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一生写诗4万首,如何评价他的水平?网友:一言难尽
创始人
2024-11-06 13:09:01
0

原标题:乾隆一生写诗4万首,如何评价他的水平?网友:一言难尽

乾隆帝爱写诗这事,几乎人尽皆知。当年看《还珠格格》时,其中就有个经典情节:乾隆要求小燕子背诗,小燕子背不出,紫薇急忙打圆场,当众背了一首乾隆的“御诗”,乾隆惊喜不已,龙心大悦,然后放过了小燕子。那首御诗的名字,叫《烟雨楼用韩子祁诗韵》。

“不殊图画倪黄境,真是楼台烟雨中。”有没有觉得这句很熟悉?唐朝诗人杜牧写过一首《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尾句是这样:“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乾隆照搬前人成果,搬得相当理直气壮;同时,他又对自己的诗歌成就相当满意,曾自我总结过:

“余以望九之年,所积篇什几与全唐一代诗人篇什相埒,可不谓艺林佳话乎?”乾隆一生写诗4万多首,数量比肩全唐诗集的总和,而全唐诗收录了2200多位诗人的作品。乾隆认为自己以一人之力挑战一个群体,成就算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将来必定传为“艺林佳话”。

当然我们都知道乾隆帝想太多了,这事并没成为“艺林佳话”,反而成了“艺林笑话”。原因是乾隆帝所写的诗,没有哪首老少皆知、人人诵读、传为经典。大清灭亡后,文化界出现了不少“如何评价乾隆帝作诗水平”的话题,钱钟书也曾经评价过。

先看看乾隆的一些代表诗——“铁岭老人阎李流,画不用笔用指头”;“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缘供览官经理;今日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戒得早成堂,荏苒廿岁徙;每来必有诗,忆祖兼敕己”;“慎修劝我莫为诗,我亦知诗可不为;但是几余清宴际,却将何事遣闲时。”

如果是你,会如何评价呢?细读之下可以发现,乾隆的诗,有个明显的特点:乾隆帝特别爱用虚字堆砌,“亦”、“但”、“却将”等虚字出现的频率太高,格式看着像诗,内容却空洞、无聊。

虚字并没有实际意义,只强化情感和逻辑关系而已,我们熟悉的“之乎者也、其或所以”都属于虚字。用写散文的方式凑诗,就容易出现虚字堆砌的尴尬状况,诗的意境去无踪,只剩下虚字连接出来的句子、韵律。钱钟书作为一代文学大师,自然深谙诗文精髓,他在《谈艺录》中这样评价乾隆的作诗水平:

“清高宗(指乾隆帝)亦以文为诗,语助拖沓……为清高宗之六集。”钱钟书很少会这样评价,但乾隆帝的作诗水平,他却不能认同。那么,乾隆帝是真的没有半点文学才华吗?当然不是,他还非常喜欢在诗里安插生僻字。

比如“讐”、“簷”、“瘝”等字,常常出现在乾隆诗作中。文风虽然直白,但格调不能少,这是乾隆的作诗宗旨之一;其二,诗的主旨大多是勤政、爱民、谦虚、自省、关心百姓,说来说去总一个套路,这些综合成了乾隆诗作不受欢迎的几个主要原因,再加上乾隆帝以自己的“高产”为荣,时常自夸,怎么可能不引起后人反感呢?

乾隆一生写诗4万首,如何评价他的水平?网友:一言难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此... 要说打起仗来就变“疯子”的人,大家很容易就想到了王近山,确实,王近山可以说是不可多得的将才,打起仗来...
原创 大... 前言 在初高中的历史课本上,对尧、舜、禹三代君王的描述是,他们在去世之前通过禅让制的方式把自己的王位...
原创 整... 按国民党的相关设计,军委会是指导、指挥国民党军队进行抗战的至高军事机关,这种体制下,身为“委座”的蒋...
原创 此... 1930年6月,红军主力整编,罗瑞卿担任红11师政委。 10个月后,红军面临着蒋介石的第二次“围剿”...
原创 为... 为了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总有一些人会舍弃自身的利益,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国家和人民。尽管在家庭里,这些人...
原创 外... 严正声明:本文素材来自《中国最后的女人》一书,反对转载,拒绝伪史,保证没有任何政治联想! 郑和下西洋...
原创 董... 在毛主席眼中,西北战场的敌人主要有两块:一块是蒋介石的嫡系胡宗南集团;一块是由马步芳、马鸿逵和马鸿宾...
原创 她... 她是一代女侠,16岁嫁60岁“老男人”,却生下一个儿子人人皆知 在国外问一个老外对中国的什么最好奇,...
原创 从... 这是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的照片。 谭嗣同看上去慈眉善目,温文尔雅。 谭嗣同(右一双手合十者) 可你...
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7周年仪式... 新华社北京7月7日电 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7周年仪式7日上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中共中央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