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定军山之战,刘备为何不用赵云马超,让黄忠一战成名?张飞是关键
创始人
2025-08-06 09:02:41
0

刘备攻取西川,夺取汉中是立足蜀国的关键一战。这场战役中,定军山之战是最为关键的一役。黄忠凭借一己之力,斩杀曹魏名将夏侯渊,一举确立了蜀汉在汉中的统治地位。令人费解的是,刘备为什么不派遣当时声名赫赫的赵云、马超等名将率领主力,反而让默默无闻的黄忠出阵?更令人疑惑的是,张飞在这场战役中扮演了什么角色?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了这种看似违背常理的人员安排?让我们一探究竟。

一. 赵云马超的遗憾缺席

公元219年的汉中之战,堪称蜀汉"立国之战"。若能取得汉中这一西川大门,刘备的根基就将稳若泰山。然而,面对曹魏的顽强抵抗,这场战役可谓艰难重重。

于是,蜀军的主力调配就显得格外关键。赵云、马超乃是当时声名赫赫的名将,理应是这场大战的主力军。可出人意料的是,他们竟然遗憾缺席了定军山之役。

马超当年单身投靠刘备,离开了原本的嫡系马休之众。这支骁勇善战的马休之众,正是马超征战有为的主要根基。如今既已离开,马超手下除了些许残余之众,便再无嫡系的精锐部队。单凭马超一人之勇,难以担当如此重任。

相比之下,赵云虽也武艺高强,却同样欠缺领军实战的经验。赵云一生英勇绝伦,屡立奇功,然而大都是在阵中临机应变的个人作战。从诸葛亮布置此役的手法来看,赵云只是为黄忠"接应",并非主力。可见诸葛亮也未将其视为这一决战的主力将领。

赵云、马超虽有大名,却各有其缺陷,难以担当定军山一战的主力。刘备的用人之道,着实高明。眼见汉中已呼吸在鼻息之下,自然不会为了虚名而贻误大事。眼下最为重要的,是寻访真正可靠的将领统帅主力。

二. 黄忠的独特优势

在这汉中之役中,刘备最终将大任托付给了黄忠。这一决定虽让人始料未及,但mature看来却是深思熟虑之举。因为黄忠身具两大独特优势,正适合承担此次决战的重任。

其一,曲部人马,奋勇善战。黄忠曾亲率亲信之众归顺刘备,此等亲信谓之"曲部"。这支曲部人马素来训练有素,拥有极高的战斗力和向心力。在战阵之中,他们视黄忠为神,绝对服从指挥。正是靠着这份对主帅的忠诚,黄忠才能"常陷阵先登,勇冠三军"。

往事难忘,当年关羽之所以能在万马钧关斩颜良,从而扬名天下,正是因为张辽麾下亦有曲部人马。当张辽带领曲部人马杀敌时,那振天怒吼尽显猛勇,致使敌人只顾防守,而忽视了关羽的突袭。如今黄忠亦有此等曲部相随,必定无往而不利也。

其二,在汉中有家族根基。黄忠本是陇西狄道人,故有"陇西虎"之称。汉中乃是狄道的腹心地带,他熟知这里的地形地貌。更何况,黄忠的兄弟黄祖亦在汉中一带扎根已久。战于故乡,对黄忠而言实在是酣畅淋漓。

不仅如此,黄忠手下还有不少精通地理的陇西老卒,他们对汉中的山川道路了如指掌。临阵之时,黄忠只消运筹帷幄,一声令下,便有无数精锐老卒前呼后继,开疆辟土。正所谓"了解环境者占尽先机",黄忠在此可谓是如虎添翼。

有了这"民心士气"和"地利"的双重优势,黄忠自然就胜任此役的统帅大权了。刘备的这一任命,可谓是相当的英明睿智。

三. 张飞的利益关系纠葛

在定军山之战中,张飞虽然随军在场,却未像往日一般惯以勇猛之姿亲临战阵。这位声名赫赫的猛将,竟然在这关乎蜀汉存亡的重大战役中默默无为,着实令人费解。

事实上,张飞在此战中扮演了一个非常微妙的角色。他的妻子竟然是曹营大将夏侯渊的侄女,这一惊人的渊源,导致他在人伦与国事之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据载,当年张飞在一次出城劫掠中,遇到了这位夏侯家的闺秀。不知是出于何种缘故,竟将其掠回并娶为妻室。从此,张飞与曹营这个曾经不共戴天的仇敌,就结下了一段奇特的亲缘关系。

更令人瞠目的是,在夏侯渊阵亡后,张飞的夫人亲自前来为其暴尸祭扫,并将尸骸好生安葬。由此可见,张飞对于此事应是同意的。毕竟,生死存亡之事,岂是家眷所能做主?

