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布楚条约》是大清王朝和沙俄两个大国之间的第1条边界条约。但是至今中俄双方都有人认为此条约不平等。
《尼布楚条约》究竟送给沙俄多少土地?
1689年9月7日,清俄两国政府经过战后的多次协谈,终于在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由清政府全权使臣索额图和俄罗斯全权使臣哥洛文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协议条款如下:
1、从黑龙江支流格尔必齐河到外兴安岭、直到东部海岸,岭南属于中国,岭北属于俄罗斯。西以额尔古纳河为界,南属中国,北属俄国,额尔古纳河南岸之黑里勒克河口诸房舍,应悉迁移至北岸。
2、雅克萨地区属于中国,拆毁雅克萨城,俄人迁回俄境内,否则捕拿问罪。十人以上集体越境,须报知两国皇帝,依罪处以死刑。
3、此前两国之间的所有一切恩怨,永作罢论。自两国友好已定之日起,事后有逃亡者,各不收纳,并应械系遣返。
4、双方在对方国家的侨民“悉听如旧”。
5、两国人带有往来文票(护照)者,允许其边境贸易。
6、和好已定,两国永敦睦谊,自来边界一切争执永予废除,倘各严守约章,争端无自而起。
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
条约有满文、俄文、拉丁文三种文本,以拉丁文为准,并勒石立碑。碑文用满、汉、俄、蒙、拉丁5种文字雕刻而成。《尼布楚条约》是清王朝以武力为后盾,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与沙俄明确了两国的东段边界,从法律上确立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领土,被称之为中国近代史上第1条平等条约。
但是,因为当时清王朝同时急于平定准格尔的叛乱,加上谈判代表实力不济,最终清朝放弃了外兴安岭、贝加尔湖,以及西伯利亚的大片领土。因此对中国来说又是近代的第1个失土条约。当时的清朝统治者对于领土还没有如今的主权概念。
西伯利亚地区地处长城以北,气候寒冷、人口稀少,在那时候,都是不毛之地,成本大于收获,投入大于产出,所以,中原王朝对那些地区没有兴趣。再加上为了遏制沙俄对东北龙兴之地的进一步入侵,所以康熙皇帝决定必须确定国家线。
《尼布楚条约》让清朝丧失了整个西伯利亚10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条约只保住了外兴安岭以南的小部分土地。康熙皇帝取得雅克萨大捷,属于战胜方,根本不必再签订不平等的《尼布楚条约》。
丢失10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却不自知,也许是清朝皇帝坐井观天,未能高瞻远瞩,历史局限性思维所致。后来由于晚清政府的无能,就连外兴安岭以南,包括库页岛和海参崴等城市,也被俄国掠夺据为己有。
总的来说,是清王朝对俄国做出了让步,中国吃了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