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10年陕西发现宋代钱窑,挖三天不见底,为何宋代人热衷“藏钱”
创始人
2025-06-22 17:32:33
0

挖出钱窑

2010年12月20日上午,在陕西省华县咸林中学附近,一建筑队在施工时,发现了一堆绿色的铜币一样的东西。施工队队长马上命令挖掘机停下来,并上去查看。

施工队长拿起几串铜币,拨了拨上面的泥土,发现上面还印着一些字样,看上去像是古代的货币。

队长又徒手抓了抓,发现里面好像还有很多,便意识到可能是挖到了古墓,于是便给华县文物局打电话说了这里的情况。

不一会华县文物局稽查大队便派了六个人过来核查情况。经过文物局工作人员的观察,发现这些铜币确实属于宋代的钱币,大多数钱币上面印的是“崇宁重宝”,“崇宁通宝”。而“崇宁”指的便是宋徽宗时代。

随后,稽查队长李秉鑫便通知文物局,让他们叫来警察对周围进行防护。

李秉鑫和施工队商量,借助施工队的设备,先把这些钱币挖出来,看一下究竟有多少。

经过深挖,现场考古队员发现里面有一个宽约2米,高约1.5米,深约4米的大洞,里面堆满了铜币。

“不挖不知道,一挖吓一跳”,仅仅三天时间,就从这个地方挖出四吨多的钱币,而且还没有见底。

这可把大家吓了一跳,这可不是什么古墓,这应该就是一个巨大的钱窖。

队长李秉鑫说道:“钱窖的方向原来是南北方向,不知为何洞口拐向了西边。这些钱币虽说是堆在一起,但却用绳子串的规整。大钱、小钱三五十不等串在一起,货币上面的文字十分清楚。

由于这一片地方人流量比较大,而且不远处就是学校,来来往往的车辆很多,于是文物局决定先把这个钱窖看管起来,并在地下放上了木头等,防止地面塌陷。挖出来的货币则由货车全部运到华县文物库房保管。

挖出钱窖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省文物局,文物局专家对这一发现非常重视,立马派专家到华县,对文物进行鉴定和收集。

钱窖归属

其实对于考古学家来说,他们挖出的古墓或钱庄并不多。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任何个人或考古人员不允许主动去挖陵墓,除非是已经显露出来文物痕迹活着遭到破坏的陵墓和文物聚集地才可以被继续挖掘。

因此大多数的文物古迹都是在建筑施工甚至是耕地的时候发现的,有人可能会疑问:这些文物如果是个人发现的,应当归属于个人还是国家?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现的文物,全部归属国家所有。因此,无论是谁发现的文物,都应该上缴国家。

在经过文物保护局对于这些钱币的勘察和整理后,发现这些确实是宋代的一个钱币聚集地,但是在挖掘时,稽查大队的工作人员发现这些钱币摆放的并不整齐,而是散落的堆在那里。

如果是朝廷放在这里的钱窖,为何会如此凌乱地摆放在这里?

根据《华县县志》记载,华县在北宋之初时,国家大力推进生产改革,水利开发,老百姓丰衣足食,人数激涨,后来遇到金兵入侵,战争不断,百姓四散逃离,人口数量再次大减。

而华县人民所说,这个钱窖附近原本有一座古代府衙,这两条证据联系在一起,很有可能这就是官府的钱财。

但也有另外一种可能。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李裕民介绍说:华县现在属于渭南市。在北宋时期,华县还叫做华州,渭南只是华州下属的一个县。

华州经济比较发达,交通便利,物质丰富,还接连了当时宋代的首都开封和长安,因此吸引了大量商人来此交易,在此地也就聚集了许多富有的商人。

后来因为金国入侵,加上南宋起义,华州经历了许多战事,经济和商业也就越慢慢衰退。

但以前积累下来的财富并没有被入侵者抢走,当地的富人为了躲避战乱,又不想钱财被抢走,于是便将它们全部埋在土中,等战乱过后,他们还想回到家乡,重新东山再起。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钱庄慢慢被遗忘,所以到现在才被我们后人发现。

空前绝后的宋代发展

宋朝是我国经济、文化和教育最繁荣的阶段。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便是以北宋为背景讲述的。剧里官宦人家的女子可以上学堂,汴京城里的百姓做着小生意,还有京城最大的饭店“樊楼”,无不映刻这当时百姓的安居乐业。

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陈演恪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时。”

既然北宋的经济十分繁荣,为何为把大量钱财都埋于地下藏起来呢?

对于这个疑问,一些专家也给出了解释。

首先,宋代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但是战乱也多,天灾也时有发生。中国人对于“存钱”这个理念可谓是从古至今一直延续下来的,现代中国人喜欢把钱存到银行,自己花一部分,剩余的留着以备不时之需。

古代中国人也是这样,只不过那是没有“银行”,府衙的钱都属于国家,所以百姓自己的钱便都埋于自家院子的墙角。如果挖到数量不是特别多,但也不少的铜币,那就是遇到了一个富贵人家。

现代人通过买房子、投资来给后代积累财富,古代人则还是把钱埋在地下,留给后代。

第二个原因便是抵御“通货膨胀”。宋代的货币不仅仅有铜钱,还有纸币。宋朝的纸币叫做“交子”,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质货币。

