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断有关家后人冒出来说自己是关羽后人,于是便有人纳闷了,关羽不是被庞会灭族了吗?关羽家族被灭,出自于王隐的《蜀记》,《三国志》中虽然没有,但在裴松之的引注中有出现过,不过裴松之却并未对此予以解释。至于现在出现的关羽后人,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关平之子关樾在吴军进攻荆州时被母亲抱走,因而得以存活。另一种说法则是关羽除了关平和关兴之外,还有第三个儿子关索,这些后人是关索的后代。
关羽家族是否被灭,目前仍无定论
至于庞会为庞德报仇这件事,倒是不难理解。我们平时受《三国演义》影响较大,在《三国演义》当中,关羽在庞德死后“怜而葬之”,似乎庞会所谓的报仇无从谈起,毕竟两国交战各为其主,被杀也无话可说,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所谓的“怜而葬之”是假的。
《三国志》中,曹丕即魏王位之后,追谥庞德为“壮侯”,谥文中有“先轸丧元,王蠋绝脰”这句话。春秋时期的名将先轸首级被狄人所获,后送归晋国,由此可见,庞德墓中的尸首极有可能是无头的。而在王隐的《蜀记》中,则有着“钟会平蜀……迎德尸还葬邺,冢中身首如生”。根据这两点来看,庞德被杀之后,首级极有可能被砍下来送入西川报捷了,如果果真如此,那么庞会报仇也就不难理解了。
对于庞会报仇,《蜀记》中明确记载,“庞德子会,随锺、邓伐蜀,蜀破,尽灭关氏家”,也就是说庞德之子庞会,随同钟会、邓艾灭蜀之后,为报父仇,灭了关羽一家。
但需要注意的是,王隐是晋朝的史学家,他有着贬蜀尊魏的立场。而作为距离三国更近的陈寿,他在《三国志》之中并未提及此事,虽然在裴松之的引注中出现过,但它却只是对此进行了引用,并无过多解释,看起来裴松之对此事也没有定论,只是做了引用而已。因此,关羽被灭族这件事属于孤证,此事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
关羽是否还有后人留下来
如果说庞会真的杀了关羽一家,那么关羽是否还会有后人留下来呢?从目前“关羽后人”和各种记载提供的线索来看,主要有关羽之孙关樾和关羽第三子关索两条线索。我们分别来看看:
1、关樾之说。根据《荆州府志》和《江陵县志》的记载,关平在和关羽镇守荆州时,曾娶赵云之女为妻,生有一子取名关樾。在吴国进攻荆州时,关平的妻子抱着年仅八岁的关樾逃出荆州,从此改名易姓,流落民间,直到西晋灭吴之时,这才回到荆州城,恢复了关姓,从此时代居于荆州,以守陵冢为家。清朝雍正年检,关樾嫡系奉祀当阳关陵,乾隆年间奉祀荆州关庙,特准世袭五经博士,并免除一切杂派差徭。如果关平真有后人留在荆州,在蜀中一族被庞会灭杀之后,的确是有可能存活下来的。这种说法唯一的问题在于时间,东吴进攻荆州发生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而晋灭东吴则发生在天纪四年(280年),这中间相隔长达61年时间,也就是说关樾返回荆州时至少已经69岁了,这在平均寿命相对较短的古代,能否活着恐怕都是个问题了。此外,夷陵之战后蜀吴双方关系已经缓解,关樾根本没有必要再继续改名易姓,等到六十多年后才改回关姓。
2、关索之说。《三国志》中并没有关羽关索的记载,他是出自于《花关索传》、《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民间传说人物,且在《三国演义》之中出现的也是极为突兀,乃是在诸葛亮南征时突然出现的,并称其是关羽第三子,荆州失陷后在地方上养伤。根据《花关索传》中的记载,早在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时,为了断绝自己的后路,关羽和张飞分头杀了对方家小,而张飞在灭关羽全家时,关羽之妻胡氏趁乱逃走,回到娘家后生下一个遗腹子。该子七岁时被索员外收养,九岁时又被班石洞花岳老先生收为弟子,在得知身世之后,逐以三家之姓为名,曰“花关索”。之后于202年和母亲一起去西川认父。这种说法漏洞较大,202年的关羽显然是在荆州,而且事实上关羽并未去过西川。同时,《三国志》中并无桃园结拜之说,更不要说互杀对方家小了。
综上所述,关羽一族是否被庞会所杀,关羽是否还有后人留在民间,仍然是个迷,还需要更多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