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共留下了8个儿子,其中只有汉文帝刘恒和齐悼惠王刘肥两人平安地度过了有惊无险的一生,其余的6个儿子,全都没能善终。这其中除了淮南厉王刘长死于汉文帝时期,另外那5个,都是被刘邦的正妻吕雉害死的,连吕雉的亲生儿子汉惠帝刘盈,都没能逃过她的魔爪。
刘邦威名赫赫,一辈子都风光无限,在人生中最后的12年中击败了秦朝末年的所有英雄豪杰,成为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笑到最后的那个人。他建立了汉朝,开创了汉民族和汉文化,他对中国的贡献是如此之大。
他打下了刘氏的江山,刘氏成为大汉的皇族,但这不是令人羡慕的事。正是这刘氏的江山,让所有出生于刘氏的人,都注定要过上饱经磨难的痛苦一生。汉朝那8个第一代皇子,则是受苦受难最多的人,这8人一生的遭遇和经历过的荣华富贵,既让人羡慕,更让人怜惜。
刘如意
刘邦八子中最出名的,当属这个刘如意了。
他凭着母亲戚夫人被父亲刘邦独宠的优势,差一点就成了刘邦的继承人。刘如意天资聪慧,是诸位皇子中性格最像刘邦的人,再加上母亲的受宠。刘邦生命中最后的几年中,致力于要废掉太子刘盈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只可惜吕雉和刘盈的地位保持太久了,大臣们都拥护吕雉母子,就连刘邦都无法撼动她们的地位。
刘邦死后,刘盈继位为帝,吕雉成为皇太后,母仪天下。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戚夫人和刘如意复仇,因为正是这两人,险些夺走她母子两的地位。
结果大家耳熟能详,戚夫人被做成了人彘,刘如意被吕雉投毒害死。
汉惠帝性格仁慈,刘如意虽与他不是一个母亲生的,他却始终把刘如意是做自己的手足兄弟。他刚即位一年,就见戚夫人与刘如意接连遭此厄运,见到母亲的手段是那样的残忍,不禁开始怀疑这个世界。
刘如意和戚夫人遇害后,汉惠帝日益消沉,整日饮酒作乐不问政事,想要通过酒精的麻痹来逃避这难以令人接受的现实。所以他继位才7年,就因为纵欲过度而早逝了。刘盈也算是被吕雉间接害死的。
赵王、燕王、梁王
吕雉害戚夫人和刘如意只是单纯地为自己报仇的行为,最初她还没有对付刘邦所有儿子的心思,可是后来发生的变故,让她不得不那样做。
吕雉失去儿子刘盈后就没了依靠,最要命的是刘盈没留下儿子,这让吕雉为她自己和吕氏的未来担忧。于是她毒死了一个宫女,把她的儿子当成汉惠帝皇后的儿子(皇后是吕雉女儿的女儿)。
这人后来成了汉少帝,当时他还小不懂事,长大后听说了这些事,就宣言将来要报复吕雉。吕雉听说后就把他毒死了,立了另一个年幼的皇子。
有了这些变故,吕雉就想着把刘氏的江山传给吕氏,不然吕氏将来必定要被刘氏铲除的,所以她开始对付刘邦的其他儿子们。
第一个遭殃的是赵王刘友,最初吕雉让刘邦的所有儿子都娶了吕氏女子做正妻,现在吕氏得势,这些吕氏女子就有了强势的资本。
刘友不宠爱吕雉安排的王后,独宠别的妃子,王后因嫉妒跑到吕雉面前撒谎说:“刘友说大汉江山是刘氏的,他不承认你立的吕氏诸侯王。”吕雉听说后就把刘友喊到长安来,派兵包围了他的旅社不给他饭吃,刘友的大臣想尽办法给他送吃的,还是无法阻止他被饿死。
刘友死后,吕雉把刘邦另一儿子梁王刘恢改立为赵王。刘恢也不喜欢自己吕氏的王后,也独宠别的妃子,王后不仅令人监视控制他,还把他喜欢的妃子毒死了,直接把刘恢气的自杀了。
吕雉觉得刘恢身为一国之王,竟敢抛弃刘邦给他的疆土,抛弃宗庙,为了一个女人自杀,实在是大逆不道,所以只用安葬平民的礼仪安葬他。
第三个遭殃的是燕王刘建,他去世的早,与吕氏的王后没生下儿子,却与其他宠妃有子嗣。吕雉偷偷派人把刘建的儿子毒死,燕国因此绝后,所以并入了汉朝的郡县。
代王、齐王、淮南王
代王刘恒和齐王刘肥是怎么逃掉的呢?
