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的王延禀帮助弟弟上位,却因一句话引杀身之祸
创始人
2025-06-23 12:02:49
0

五代十国时期,福建地区处于闽国的控制之下。当然这个闽国在中国历史上存在感并不强,但是在福建历史上,倒是很有存在感的王朝。

闽国历史上,有个叫王延禀的人,曾帮助自己的弟弟上台称王。但是最终,还是因为一句话引来杀身之祸。

1、闽国的来历

闽国的创始者王审知和五代十国时期其他势力的当家人情况差不多,都是晚唐黄巢之乱的受益者。起初王审知是一个小角色,在晚唐乱世中因为多重因素,得以起家。

朱温推翻唐朝,建立朱氏梁朝(五代后梁)以后,王审知已经割据福建一带。当时福建周边的杨氏吴国(十国南吴)的当家人杨渥并不承认朱温的皇帝尊号。而王审知则审时度势,认为自己的实力比不得吴国,所以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派人出使开封,表示愿意向大梁朝廷称臣。而朱温也宣布册封王审知为闽王。就这样,闽国的历史正式开始了。

王审知主政闽国期间,尽量不和外界产生冲突,与民休息。当然杨氏吴国很瞧不起王审知的软蛋行为,因此王审知想派人去中原,吴国是不给提供通道的。所以闽国的使臣经常从福建出海,到朱氏梁朝控制下的山东登陆。

2、闽国内乱

王审知去世后,长子王延翰继承王位。五代十国的历史其实是充满魔咒的历史:那就是往往第一代创业者英雄无比,但是第二代接班人却几乎很拉胯。

比如王延翰就是例子。

王延翰继承王位以后,贪图享乐,在闽国民间也敲骨吸髓。于是王审知的另一个儿子王延均上书建议王延翰应该以闽国民生为重。不曾想王延翰非但没把建议当回事儿,还嫌王延均太吵,于是把王延均打发到了泉州做官。

王延均于是恼火起来,认为王延翰没资格继续担任闽国的国王。同时,在建州做官的王延禀(是王审知的养子,五代十国时期,军头喜欢收养儿子,用来充当战争的资本,说白了就是炮灰)也对王延翰不满。因此,如果有机会推翻王延翰,那王延禀还是非常乐意的。

所以,王延均和王延禀偷摸联系到了一起,并发动了叛乱。王延禀的大军很快活捉了王延翰,并处决了王延翰。

在王延翰被杀以后,王延禀表示:自己是先王的养子,不能当国王,所以国王还是得王延均来做。

不过,就在王延均登位以后,王延禀又对王延均表示:自己打算回自己的防区了。但如果王延均不能守护好闽国的江山,那自己还得出来干涉。

这话让王延均感到很不爽。

当然,其实王延禀让王延均当国王,也并非骨子里愿意让位,而是因为自己是养子,在王审知还有亲生儿子的情况下,自己如果当国王,很可能存在隐患。所以,王延均也有理由怀疑,王延禀将来会找理由造自己的反,然后自己上位当国王。

其实当时中原已经出现了这种剧本:比如沙陀唐朝(五代后唐)的皇帝李存勖,就被自己的义弟李嗣源取代。所以,王延均不能不担心,王延禀会不会成为闽国的李嗣源。

3、王延禀之死

果然,大约四年后,王延禀收到消息:听说国王王延均得了疾病。于是王延禀决定趁机挑起叛乱,推翻王延均。不曾想王延禀的叛乱很快失败,王延禀也被王延均的部下擒获。之后王延禀被王延均处决。

不过,闽国的局势依旧动荡。就在王延禀被杀的十七年后,南唐大军吞并闽国,闽国灭亡。当然在这十七年时间里,闽国政治局势动荡,甚至还爆发内战。这些内战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闽国的实力。也因此,才让当时的南唐皇帝李璟有了趁虚而入的想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从18世纪中期开始,人类社会一共爆发了三次典型意义的工业革命,每一次革命都能为人类社会创造大量的物质...
原创 汉... 中国千年的封建社会中,经过了数次朝代的更换,每次朝代的兴替都无法避免战争,所谓“时势造英雄”,有战争...
原创 苏... 东普鲁士,位于波罗的海之滨,曾在近代德国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由于德国在二战中战败,这里注定要被各战...
原创 雍... 清朝拥有一个可以与“开元盛世”或“仁宣之治”相媲美的超级时代,那便是著名的康乾盛世。这个名字有点误导...
原创 1... 引言 《荀子·儒效》中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
原创 清...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随意夺取一个人的生命,也可以支配一切的优质资源。这种资...
中华民国十七年贵州银币一圆 中华民国十七年贵州银币一圆,作为一枚具有深厚历史背景与独特设计的钱币,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故事与文化价...
原创 秦... 历朝历代,从开国奠基,到最终一统天下,最艰难最漫长,莫过于秦朝。 秦国从建立,到最终统一天下,一共花...
原创 清... 在清朝年间,有一位两江总督特别喜欢吃白菜,几乎每天餐桌上都会有一碗大白菜,在雍正皇帝知晓之后,直接下...
原创 日... 14年抗日,在日军铁蹄下, 我泱泱中华风雨飘摇、民不聊生,大半个中国都落入敌军之手 。 三十个省份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