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魏征正直忠良,匡正君王过失,辅佐太子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创始人
2025-06-22 20:02:06
0

魏征正直忠良,匡正君王过失,辅佐太子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为人臣者,被天子推倒墓碑,悔婚。难道不是最大的警告与侮辱吗?更何况皇帝收回了制文,天下难道还有谁敢于重新再写吗?

魏征辅佐太子是天经地义,这要看和什么比,和削除爵位比如何?和罢免官职比如何?更不可用当今的现代思维套入古代封建社会中。其实所说:“魏征把一些资料给了褚遂良”这件事。李世民是没有抓“泄禁中语”这个罪的,证据就是如答主所说的“惩罚方式是按私事处理”。如果是以“泄禁中语”论罪,就算不杀人,爵位肯定要夺的。

这件事偶然看《天唐锦绣》说过一段,我觉得说得挺合理:李世民生气的是,魏征把一些资料给了褚遂良,让他在自己死后出书,这个行为。

因为按“死者为大”,魏征死后他说什么就是什么,李世民是不能站出来反驳的,否则是对死者不敬。然而那些资料是魏征历年的劝谏纪录,若这书真出成了:魏征马上就能得个大大的清名,是世人必须敬仰的谏臣、直臣;李世民则成了反面教材,千百年后仍将是一个大大的昏君。所以李世民的怒火,主要还是生气:我把你当兄弟,你反而背叛我?

以前看魏征是正直忠良、匡正君王过失,魏征开了诤臣的头,后世人没有魏征的水平,竟以魏征自比,是庸人的可笑还是魏征的悲哀?魏征,不值得推崇。头一次知道,魏征这么不地道啊。李世民性情中人,比那些天天带着假面具的帝王可爱多了。

李道宗提议的轻兵直取平壤,属于具体的战法问题。回来以后,李靖支持李道宗的意见,李世民说,当时太匆忙,我记不太清楚了。当年李世民决定要打高句丽的时候,反对的人相当多,李世民在这个事情上,确实比较坚持。所以才有后来回朝后李世民自己感慨:原本以为魏征,没想到他还是对地,又把碑补了。推碑悔婚还不严重吗?真的已经非常严重了,魏征家又得想办法去凑七十万了。

至少从理论上,我特别同意。现在很多人看历史或历史剧,阴谋论的毛病太重了,他们好像以为只要腹黑只要能耍阴谋就能成事。胸怀、气度、能力、魅力,这些才是伟人更必不可少的素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洪水涌入县城一金店首饰被冲走,... 极目新闻记者 舒隆焕 7月25日,陕西吴起县受洪灾影响,县城北洛河边部分商铺进水。网友发帖称,该县碧...
共和报:米兰将1800万欧报价... 直播吧07月26日讯 据意大利媒体《共和报》报道,AC米兰计划报价尤文中锋弗拉霍维奇,转会费1800...
原创 如... 笔者突然想到这个问题,还是从一篇讲“俄罗斯的GDP和中国一个省相当”的文章开始的。之前一直知道俄罗斯...
原创 蜀... 三国时期,自从昭烈帝刘备魂断白帝城之后,蜀国朝政就由诸葛亮一个人一力承担,刘禅和其他大臣都处于彻底摸...
原创 安... 虽然说,黄巢起义才是压垮唐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是,唐朝真正由盛转衰的标志性却是“安史之乱”。基本上,...
原创 项... 犹记得当年秦始王游于会稽,驾大船渡浙江,阵容威武庞大,项羽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同一时空下,刘...
原创 明... 在整个明朝二百七十六年里,明军一直没能征服蒙古,反而这些蒙古骑兵和后金联合,打败了强大的明军,葬送了...
原创 黄... 公元219年,黄忠在定军山斩杀夏侯渊,张颌同败军退守阳平关东。凯旋而归的黄忠兴奋地来到刘备面前,自信...
原创 战... 一座偶尔被发现的流沙墓埋葬了30多具盗墓贼的尸体,墓室内的陪葬品保存完好。墓主人以超人的聪慧得以珍贵...
原创 二... 战争是最残酷的一件事,因为它能使得一个国家面目全非,甚至是就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且无论是战胜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