可见,张飞与曹营已勾连甚深,这恐怕也是他在定军山之战中闲云野鹤的根由所在。倘若他真的亲临战阵,无疑会陷入一种非常为难的境地。一旦与夏侯渊交手,不仅违背了人伦常理,也会给己方军心带来极大打击。

不仅如此,张飞此时还存有另一重忧虑,那就是担心功劳被黄忠渔色。往日他凭借斩颜良的奇功,方才跻身五虎上将的行列。如今黄忠一战成名,夺得此役最大功勋,他定将在刘备军中遭受严重冲击和压力。因此,这一役他唯有佯作旁观,才能维护住自己在蜀汉军中的地位。

总的来说,张飞在定军山之战中难以卓尔建功,乃是由于身世纠葛和门阀竞争所致。作为谋主,刘备对此自有精心算计。

四. 刘备权衡利弊的考虑

纵观整个定军山之战的指挥部署,刘备的每一个人员安排都颇具深意。他没有使用赵云马超,也未让张飞亲临战阵,而是将大任托付给了黄忠。这种看似违背常理的布置,实则是刘备在权衡了诸多利弊之后做出的精心策略。

首先,我们须知在军阀割据的动荡年代,封赏问题向来是一件敏感的大事。手下将领如果功勋过高,很容易滋生猜忌和贪念,从而酿成门阀内斗。

赵云、马超和张飞无疑是蜀汉的头号功勋。若是让他们在定军山再建大功,其功高震主的威胁就将无可避免。届时他们说不定就会要求高级爵位和疆土,这对刘备的一统大业将是极大障碍。

相比之下,黄忠地位较低,赏赐亦无过多企图。纵使他一战成名,也不会对刘备的统帅权力构成实质威胁。所赐赏予他的将是实至名归的军功加荫,而非嫌隙重重的封侯和疆土。

其次,若由功勋卓著的赵云等担纲统帅,必将引发军心动荡。三国鼎立,谁都希望扶植自己门阀的显亲为上将,而非外姓人物。当下蜀汉正值艰难建国之时,门阀内斗若稍有闪失,就可能酿成军心涣散、阵脚大乱的后果。

相比之下,黄忠并非显亲,也没有门阀背景,自然就无须担心其会引发门阀内讧。军心能够稳固,士卒方能听令。这对决定战局至关重要。

最后,张飞作为火爆狂躁之人,若亲自指挥恐难掌控全局。令其缄默旁观,无疑是对军心把握的最佳选择。至于担心其心怀不满,那就交给刘备亲自去善加疏解了。

由此可见,刘备之所以做出这般人员部署,均经过了深思熟虑。他权衡了各种利弊因素,切合实际采取了最稳妥之策。这一出人意表的决策,最终也导向了定军山的决定性胜利。

五. 历史进程的必然性

定军山之战,黄忠凭一己之力击溃曹魏铁骑,夺取汉中大捷。此役不仅确立了蜀汉在西川的统治地位,更为刘备后来的一统江山奠定了坚实基础。可以说,这一战役对于蜀汉来说意义非凡,实为开疆拓土的重要一步。

而黄忠能够在这场决定性战役中一战成名,又恰恰符合了历史进程的某种必然逻辑。往事追溯,在三国群雄环伺、英雄辈出的时代,总有一些默默无闻的人物最终能凭一己之力突围而出,创造不世功勋。

诚然,赵云、马超等英雄将领无疑是蜀汉的栋梁,他们在多场战役中屡建奇功,令敌国闻风丧胆。但定军山这一决战,却更适合交由如黄忠这般出身寒微、素无大名的将领担纲。

试想,若由赵云马超统帅主力,哪怕取得汉中,也难免被外人诟病是"旧将重用"。到时他们未必能独享这一赫赫军功,反而可能会被责以"穷兵黩武,愧劳师旅"之罪。

相比之下,黄忠作为一名曾经默默无闻的将领,在此时崭露头角,一举击溃曹营名将夏侯渊,实在令人眼前一亮,也更能赢得民心。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黄忠此番立功,完全契合了历史规律,堪称实至名归。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胜利标志着蜀汉建国大业的开端。从此,黄忠便踌躃满志投身于刘备的复兴夙愿,建立起一支强大的蜀汉军队。后来在诸葛亮的麾下,他亦是卓有建树,作为坚强中流砥柱力助蜀汉抗争。

由此观之,黄忠能在定军山一战中大放异彩,实在是这一时代发展所趋之势使然。正所谓"英雄无用武之地"?蜀汉处于艰难建国之时,自当有人挺身而出,才不辱使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杨... 文|智慧古人之光 编辑|智慧古人之光 我的文章自带招财属性,看过的都说好!想不想财源滚滚?赶紧点赞关...
原创 朱... 每天不一样的:精彩!期待您的:关注! 朱祁镇塞外奇缘:草原上的“皇帝”逆袭记 : 皇帝被俘竟成草原...
原创 他... 在中国古代,许多家庭会选择近亲结婚,以保持他们的财富不流出,然而,从表面上看,近亲婚姻不仅是一种亲上...
原创 说... 晚唐有这么一位文人,平时最爱以歇后语作诗讥讽朝政。有宦官知道了,就去背给皇帝听,皇帝便注意到了这个人...
原创 外... 童言的城池/文 1942年,高严出生在吉林省的一个普通家庭,原名高庆林。年少时的他与大多数同龄人一样...
原创 被... 你知道中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军事家吗?其中一个就是白起,他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名将,被称为“战国四将”之一...
原创 {... 从井冈山到长征路:毕占云的传奇一生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岁月里,毛主席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他的目...
原创 探... 在三国那个英雄辈出、风起云涌的时代,谋士们犹如璀璨的星辰,点亮了历史的天空。然而,有这样四位谋士,他...
孙兴慜加盟洛杉矶FC已完成待官... 北京时间8月6日,据《The Athletic》等多家媒体报道,洛杉矶FC已经完成了韩国球星孙兴慜的...
原创 杨... 1951年2月初,时任天津警备区司令员的杨成武应邀到北京恭王府参加军民联谊会,突然接到了一个紧急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