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上海!“埃及国家博物馆感觉要被搬空了”
创始人
2025-06-21 19:02:25
0

三周时间,788件古埃及文物要从埃及搬到上海……最高的一件石雕文物麦伦普塔站像,高2.4米,重2吨……

埃及国家博物馆偌大的展厅宛若一个“大工地”,贴着上海博物馆封条的板条箱遍布展厅,法老埃赫那吞半身像正在装箱,有在埃及旅游的中国网友感叹,“为了上海的大展,偌大的埃及国家博物馆感觉要被搬空了”。

今年5月,上海博物馆、埃及旅游和文物部最高文物委员会共同宣布,将于今年7月在上海联合举办“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展览自官宣以来,就受到极高的关注度。澎湃新闻获悉,满载古埃及文物的货机包机从开罗起飞,已于6月16日凌晨抵达上海,上博“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将进入布展阶段。《澎湃新闻|古代艺术》近日采访了赴埃及参与文物点交的工作组成员,让他们分享埃及文物点交背后的故事。

“今日凌晨,上博先遣队出征入埃及!开启长达21天、788件文物点交的征途!”5月18日凌晨,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发布一张上博赴埃6人团队在机场出发前的合照并配文。此后一段时间,上博的工作人员在埃及点交文物的场景不断地被在埃及旅游的中国游客“偶遇”、“围观”并“拍照”上传至社交媒体“小红书”。

“在埃及博物馆逛着逛着,看见一堆箱子在打包,一看有上海博物馆的标签!”一位“小红薯”兴奋发帖,还配上7张现场图,后边跟着一长串评论,“埃及法老要出差了”“感觉一个博物馆打劫了另一个博物馆”“大老远来埃及看结果搬走了”“展厅现场装箱,这很埃及”……

埃及国家博物馆文物点交、装运现场

3周,788件文物,一场“硬仗”

从文物点交、封装、到运输……在埃及旅游的中国网友自发图文时实“直播”,上博“古埃及文明大展”可谓未展先火。“我没有想到我们在埃及国家博物馆文物点交的场景会被‘围观’,还被发在小红书上……。”比文物先行一步刚回到上海的上海博物馆保管部副主任赵岑瑒笑着对澎湃新闻记者说。作为上博赴埃及文物点交6人团队的“团长”,赵岑瑒和她的同事们可以说刚刚打完一场“硬仗”。

上海博物馆派出6人团队去埃及国家博物馆进行文物点交

“我们这次出来任务比较重,只有三周时间,要在埃及国家博物馆和开罗以南的塞加拉文物仓库完成788件文物的点交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

“此次展览是中国官方博物馆首次与埃及政府合作,也是我们在上博工作多年第一次去非洲参与文物点交工作,第一次直接接触古埃及文物。”赵岑瑒介绍说,以往上博的国际交流合作比较多地是跟一些欧美的大馆。

中方与埃方工作人员进行文物点交现场

作为一名跟文物打了十几年交道的老上博人,赵岑瑒有着丰富的经验,不仅对上博的馆藏文物如数家珍,对文物的类型、材质、功用以及文物的点交流程都很熟稔,但此次埃及文物点交还是有点超出他们以往经验范畴,“上博的馆藏文物以传世品居多,品相好,外观精美,埃及的文物则完全属于另一种风格体系,比如法老石雕、彩绘木棺、动物木乃伊、最新出土的考古文物等,我们对它们的材质、保存状况都不是很了解。”

石灰岩彩绘碑

而且此次参展的文物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囊括大型石雕、彩绘木棺、黄金饰品、石灰岩片、动物木乃伊、彩陶器、铜雕像以及各类木雕、大量考古遗址新出土文物。文物的体量相差也很悬殊,大的有重达3吨的石雕、石碑,小的仅有几厘米的圣甲虫摆件、戒指等。

阿蒙霍特普三世的圣甲虫

抵达埃及的第二天,上海博物馆文物点交团的成员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工作,开启了早九点到晚六点的工作节奏,中午仅有半小时午饭时间。持续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对团队成员的体力、专注度都是一种极大的考验。最令他们感到“水土不服”的是埃及炎热的气候,“四十摄氏度的高温是常态,而且馆内没有空调,完全处于自然状态。”

最后一周的文物点交工作是在萨卡拉考古遗址附近的一处文物仓库进行,赵岑瑒看了眼自己带去的温湿度计,最高气温已经飙到50摄氏度。

除了气候、饮食、面临的工作压力等挑战,还有双方工作人员之间工作方式的磨合。在赵岑瑒看来,埃及国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都比较友善,双方沟通也比较顺畅。但是在文物点交的具体流程,双方对“文物现状报告”的关注重点还是会存在一些细微差异。

此次需要点交的文物数量之巨,也是史无前例。492组788件文物,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此前上博东馆的文物搬迁就是一项大工程,以上博东馆新开放的雕塑馆做类比,此次展览的空间相当于三个雕塑馆的体量,三大展览板块相当于过去举办的三个独立展览。

