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诸葛亮临死时,处心积虑的布了一个局,只为让一个人顺利接掌大权
创始人
2025-08-26 03:32:11
0

诸葛亮临死时,用了一条毒计,处心积虑的布了一个局,害死两个人,只为让一个人顺利接掌大权。

诸葛亮在五原丈病逝后,蜀汉立即发生了一场内乱,直接导致了当时蜀汉唯一的一员猛将,大将军魏延身首异处。而斩杀魏延的主谋杨仪,不久后也作茧自缚,被削职流放,在狱中自杀身亡。这一切看似偶然,实则是诸葛亮布的一个局,用的一条毒计,最后一石二鸟,害死魏延和杨仪。

那么诸葛亮为何要这么做呢?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一个人能够顺利接掌蜀汉的军政大权,这个人就是蒋琬。那么诸葛亮到底是怎么布的这个局,又是如何利用杨仪和魏延的呢?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当时的局势,诸葛亮病重,在诸葛亮之下唯有魏延官职最高,威望最大,其时魏延已官至征西大将军,授予假节,进封为南郑侯。可以说诸葛亮一死,魏延最大,按照常理来说,诸葛亮应该将军政大权交于魏延,可诸葛亮却偏偏没有这么做。而是出乎意料的将军权交于了另一个人:杨仪。

根据史书的记载,诸葛亮在世时魏延就比较厉害,没有人敢于他作对,但唯有一个人例外,这个人就是杨仪。三国志记载: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诸葛亮明明知道杨仪和魏延水火不容的关系,为何还要做出如此“愚蠢”的安排?

诸葛亮如此绝顶聪明的人,他会想不到这样的安排会激怒魏延吗?可他还要这么做,目的只有一个:激怒魏延,借杨仪之手除之。事情到这里还没完,杨仪自以为受到了诸葛亮的重用,高高兴兴的除掉了魏延,他哪里知道诸葛亮在背后已经将他卖了。三国志记载:而亮平生密指,以仪性狷狭,意在蒋琬,琬遂为尚书令、益州刺史。仪至,拜为中军师,无所统领,从容而已。

也就是说诸葛亮一面借杨仪除掉魏延,一面又给刘禅写信,说杨仪性格狭隘,不可大用,蒋琬才是合适的接任者。于是当杨仪杀了魏延,乐呵呵的以为立了大功,准备去接管大权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被诸葛亮耍了,只封了个中军师。而杨仪愤愤不平,屡出怨言,甚至说当初应该带兵投降曹魏。结果被削官流放,在狱中自杀而亡。

至此,妨碍蒋琬接管大权的障碍被全部扫除,诸葛亮临死时用的这条毒计,布的这个局,成功的利用了魏延与杨仪的矛盾,以及二人的性格弱点,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不得不说诸葛亮神机妙算,让人佩服,不过他这个局也让蜀汉元气大伤,其结果也是功过参半呀!(参考文献:《三国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北旱河滨水绿廊变身 玩水看景超... 在海淀区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的周边,一条承载着生态修复与民生期待的河道改造工程——北旱河滨水绿廊景观...
南通艺考培训机构:找到你的艺术... 嘿,如果你正在南通找艺考培训机构,可能心里有点小纠结吧?毕竟,艺术这条路不是随便选个地方就能走通的。...
原创 他... 在唐朝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位人物,他出身贵族,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唐太宗李世民的堂兄,却并未因此自...
原创 隋... 单田芳《隋唐演义》评书中,十三杰、四猛、四绝,个个都有真本事,有的武将甚至可以以一敌多,除了这些上榜...
原创 公... 在探讨公元前256年秦灭西周和公元前249年秦灭东周的历史事件时,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为何在秦朝统一中国...
原创 钱... 钱缪300兵屯八百里,吓退黄巢20万大军。 大魔王黄巢,在中原地区没有占到多少便宜,觉得江南地区虽然...
原创 三... 整个三星堆考古发掘工作持续将近70年,所以要想完全解开三星堆之谜,就需要时间来证实,毕竟诸多猜想仅仅...
《埃里杜创世纪》:世界古籍中最... 维基共享资源 它出现在后来的作品中,如《阿特拉哈西斯》、《吉尔伽美什史诗》,以及最著名的诺亚和他的方...
赵国富的土豪大院:财富与建筑背... 土豪大院引发诸多关注,其中的主人公赵国富更是话题人物。他的身上有着许多被人好奇和探讨的故事。 大院主...
原创 二... 说起独裁者,我们最先能想到的就是希特勒。他在德国进行独裁,建立法西斯统治。除了他,还有很多其他法西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