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离世后,周王朝立刻杀了他的后裔,真的是狡兔死走狗烹?
创始人
2025-06-21 20:02:20
0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 杨秀美

编辑 | 杨秀美

前言

自公元前2697年黄帝创立以来,中华文明传承五千余载,众多辉煌朝代中,以周朝最为传奇,其兴建背后离不开伟大的谋士姜子牙。

在姜子牙的全力辅助下,周武王成功击败商纣王,开创周朝基业。

君王对有功之人常施行丰厚奖赏,即使犯下重罪亦会从轻发落。

而令人费解的是,姜家与周室关系何以恶化至将其后代活生生烹杀?今日,让我们共同探讨这段历史。

周朝—姜子牙崛起

你是否曾经回忆起那位身披朴素的麻布,手握轻盈的竹杖的老者呢?他便是日后举世闻名的杰出人物——姜尚。

这位出身贫苦的普通人,凭借其卓越的智慧和坚毅的决心,终于成为了周朝建国的不可或缺的功勋之臣。

回溯到那周文王统治时期,正当周王朝全力以赴地筹划着推翻强大的商王朝的伟业之际,姜尚凭借其超凡脱俗的军事才能和深邃的政治智慧,先后受到了周文王和周武王的高度重视,并被委以重任。

他不仅具备非凡的谋划策略之能力,更是一位杰出的战略大师。

在受到周文王的重用之后,姜尚逐步成长为一位威震四方的英雄豪杰,成为周朝政治和军事领域的关键奠基人。

在周文王的朝廷之上,姜尚的身影频繁出现。

他与周文王共同探讨国家大事,提出了众多具有深远意义的政策建议,他的卓越才华迅速赢得了周文王的赞誉,使他在朝廷中的地位日益显赫。

更为重要的是,姜尚在军事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精心研究战略战术,为周文王的征战计划献计献策,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周军的战斗力。

这位出身平凡的军事天才,凭借自身的聪明才智迅速崛起于周王室的高层。朝秦暮楚,姜尚获得了周文王的青睐和重用,成为了周朝的重要支柱。

当时的他,对于周朝的未来充满信心,全然未曾料想,他的家族最终将遭受周王朝的严厉打击。

周武王时期的姜子牙——大军压境,伐纣图强

当年轻有为的周武王接替皇位之时,便面临着一项严峻且艰巨的挑战—讨伐商殷,身为天下共主的他,深谙此一战役的深远意义和重要性,唯有精心策划、部署妥当,方能彻底摧毁商朝的统治地位。

正当此时,那位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老将姜尚再度展现出卓越非凡的军事智慧。

在周武王的大力提携之下,姜尚被任命为主帅,负责领导这场关乎社稷安危的伐商战争,他不仅为此次行动提供了精妙绝伦的战略规划,而且还亲临前线,指挥若定。

在姜尚的运筹帷幄与英明指挥下,周军的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最终在牧野之战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这位开国元勋的赫赫战功,成为了周武王称霸天下的坚实支柱。

那时的姜尚,已然成为一位成熟稳健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对于战略要地的精准掌握,以及对战场形势的敏锐洞察,无疑为周武王的国家事业注入了强大动力,为开创周朝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基础。

正是由于姜尚的无私奉献和全力以赴,周武王才得以一举击败商纣王,荣登九五之尊。

伐纣成功之后,姜尚的功绩愈发显赫,周武王随即册封他为“军师上将”,赋予了他重大的军事决策权。

在朝廷议事之中,姜尚的话语权日益增长,逐渐成为周王室的重要谋士,他经常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过程,提出诸多富有远见卓识的建议,为周朝的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周武王的帝王伟业中,姜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不仅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政治智者。