最初刘恢死时,吕雉安排代王刘恒做新任赵王。刘恒看见两任赵王都不得善终,他能答应吗?刘恒婉拒到:“先帝封臣为代王,让臣守卫汉朝边疆,代国虽不如赵国好,臣也不敢因此抛弃先帝留下的重任!”
吕雉害人时为啥先要把他们徙封为赵王呢?因为当时赵国虽大,却无险可守,且离长安较近,便于自己控制。刘恒这样婉拒吕雉也不好强求,他死守着自己的代国,吕雉也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代国长期与蛮夷交战,精兵多,且代国离长安较远,吕雉不敢轻易与赵国开战,更怕刘恒“兔急咬人”逃到匈奴那边去,这样自己就无法控制局势了,所以她就放过了刘恒。
刘肥本是最早被铲除的那批,汉惠帝时刘肥入朝被刘盈款待,因为他是刘邦长子的缘故,刘盈用兄长的礼节侍奉他,让他坐上席。吕雉去了宴会后见刘肥竟敢坐上席,气得当即令人给他倒上毒酒。
刘盈见此赶紧把刘肥的毒酒抢来喝,吕雉心急,打翻了刘盈手上的酒杯。刘肥见到这番奇怪的场景,虽不知发生了什么,还是聪明地假称自己喝醉离开了。
回到旅馆后刘肥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他听了谋士的建议,认了自己的异母妹妹、吕雉的女儿鲁元公主做后妈,还把齐国的一个郡割给鲁元做汤沐邑。吕雉一高兴,就放过了刘肥。
吕雉为何如此高兴呢?因为鲁元的儿子张偃在刘邦时代失去了王爵,被贬为诸侯。如今鲁元做了刘肥的后妈,就成了齐国的王太后,等鲁元死后,张偃就能凭着母亲王太后的地位,继承一个国家成为国王。后来鲁元公主去世,吕雉果真凭着这个王太后的头衔,封张偃做了鲁王。
淮南王刘长,因为刚生下来就没了母亲,刘邦让吕雉把他带大。所以刘长和吕雉虽然没有血缘关系,还是有母子之情,吕雉时,刘长并没有遭到什么不测。可汉文帝时,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刘长和吕雉的这层关系,汉文帝“痛心地”把刘长赐死了,总之刘长之死,也是不明不白疑点很多的。
汉景帝时期,刘肥后代全因为七国之乱被铲除了……所以到了最后,刘邦的后代就只剩下汉文帝这一脉了。
古语有一句“疠怜王”,这是说堂堂一国之王,也可能走到被乞丐怜惜的地步,这不是虚言。
人说“悔生在帝王家”,谁都想生在帝王家,可生在帝王家的人都后悔自己“投胎”时选错了地方,这是为何呢?
你去看看秦始皇诸子的下场,看看刘邦诸子的下场,看看李渊诸子的下场,你就明白了。那些失败者,惨到不能再惨,那些胜利者,就能心安吗?如果能心安,李世民为何要让尉迟敬德每天晚上给自己守门呢?即便是胜利者,也是痛苦不堪的!
有势有财有权就能幸福吗?恐怕不是,若你不能驾驭自己目前拥有的巨大的“势”,这些势只能成为埋葬你的坟墓,如果不信,你去看看霍光、韩信的下场就知道了!穷也难,富也难,困也难,达也难,如何能不难呢?多读读《资治通鉴》,你就知道如何不难了,那么多显赫一时的人结局悲惨,那么多贫寒困苦之人最终出人头地,能吸收这些人的经验,还有什么样的困境能困住你呢?《资治通鉴》,让你受益一生的好书,点击上方链接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