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党不是一个正式的组织,也不是一个政党,是个以来自江浙沪包邮区的江南士大夫和全国各色读书人士为主角的官僚政治集团。“东林党”之“党”,是朋党而不是近代政党,其名句就是东林书院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对抗魏忠贤为首的阉党的主要力量,在江南乃至全国声望极高,跟东林党有关的都显得很高大上和充满正义感,东林党就是当时阳春白雪生活的典范。
东林党最早要从顾宪成办的东林书院说起,当时顾宪成被削除官籍,遣返回家,回家之后的顾宪成就同弟弟顾允成倡议维修东林书院,并拉着高攀龙等讲学,同时宣扬他的政治主张。当然东林书院不仅是讲学,他们在讲学中经常涉及社会现实问题,议论如何改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状况,而这就吸引了很多不得志的官吏,于是慢慢地东林书院从一个学术中心变成了一个政治团体。虽说东林党喜欢批评时政,讨论官员,但东林党本质上是富商巨贾的代言人,他们维护着江浙商人和地主豪强的利益,因为他们作为江南士大夫,与江南的大地主阶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中间很多人都是地主阶级。而且东林党的出现引发了明朝末年的党争,这更加剧了明朝内部的矛盾。
公元1604年万历三十二年顾宪成等人修复了宋代杨时讲学的书院,与钱一本、高攀龙等人于此讲学。在讲学之余他们也积极的关注朝政,讽议时局,品评官场。他们虽提出廉洁奉公,开放言路,澄清吏治,革除时弊的口号,然实质上他们都热衷为江南的富商巨贾争利,不遗于力的阻碍挠明政府对江南富绅的征税,对北方灾民的惨状视而不见,对灾区的征款赈灾百般阻挠,说这些人是衣冠禽兽亦不为过。东林党人与宦官势力因政见不和多次爆发冲突,演化为激烈的党争,成了明代亡国的主因。
对于东林党护商之举,当然也不排除一己私利的考虑——维护本集团利益,本来这些名士就是出身于江南工商地主集团利益,工商业是他们的根基。但是,实事求是地说,东林党重商观念客观上促进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大方向是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