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的百姓,为何都留长辫子?
创始人
2025-06-23 22:02:53
0

清朝的百姓,为何都留长辫子?

文|南派将军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有着很多说不完的话题,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其中之一,它就是辫子。通过影视作品,相信大家也已经知道了在清朝的时候,男子是要留辫子的,但是等到清朝灭亡,也就没有了这个硬性规定,令人疑惑的是,满族人都去剪辫子了,汉族人反倒不愿意去剪,态度还十分坚决,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在清朝之前,汉族可不流行大辫子,他们一般都是梳有发髻的。但是满清入关后,为了加强他们的统治,就要求百姓们留发不留头。对此,很多汉族人都接受不了,于是便带领着当地的百姓们纷纷表示反对。

可经历了惨烈的嘉定三屠和扬州十日等大屠杀后,人们看到血流成河的场面也终于明白明朝已经不复存在,要想活下去,那就只能听从清政府的安排,所以他们只能被迫无奈地接受了留大辫子的事情。时间一长,大家也就都习以为常了。

在清政府被推翻之前,很多人其实已经剪掉了辫子,还呼吁其他的人也这么做。这些率先剪掉辫子的人大多都是接受过先进的新思想的人据说,剪辫的第一位发起人还是旅日华侨冯镜如,当时他剪掉辫子并不是为了自己方便,而是对当时满清的做法感到愤怒,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了,他无法想象自己的国家接下来会面临怎样的境地,但是清政府软弱无能的真面目他已经看得足够清楚了,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剪掉辫子,用来表示自己对满清的失望。

即便清政府做出太多令百姓失望的事情,但大多数百姓还是没有下定决心剪掉辫子,告别过去。甚至在民国建立后,也仍旧留着长长的辫子,走街串巷。

不过在1904年的时候,军人们为了便于戴军帽,就将辫子剪去一束,也有剪得比较多的,长达三分之一。在学生和军人们的带动下,很多人也纷纷开始了剪辫子,而且在南方,男子剪掉辫子,换上新的发型,还被认为是一种时尚。

1911年之后,支持剪辫子的人越来越多,甚至还成为了一种趋势。当时民国政府希望大家能够过上焕然一新的新生活,便下令让百姓们去剪辫子。但奇怪的是,满族人都去做了,但汉族人却不愿意那么做。

其实汉族人之所以不愿意剪掉辫子和以往接受到的教育和封建思想有着很大的关系。在他们的认知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作为父母的儿女,他们没有理由割舍掉父母留给他们的宝贵之物。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思想早已深深地植入在每一个汉族人的心中,所以他们不愿意做出改变。

即便是真的要将辫子剪掉,那也不是随意丢弃,而是要拿回家中,在去世的时候装进棺材里,随着自己的遗体一起入土为安。

而留辫子明明是满族人提出的,但是他们却能够在大肆宣扬剪辫子的思想下积极行动起来,排队剪掉辫子。这又是为何呢?

其实,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满族人知道自己的祖辈们做过什么,他们害怕遭到汉人报复。

要知道,在清政府倒台前,满人的地位可比汉人高,他们欺负汉人的时候也不少,后来清政府垮台了,满人也知道自己的后台没了,此时的他们惶恐不安,不得不夹起尾巴来做人,为了避免遭到汉人的打击报复,也为了向民国政府投诚,他们便还十分积极地剪掉了大辫子。

第二个原因就是当时满人地位相对较高,很多的资源都是掌握在他们手中的,所以他们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和先进的新思想。所以他们也能够比较容易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剪掉辫子对他们而言,并不是一个难以接受的事情。

相较于满族,汉族很多人还是接受不了要剪掉辫子的事情。1913年,民国就在全国范围内举行了剪除辫子运动,谁知道就为了个剪辫子的事情,地方各势力纷纷各持己见,从最初的辩论演变成了激战。有些人说什么也不肯做出改变,就要留着那干活都碍事的大辫子。

当别人要给他剪辫子的时候,他还大骂那个剪辫子的人,声称没有大辫子,哪有清朝,哪有现在的百姓,哪有现在安稳的生活。真的是顽固不化。

由此可见,很多人都受到了封建思想的荼毒,而且程度还很深,还好在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思想才终于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和进步,大辫子也终于都被剪完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顾作义妙解茶道五重境界!“岭南...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魏沛娜 通讯员 李卉 6月21日,“岭南雅集:创建助力‘百千万’”系列...
欧达电子陶瓷申请快装点火针及灶... 金融界2025年8月1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宝应县欧达电子陶瓷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
功夫茶具品牌怎么样?批发工厂汝... 亲爱的朋友,你是不是也在找一款靠谱的功夫茶具品牌?作为一个茶具爱好者或小店老板,我猜你常犯愁:选个好...
藏在茶具包装盒中!深圳邮局海关... 近日,深圳邮局海关查获冰毒,毛重1123克。深圳邮局海关关员在对转运货物开展监管时,发现一票申报为“...
这家百年老茶馆为何这么火? 小朋友们在鹤鸣茶社观看茶艺表演。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强 摄 游客在鹤鸣茶社享受掏耳朵。 不懂...
3年来最大败仗,乌军兵溃整个战... 面对着俄军敢死突击队快速突破,俄罗斯武装部队11万大军压境,前线乌军的哀嚎,当地时间2025年8月1...
促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部等部门...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就业牵动千家万户。一段时间以来,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围绕扩岗位、优服务、强指导等推...
二野干部任命,参谋长李达未签字... 1949年4月的那天,第二野战军政治部的哥们儿拿给刘伯承司令一个干部任命方案。但刘伯承看完后,直接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