正是因为有了这位出类拔萃的开国元勋的坚定支持,周武王才能够一统江山,开创了延续长达两百余年的周王朝盛世。

周成王时期的动荡——管叔和蔡叔的叛乱

而纵然是姜太公创下了如此显赫的战功,他的家族终究未能逃脱厄运的降临,在周武王离世之后,年仅少年的周成王继承大统,周公以及召公则担任了辅佐新君的重任。

在这个至关重要的历史阶段,商朝的残余势力管叔和蔡叔却开始暗中策划,意图推翻周王朝的统治地位,面对这两位前朝旧臣的反叛行径,周公和召公自然不能掉以轻心。

他们深知,一旦内部纷争与外部威胁同时爆发,必将严重撼动周王朝初建不久的政权基础。

因此,两位大臣迅速采取果断措施,集结大军准备迎头痛击,在这场决定性的“二次讨伐商纣”战役中,姜太公再度展现出其卓越的军事智慧。

身为周室的肱股之臣,姜太公不顾自己年迈体衰,毅然挺身而出,亲临战场指挥,他对管叔和蔡叔的作战策略了如指掌,并精心制定了一套精密的战略方案。

在姜太公的巧妙布局之下,周军迅速攻占了叛军的重要据点,从而赢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这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战斗,不仅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地位,更使这个新兴的王朝成功地经受住了一次严峻的考验。

可以说,在这场关乎王朝命运的关键时刻,姜太公再一次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无畏于岁月的沧桑,凭借一己之力为周王朝岌岌可危的政权根基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正是由于这位智勇双全的开国元勋的坚定守护,周王朝方能顺利渡过内乱的危机,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牢牢地站稳了脚跟。

姜伋续写家族传奇

在公元前1046年的第二次讨伐商纣之战中,姜尚察觉到自身难以适应严峻局面的指挥工作,于是决定推荐其子姜伋担任此项职务。

身为姜子牙后嗣的姜伋,既具备先祖的才略,同时亦怀揣远大志向,渴望在事业上有所建树,至少使后世子孙在评述他时,不再仅仅以姜子牙的后代为标签。

在武庚叛乱期间,姜伋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一战成名,成功收复大片失地,并赢得了周成王的青睐与信任,被任命为周成王的“中央护卫军”统帅,这无疑意味着将自身安危托付给周成王。

由于公务繁忙,姜伋不得不离开故土齐国,迁居至京师居住。他手握全国最为精锐的部队,加之得到帝王的器重,使得姜伋不仅成为周朝最具影响力的大臣,更将恩惠福祉回馈给自己的封地。

自此,齐国逐渐崛起,成为日后春秋时期的霸主,姜伋未能妥善处理好功成身退的问题。

在接下来的康王、昭王统治时期,尽管两位君主均未显露出对他的不满情绪,但危机已然悄然降临。

实际上,姜伋已在不知不觉间引发了周室朝廷及其他诸侯国的警惕与猜疑,他们在暗地里结成同盟,静待时机成熟。

因为在此刻,姜伋仍掌握着兵权,任何行动都可能招致他的反击,而姜伋的生命又能延续多久呢?

狡兔死、走狗烹

在姜伋去世之后,周氏政权立刻露出了凶恶的面目,开始对姜姓后裔展开了一系列残酷的报复行动。

首先,他们将打击的重点放在了姜姓家族除了齐国封地之外的其他势力之上,当时姜子牙的幼子尚有一片领地,而这块封地不仅被收归国有,姜子牙的幼子也惨遭杀害。

紧接着,姜姓家族中所有在朝廷任职的成员,都因种种罪名而被罢免职务,被迫返回齐国封地。

同时,齐国也受到了周氏政权的严密监控,只要他们稍有不满,便立即遭受军队的攻击。

而尽管周氏政权在此期间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克制,但真正促使其采取大规模清洗行动的,却是齐哀王的所作所为。

当时间来到周夷王执政时期,周氏政权与齐国之间的紧张局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而齐哀王的行为则彻底激怒了周夷王,使其决定痛下杀手。