贴有上海博物馆封条的板条箱

所有文物装箱完毕,共计使用了91个板条箱,其中文物90箱,文物点交报告也装满了一整箱。

法老雕像、巨型石碑飞越近万公里抵沪

“我们按照装箱要求将文物分成大中小3组分别清点。中、大件直接在展厅进行,小件文物在展厅旁边的修复室操作。”“那些重达几吨的石雕、石碑等大件文物如何搬运是一个难点,小件文物则是裸置的,没有内包装,我们都是现场随形切割制作包装。”

“所有文物不论大小,我们首先要检查文物内容、确定是否在参展清单上,更重要的是仔细检查每一件文物的状况。”赵岑瑒介绍说,“每一件文物都有它独特的价值。我们会避免造成任何可能的损害,确保这些文物能够完好地展出,再完好地还到埃及来。”

埃及国家博物馆文物点交、装运现场(图源自社交媒体)

此次参展文物中包括埃赫那吞、图坦卡蒙、阿蒙涅姆赫特三世以及拉美西斯二世等法老、王后的雕像以及巨型石碑,这些都是在埃及境外举办的埃及主题展中难得一见的重磅文物。

这些石雕体量惊人,其中超过1吨的雕像、石碑就有十件,最重的一件重达3吨,最高的一件高达2.4米。由于人力没有办法搬运,中大件组的文物都是直接在展厅完成拆卸、点交、装运。

埃及国家博物馆内正在进行文物点交

“按照我们过去在上博的工作惯例,所有文物的运输、点交、布展工作都是在‘幕后’完成,而埃及博物馆的展厅是敞开式的,一间连着一间。他们把展厅围出一块作为我们的工作区域,展厅内还有来来往往的游客在正常参观。”赵岑瑒说,“来埃博参观的中国游客看到上海博物馆的封条都很兴奋,不断地有人过来询问我们的工作,也有国外的观众在打听,这些文物将去哪里。”文物被搬离后,空置的展柜内就被放上“文物去中国展出”的展签。

工作人员在点交图坦卡蒙石英岩雕像

“将展厅内重达数吨的庞然大物拆卸、装箱、搬运到大洋彼岸的上海,这是一门技术活,有些雕塑光拆卸就要花掉一整天的时间。”赵岑瑒介绍说,比如在拆卸图坦卡蒙石英岩雕像时,工作人员先是在雕像上绑好绳索、用吊装机的铁链吊着,再对雕像的固定装置进行拆卸,以防雕像不稳倾倒。等拆卸完石雕的固定装置,再用吊装机器将法老雕像慢慢从上往下吊。有的雕塑比较高,移动和运输都不太方便,则需要将其横置搬运。

工作人员在搬运图坦卡蒙石英岩雕像

据透露,此次参展的文物中,最高的一件石雕文物是来自卢克索博物馆的麦伦普塔站像,高2.4米,重2吨,按照计划将被置于上海博物馆室外的人民广场进行展示。

麦伦普塔站像 埃及卢克索博物馆藏

考虑到石雕搬运、长途迁徙的难度和可操作性,很少会有哪个古埃及文明主题展会像上博此番,一次性汇聚如此多的大型雕塑展品。这些独具古埃及标识的雕塑的到来将成为此次展览最重要的看点之一。

“‘法老’来了!‘王后’来了!古埃及‘众神’来了!可爱的猫神也来了。’中埃伙伴年’开启文明交流互鉴新篇章”。古埃及文物顺利抵沪后,馆长褚晓波的兴奋溢于言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新疆,位于亚洲大陆中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行政区。 新疆如今的繁荣,离不开清朝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管理。...
原创 《... 王辅臣并非被康熙凌迟处死,而是被康熙爷硬生生的“折磨死”,这里说的折磨是指精神上,并不是身体上。王辅...
原创 历... 现在,电影和电视作品层出不穷,使每个人都熟悉一些国家的历史和人物。然而,电视剧中的一些人物在历史上并...
雄赳赳,气昂昂!74年前的今天... 74年前的今天 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雄赳赳,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夜幕掩护下 中国人民志愿军6个军共...
董卓死后其部下李傕、郭汜去哪儿... 东汉的司州,本名应该叫做“司隶校尉部”,主管京畿(jī)地区很大一片区域。而在司州地区负责官员管理是...
原创 清... 古代,皇上多是三宫六院,妻妾成群,例如朱元璋封妃的就有六十多个,古代后宫之中,妃嫔地位也都各不相同,...
原创 睢... 粟裕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我和大家聊一聊粟裕将军是否有权利管辖山东兵团。 虽然互联网上一直有说法...
原创 比... (/文花开无田/图网络图片,感谢原作者,侵权必删) 古代帝王成就功业,大抵都要有一番“狡兔死走狗烹”...
原创 街... 其实如果不是水源问题,在张郃估计没啥办法,想攻下一两万人驻守的山头,张郃的三万人基本办不到,除非单兵...
原创 曹... 华裔日本作家陈舜臣,在他的小说《三国史秘本》中对曹操迫降百万青州黄巾提出了质疑。因为黄巾军人数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