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聊新疆,就是不一样。
吐谷(yù)浑,既是我国古代西北地区的一个国家,也是当时的一个民族,同时还是这一族群始祖的名字。今天骆驼就来和大家聊聊吐谷浑。
吐谷浑最初是鲜卑族慕容部首领,慕容涉归的庶长子,全名叫慕容吐谷浑。庶长子在古代是一个比较尴尬的排位,虽为长子但却又是庶出,一般情况下,不光无法继承家产,还会受到家中嫡子的排挤。(古代继承先嫡后庶,先长后幼)吐谷浑也不例外,在父亲去世后,遭到虽为弟但为嫡的慕容廆排斥,被迫带着少量族人西迁。
吐谷浑背井离乡,一路西行,在辗转了二十余年后,定居在今天甘肃省中部的大夏河流域,因为当初居无定所,人单势孤,经常被周围的游牧民族欺辱,并蔑称他们为“阿柴虏”。不过吐谷浑并没有因此而折返东北故地,相反在历经三代人的努力下,吐谷浑部逐渐发展壮大,成为西部地区一直不可忽视的力量,吐谷浑孙子叶延继任首领时,建国称汗,并以祖父吐谷浑为国名和族名,因其地在黄河以南,又被称为河南国,中原政权也曾册封吐谷浑王为河南王。
建国之后的吐谷浑,继承先祖遗志,一面发展传统的畜牧业,安身立命;一方面广泛吸收中原文化,以求突破。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权对立,北魏控制了丝绸北路,南朝西出受阻。吐谷浑第九任国王阿豺深谋远虑,开辟了连接南朝的水上丝绸之路,该路线从吐谷浑地龙涸,由岷江入长江,顺流而下直通建康(今南京),从而使南朝西行之路再次畅通。《梁书·河南王传》中说:"其地与益州邻,常通商贾,民慕其利,多往从之。"因为络绎不绝的商队,都要行经吐谷浑,吐谷浑可以坐收商税,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
吐谷浑第十二任国王拾寅,继位后定都都兰(青海境内,柴达木东)香日德,这里地理位置优越,是丝绸之路的绝佳枢纽。其东南白兰道,遥望吐蕃,西联西域诸国,可达波斯,东顾长安,路连四川,可抵江南,在这里吐谷浑汗国走向了辉煌。鼎盛时期的吐谷浑东起甘南(位于甘肃)、松潘(位于四川),西至西域东南,南抵昆仑,北至祁连,号称东西4000余里,南北2000里。
但盛极必衰,肥沃的土地,丰厚的税收,便利的交通,让很多人开始觊觎这块土地,其中吐蕃最甚。当吐谷浑强盛时,曾经侵扰中原,隋唐时期,中原势力强大,吐蕃输多胜少,最终成为了唐朝属国,实力也开始减弱,而此时强大起来的吐蕃,开使对这块觊觎已久的土地进行进攻,实力不济的吐谷浑最终国灭政息,剩余的部众随着时间,也慢慢消失于史海之中。
在今天的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的铁卜加村,尚存有吐谷浑古都遗址,考古工作者还曾在吐谷浑旧都所在地都兰,发现了规模壮观的吐谷浑墓葬,据计算,修这样的大墓需万人修建一年以上。据考证此墓葬为当时吐谷浑王室所用,墓葬外观像是汉字“金”,因此也被称为“东方金字塔”,又因墓冢从上而下,穿插有九层柏木,周围牧民也称此为“九层妖楼”,不知天下霸唱《鬼吹灯》中的“九层妖塔”,是否也是源于此处。另外有专家认为,今天的青海土族,可能就是吐谷浑后裔,不过也仅停留在可能阶段,尚未形成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