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前期大将,五虎之后的第六将魏延,在蜀汉可以说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大将,可惜死于奸小之手实在可悲,为何魏延不投奔曹魏其原因是他忠于汉室忠于刘备,所以他不可能投降曹魏。
本事忠义之人却被黑化成脑后有反骨之人
受演义影响在很多人眼中魏延就是个脑后长有反骨的人,在长沙杀太守投靠刘备,诸葛亮死后又想夺取兵权谋反。然而实际上魏延是忠于刘备,忠于汉室的大将。
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三国志》
魏延原本是河南人,刘备入益州时魏延跟随刘备立下不少战功后被升为牙门将军。关于魏延是如何到刘备帐下并没有过多记载,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魏延并非通过杀自己上司而投靠刘备的。因为刘备取荆州四郡时并未受到抵抗,反而是四郡太守投降刘备,刘备也未杀那些太守,魏延的反骨自然也不存在。
深受刘备器重却死于奸小之手
魏延自从跟随刘备入川之后可谓是平步青云,汉中之战后刘备力排众议启用魏延镇守汉中。当时众人皆以为刘备会将汉中交给张飞把守,不料刘备反而任用地位较低的魏延。
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先主践尊号,进拜镇北将军。《三国志》
魏延镇守汉中期间魏军未敢来犯,刘备进帝位后魏延又升为镇北将军。后来诸葛亮准备北伐驻军汉中,魏延又被封为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可以说魏延此时已经是蜀汉第一将,连在世的赵云都不能及。
在北伐期间破郭淮升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曾提出子午谷奇谋但未被诸葛亮采纳,而且魏延善养士卒领兵有方。从职位和能力可以看出,假如魏延不被杀害实际上可以成为另一北伐领导者。
然而转折点却发生在诸葛亮死的时候,诸葛亮死时魏延未在身边,诸葛亮让魏延和姜维断后撤回成都。但是魏延觉得不能以丞相一人身死而废弃国家大事,最后与杨仪爆发冲突,双方互相进攻并且向后主告对方谋反。
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三国志》。结果魏延被害,魏延本想逃回汉中的结果被马岱所斩人头送于杨仪。从这点看出魏延并没有想过投降曹魏,只是希望回到多年经营汉中抵抗杨仪。
魏延之所以不投降曹魏,一方面是没有机会,另一方面他的矛盾主要是杨仪而非蜀汉。况且刘备对他异常器重,他没有理由投降曹魏,如果投降那就真成了反骨仔了。
至于魏延之死一方面是由于他自己性格问题与同事不和,特别是和杨仪的矛盾不可化解,所以最终导致双方爆发冲突而没有人信他。一方面诸葛亮也有责任双方明显矛盾不可调和,对后世处置不明确导致蜀汉损失一位重要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