宋朝初期,百姓在商品交易中,需要带着铜币去买自己所用的东西,如果碰上数量很多的或者贵重的商品,那就需要拿着很重的铜钱。

比如宋朝时期的绢是一种珍贵的布料,一匹绢要六十斤的铜钱,这就使百姓携带十分不便,于是便生产出了纸币。

交子被发明出来后,因为其轻便和便于携带,很快就开始了大量的印刷。但当时的宋代人民心里想,虽然现在纸币如此的流行,但如果改朝换代,纸币是不是就作废了。

而铜钱从秦始皇时期开始就一直流传到现在,以后肯定还会继续沿用下去,所以把铜钱储藏起来,就算经历改朝换代,还是可以把铜钱炼成铜器,经过买卖之后养活自己。

第三个原因则是因为宋代市面上流通了一些“含铜量”不足的假币。根据古书记载,宋代有一段时间市面上出现了含铜量不足的假币。因为铜钱上没有防伪标识,没有人知道你的钱是真是假,这就让一些投机取巧之人钻了空子。

这种行为在宋朝被称为“私铸”。有些人用少量的铜混合铅、锡等杂质做出假币,去市场上进行交易。

不仅普通的老百姓和工匠做这些事,还有一些地方官员相互勾结去做假币,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假币流入社会,从而导致铜钱数量越来越多,以至于到了辽金时期还在使用宋代的铜钱。

宋代钱窑为何频现

其实在2010年华县钱窑被发现以前,就已经有其他地方也发现了一些宋代货币聚集地。在1976年,湖北鄂城出土了“30万斤”宋代铜钱;1997年,沧州发现了“48吨”的铁制钱垛。

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宋代钱窑呢?

宋代以铜钱作为主要货币,和后来以银为主要货币不同,宋代的商品经济发展程度很高,如唐都长安就只有东市和西市,其他坊巷不允许开商店。

而宋朝经商是不限地点的,大街小巷、城里城外都可以开商店。宋朝对外贸易比唐朝发达。唐朝每年货币铸造数量很有限,唐朝近300年的货币铸造量不如宋神宗两年的货币铸造量,而铜钱的储存和铸造成正比。

宋朝经济发达,到后来,生产的铜不够用了,就用铁铸造钱币,当时的陕西、山西、四川等地都铸造过大量铁币。

因为宋代铜钱的铸造量远比唐代多,所以唐代就不容易发现这么大的“钱窖”,而宋代就可以。

宋代的钱币分布特别广,全世界几十个国家都有出土。当时外国铜钱铸造业不发达,不少国家把宋钱当做流通货币,宋钱在当时的作用接近于现在的美元。中南亚、南亚、非洲等地都发现了大量的宋钱。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陈锋曾经说过,虽然宋朝的经济发展很快,商品经济很活跃,但北宋末年的宋徽宗时期,经济虽然富裕,但政治却十分腐朽。

当时宋徽宗做出了一些不良的整治措施,比如:大兴土木,铺张浪费,导致财政紧缺,苛捐杂税随之不断而来。

比如在食盐问题上,先是由政府专卖,后来改成政府出售专卖权给私人,他们拿到“盐引”就可以交易,而政府财政紧缺时就宣布“盐引”作废,实际上是对商人进行掠夺。

在货币发行上,宋代分为纸币交子、铜钱、铁钱等。当时商品经济较发达,货币流通加速,纸币的发行量非常大,导致了贬值。

但另一方面,宋朝对铜的开采和铸造货币的水平,无法满足当时对货币的需求,这就造成了“钱荒”。

加上周边地区的西夏、辽等也在走私宋朝铜钱,这就进一步加剧了“钱荒”的情况,由于铜钱紧缺,很多有钱人就把钱储存、窖藏起来,所以就会经常发掘出大量的宋钱。钱币窖藏一方面跟“钱荒”有直接关系,当然更是防止兵匪来掠夺。

宋朝的历史从宋太宗时期形成了一个政策,那就是重点发展国内,以内部建设为最高目标。

宋朝和汉唐有所不同,宋朝长期对外采取守势,军功集团比较受压制,因此宋代制度建设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都高度发达,出现了文官士大夫长期主政的局面。

宋代的统治者比较现实,许多政策在客观上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比如土地的买卖不受限制,城市的坊市限制被打破,《清明上河图》就是那个时期社会经济的反映。

经济发达,百姓越来越富有,自然钱窖子就越来越多。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宋代的经济发展对于现代也具有参考意义,学习历史,从中获取经验和教训,建设更加繁荣的中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为何只惩罚印度买俄油?鲁比奥:... 【文/观察者网 王一】美国总统特朗普以“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为由对印加征的关税已成为两国关系“一触即...
原创 唐... 唐朝的社会构成与过去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产生了由寒门士子组成的官僚阶层,另外就是平民阶层人数大为增加,成...
原创 唐... 说到李世民,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作为唐朝的第二位皇帝,虽然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死了自己的兄弟才得以即位,...
日本的“人种改良”:号召女性杂...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
原创 邓... 邓华挽留他担任司令员,觉得不妥,赶紧离开,担任黄克诚的参谋长 1946年深冬,一列疾驰的火车穿过白雪...
原创 普... 俄乌冲突的终局谈判正暗流涌动。普京罕见松口愿谈乌克兰"安全保障",却点名要中国当担保国?特朗普一边警...
原创 雍... 雍正帝的登基,无疑是清朝历史上一个引人注目的转折点。这位原本并不被看好的皇子,在康熙帝驾崩后,凭借一...
周原遗址西周宫城发现“秦人”字...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12月28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目前确认了陕西宝鸡周原遗址西...
原创 文... 前言 和亲是完全的政治婚姻,这其中没有多少感情可言,那些电视剧里所演的和亲爱情故事,根本是一种不切实...
原创 法... 文:回溯档案 编辑:回溯档案 前言 拿破仑一世(1769-1821),法国政治家、军事家、法兰西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