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这个女人可以说是满清王朝迅速腐朽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她奢靡浪费,只顾自己享受,却全然不顾百姓的死活,偏偏又贪权恋势,还没有什么卓越的政绩,因此十分不受人待见。慈禧一生喜好铺张奢靡,甚至在清朝饱受外来势力侵略之时,她还不忘大张旗鼓的举办自己的六十大寿的寿宴,为此清朝廷还专门拨出了三千万两的专款,为太后布置寿宴。
而古人们都有一些迷信的想法,因此对于自己的身后事都十分的看重,历朝历代的王侯将相,他们的陵墓准备的都是非常尽心的。慈禧太后也不例外,她活着的时候就喜好奢华,对于自己的身后事更是安排得极尽周详,陪葬品琳琅满目,每一件都是价值连城,豪华程度甚至赶超紫禁城,而且还一再改建陵制,就是为了让自己死后也能舒舒服服的。
但是慈禧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被葬入陵墓后不久,就遭遇了一批贪婪强盗的打劫。孙殿英为了获得墓中陪葬的财宝,竟然干起了挖坟盗墓的勾当,他率领自己的手下,将地宫炸开。这群强盗一拥而入,搜刮着陵墓中的宝物,还打开了慈禧的棺木,将她身旁的珠宝、口中的夜明珠,身上的寿衣经被悉数抢走。
据记载,棺椁被打开时,慈禧就仰卧其中,面色如生,肌肤也十分饱满,尸身不腐。这让当时的盗墓的士兵们十分惊奇。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古人们为了保持尸体不腐烂,研究出了许多方法,比如说用朱砂水银防腐,密封棺木隔绝空气等,这些都可以有效防止尸身的腐烂。
而慈禧去世距离她陵墓被盗,相隔时间也并不长。好的防腐手段再加上墓葬时间不长,这些都为慈禧的尸身不腐创造了条件。不过民间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传言,说慈禧下葬当天那可是臭气熏天,既然盗墓时尸身还保存完好,下葬之日的臭气又是从何而来呢?
众所周知,慈禧是在光绪皇帝驾崩的次日去世的,在弥留之际选了三岁的溥仪做新皇帝。虽说母子两是前后脚去世,可丧事不能一起办,当时的清朝虽然已经千疮百孔,但祖宗章法还不能乱,按照祖制,朝臣需要先为光绪皇帝举办葬礼,之后再为溥仪举行登基大典,虽然慈禧是晚清的实际掌舵人,但太后的事情总是没有皇帝重要,更没有保证皇位顺承重要,在忙乎完了光绪的葬礼和溥仪的登基大礼,一年快过去了,朝臣们才开始筹备慈禧的葬礼。
因为慈禧停灵一年才出殡下葬,所以在下葬当日,送葬的队伍中传来了一阵阵的臭气,人们便断言说,这必定是因为慈禧太后的尸体停放了许久,尸体腐烂发臭了。
其实事实真相并不是这样,慈禧毕竟是皇室中人,皇家为了保证慈禧的身后体面,也定然不会让慈禧的尸体发臭。至于臭味的来源则是因为送葬的队伍太浩大,成群成排的车马,马匹牲畜定然是要排泄的,这臭味大多是由马匹的排泄物散发出来的。
再者,古代对祭祀非常讲究,一路上“茶膳”不断,至少也是“应用香油八两、炭饼四个、香饼十个、白檀八钱”,慈禧这种这些祭祀用品坏了的味道也够味儿的。
慈禧送葬队伍如此浩浩荡荡,不低于清朝的以往皇帝,陵墓豪华程度在皇帝之间也算是一流水准,可惜陵墓之中的慈禧却永远无法“安卧”。有不少人认为,正是因为慈禧太后的的陵墓如此豪奢,才会引来了强盗,连老祖宗乾隆的墓都被人给挖了。其实这也并不无道理,若不是慈禧太后骄奢淫逸的作风天下尽知,孙殿英也不会一心想到她的墓中盗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