某天,周夷王突然患病,各路诸侯纷纷前来探视,而齐哀王却在府邸中大肆举办宴会。尽管身为一国之君,周夷王强压怒火,选择隐忍不发。

而齐哀王却愈发嚣张跋扈,竟然在未经周夷王批准的情况下,擅自率军消灭了周朝属下的一个小型诸侯国。

此事无疑激起了周夷王的强烈愤怒,他毫不犹豫地在众多诸侯面前处死了齐哀王。

自此以后,姜子牙的后代只能在齐国境内生活,不得跨越国界半步,国家实力急剧下滑,逐渐与其他诸侯国保持平衡。

关于姜子牙后人的遭遇,历史学界的争议颇多,实际上,从统治者的角度来看,周氏政权的这种做法亦无可厚非。

因为姜子牙和姜伋对周朝的影响力实在过于巨大,前者是建立国家的功臣,后者则是历经数朝的权臣。

特别是在周成王时期,姜伋更是担任着周成王的舅舅,可谓是权臣与外戚的结合体。

在这样的复杂关系网络之下,姜姓家族具备了取代周氏政权的强大潜力,因此周氏政权才会对姜姓家族实施血腥的清洗。

而周氏政权并未对姜子牙的封地齐国赶尽杀绝,反而对其给予了一定程度的保留,不仅保留了齐国的领土,而且对齐国的发展并未施加过多的限制。

这充分说明了周朝后期的帝王仍然对姜子牙等先贤怀有敬意,为其后人留下了一线生机。

直至周朝末期,齐国的综合国力依然稳居各国之首。

值得注意的是,这正是多年前在朝廷中缺乏人脉资源、受到周氏政权严格限制的齐国。

若非当初受到限制,周氏政权内部存在齐国血脉,大臣之中亦有齐国的后代,那么周朝末年或许根本不会出现春秋争霸的局面,而是由齐国直接取而代之。

而齐国并未能把握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在如此有利的开局之下,终究未能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

相反,位于边远地区的秦国经过长期的发展壮大,最终成功实现了大一统的壮举。

结语

自古以来,至权皇帝大多追求无尽权威,对才略出众之辈更毫不留情。

其中,姜氏一族堪称生动例子,纵览其族史,即为荣耀与厄运的交替演绎,功高震主是兔死狗烹的先兆。

遗憾的是,世人往往只铭记姜子牙等人的辉煌业绩,忽视其最终的悲壮命运,令人唏嘘不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屏南县工人文化宫“工有茶馆”等... “工有茶馆” 等你来品 夜晚清风徐来 “工有茶馆”宛如时光的隐秘花园 竹桌竹椅古意盎然 茶香在空气中...
原创 太... 朱元璋自视为最勤勉、最负责任的君主 关于这一点,他经常对子女和臣下自夸 很是自豪和骄傲 而且他还自视...
人为什么不能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人们相信历史总在重演,毕竟“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人们也相信人无法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毕竟“我们从历史...
原创 慈...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句话形容了清朝时期的封建主义之强权,要想保住脑袋,就得遵循朝廷立下的规...
原创 大... 在古代什么女人最尊贵?大家都知道,当然是母仪天下的皇后。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真当上皇后那个滋味未必好受...
原创 此... 今天笔者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朱元璋谋士的故事,提到朱元璋谋士,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开国军事刘伯温。刘...
原创 6... 看过《明朝那些事儿》的小伙伴们都知道,朱元璋历经千辛万苦,打败陈友谅、张士诚等几个对手,最终打下了明...
原创 9... 军人需要绝对的服从命令,因此,即便是那些曾经在战场上施暴的日军,等到二战日本宣布投降后,他们很多还是...
原创 一... 人物:李引贵家族 李引贵,南安县芙蓉乡(今南安市梅山镇竞丰村)人,出生于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
原创 “... 在我们的生活中最怕的一件东西 就是鬼 ,鬼这个字在我国千百年来都是 很恐怖 的一个词,当人去世之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