以与“开元盛世”或“仁宣之治”相媲美的超级时代,那便是著名的康乾盛世。这个名字有点误导...
原创 1... 引言 《荀子·儒效》中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
原创 清...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随意夺取一个人的生命,也可以支配一切的优质资源。这种资...
中华民国十七年贵州银币一圆 中华民国十七年贵州银币一圆,作为一枚具有深厚历史背景与独特设计的钱币,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故事与文化价...
原创 秦... 历朝历代,从开国奠基,到最终一统天下,最艰难最漫长,莫过于秦朝。 秦国从建立,到最终统一天下,一共花...
原创 清... 在清朝年间,有一位两江总督特别喜欢吃白菜,几乎每天餐桌上都会有一碗大白菜,在雍正皇帝知晓之后,直接下...
原创 日... 14年抗日,在日军铁蹄下, 我泱泱中华风雨飘摇、民不聊生,大半个中国都落入敌军之手 。 三十个省份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