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分有三国,北魏、东吴和西蜀,相对于实力较强的北魏和东吴,实力最弱的西蜀也就是蜀汉,反而赢得了后世的尊重和敬佩。
因为,三国蜀汉君臣,都是理想主义者。
刘备是理想主义者吗?
是,如果他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就不会从一个贩席织履之辈愤而起身,要为这大汉江山再续命一回!
贩席织履的刘备有什么?
什么都没有,只有满腔理想。
看看与他竞争的都是什么人,袁绍、袁术,四世三公之家。孙策、孙权,江东世家。曹操,官宦世家……
只有他,顶着一个被人耻笑的不认可的中山靖王之后名号,要声望没声望,要资源没资源,单枪匹马、义无反顾地扛起了匡扶大汉的大旗。
世人都认为刘备傻,但也有人被刘备的坚持所打动,汇聚在刘备理想的旗帜下,关羽、刘备、赵云、诸葛亮……多年后,一回头,刘备旗帜下所汇聚的力量已经足以改天换日。
刘备与他这些志同道合的同志一起建立了蜀汉,有人说刘备虚伪,说刘备伪善,但当了皇帝的刘备还是那个理想主义者。
猇亭之战,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部将黄权归路被阻,不得已投降北魏,刘备知道后,黯然道:
“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
意思是,是我辜负了黄权,不是黄权辜负了我,下令不许为难黄权家眷。
黄权的儿子在蜀汉继续做官,并没有受到歧视,最后在邓艾进攻蜀汉的时候,力战而亡!
刘备临死,托孤诸葛亮,拉着诸葛亮的手道,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这是一个正常的皇帝能说出的话吗?
可刘备就这样说了出来,他让刘禅叫诸葛亮相父,把自己的血脉和江山全都托付给了诸葛亮,他坚信诸葛亮不会辜负他,因为他相信诸葛亮是跟他一样的理想主义者。
事实证明,诸葛亮,的确没有辜负他!
诸葛亮为了蜀汉,为了实现对刘备的诺言,他先后五伐中原,最后病死在五丈原,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难道诸葛亮不知道魏蜀之间的差距吗?不知道蜀汉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机会一统全国恢复汉室吗?
他知道!
但他不放弃,他要实现自己和先主的理想,如果实现不了,那就死在实现理想的路上。
诸葛亮去世后,姜维接过了理想主义的旗帜。
姜维是谁?他是魏国降将啊,却被诸葛亮的理想主义打动,立誓要再造大汉江山,为此,他不惜九伐中原!
甚至到了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姜维还不放弃,他对刘禅写密信,
“陛下忍辱数日,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他一个魏国降将顺势再归魏国不好吗?为何至死都在念着恢复汉祚?
还有找人借钱看病的大将张嶷、家无余粮甚至饿肚子的车骑将军邓芝、家中无钱常年吃素的丞相费祎……
他们是靠什么坚持下来的?
除了理想,我想不出第二个理由。
若是为高官,他们去往魏国或者吴国,同样高官得坐。为了厚禄?那更是笑话,他们要是真是为了厚禄,凭借他们的官职地位,多少钱弄不来?
蜀汉虽然最后灭亡了,但这群理想主义者高举的旗帜历经千年仍旧颜色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