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出生在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钱家治曾在国民政府教育部任职多年,后来担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母亲章兰娟是杭州富商的大家闺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钱学森能在科学领域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不仅与父母的谆谆教导有关,更离不开他的中小学阶段打下的坚实基础。
教育经历
1917年10月3日,钱家治被任命为教育司第三科科长,“专管中小学教育”。然而,他个人仕途上的这一次小小升迁,不仅改变了他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儿子钱学森的命运。
1911年,钱学森生于上海,父亲钱家治赴北京任职时,母亲带着他随之北上。钱家治虽然不是什么大官,但是给钱学森找一所好学校,还是轻而易举的。钱永刚教授(钱学森之子)曾说:“我爷爷把他(钱学森)送进当时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中小学,后来我父亲又上了最好的大学,到美国也是最好的学校。”
钱永刚的这段话,精练地概括了钱学森的教育经历,从下面这份名单中,我们更能体会其中的分量。钱学森晚年回忆他的一生时,列出了17位对他影响至深的老师,其中8位老师来自中小学。在他看来,中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石作用。那么,他上的这些中小学,到底“好”在什么地方呢?
注重学科发展的平衡
我们上学的时候,体育、美术、音乐等科目都属于“副课”,成绩好不好无所谓,只要文化课成绩优秀,就能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肯定。但是,钱学森就读的小学却注重整体性,没有主课与副课之分。学校的教育者认为,既然开设了这门课,就有它的价值,且不分轻重。
此外,钱学森的小学还特别重视“过程教育”,认为学习过程远比学习结果重要。这种教学理念,比现如今“分数至上”的主义更符合教育本质。所以,学校授课时注重循序渐进,并根据学生的成绩因材施教。这样的教学理念,让钱学森记忆深刻,直到晚年仍念念不忘。
有一年,钱学森受邀参加新年联欢会,观看电影《城南旧事》时忽然“泪如泉涌”。众人不解,钱学森告诉他们,“剧中的小学就是我当年就读的师大附小,我的老师有于士俭先生,我想念他们!”一个教他求知、写字的小学老师,钱学森数十年后仍深深怀念,可见影响之深。话说回来,我们还记得当年的小学老师吗?
钱学森就读的北师大附中,同样特别注重学生的均衡发展,设置必修课的同时,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又设置了选修课。钱学森在此就读时,选修的是德语课。
注重课外阅读的积累
上课学到的知识毕竟有限,若想扩大知识面,课外阅读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钱学森上小学时,学校里就有一间阅读室,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自由进入读书看报,他爱好阅读的习惯就是在这个时期养成的。
在北师大附中读书时,学校里有了图书馆,虽然规模不大,但藏书量不少,钱学森的眼界更加开阔了。当时,图书馆内的书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文科”类型的书,如《儒林外史》、《三国演义》等,这些书借阅量比较多,所以要老师批准才能借。另一类是“理科”类型的书,学生可以自由借阅。
钱学森上高一时,在图书馆偶然接触到了相对论的书籍,尽管内容很复杂,但出于好奇心,他还是翻完了整本书。回忆此事,钱学森曾说,“虽不是十分看得懂,但知道了相对论的理念”,从此激发了他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
如今的很多家长、老师,总是让孩子死读书,看看课外书就认为“心思不在学习上”,这其实是非常错误的理念。正如上文所说,课外阅读不仅能扩大知识面,而且是自学的有效方法。如果你是这样的家长,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
正所谓“基础不牢,建楼不高”,钱学森能成为科学界的大牛,离不开他的数学禀赋。不过,钱学森也不是天生的数学天才,他这种禀赋的激发,得益于中学时期遇到了一位好老师——傅种孙。
很多学生看到数学题就犯难,看到那一堆堆公式就眼晕,不知该如何下手,原因就在于没找到规律。傅种孙的方法很简单,即“讲课+习题”,给学生传授解题方法,然后让他们反复练习。学生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自己能摸索出规律,能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钱学森得益于这种方法的锻炼,不仅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处理复杂问题时也能够迅速找到对策。他曾经说过:“学习就要靠实干,光听老师讲是不行的”。有人会说,我以后学文科、学外语,不碰数学不就行了。但是,文学也要背课文、英语也要背单词呀,它们跟数学一样,都是要动手做,动脑背,多练习。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钱学森在中科大任教时,将这个“不二法门”传授给了中科大的学子们,强调学习物理、数学就要勤学苦练,基础夯实才能够熟能生巧,“你不熟练,就认不出它的真面目;不熟练,就没有技巧,抄书都能抄错”。当然,还要记住公式和使用方法,这样才能够灵活运用。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民国时期,无论小学还是高中,都有一门“实践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通过这门课,学生可以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学以致用,又能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钱学森的小学,开设了家事、刺绣、缝纫、手工等课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让他们了解父母的辛苦,除掉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惰性。后来,钱学森进入北师大附中时,实践课的内容和占比就更多了。
以钱学森的化学老师王鹤清为例,书本上的化学知识非常枯燥,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他很重视化学知识与化学实验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他总是鼓励学生参与实验,观察现象。如果学生感兴趣,随时可以到实验室,他总是不厌其烦地予以指导。
钱学森对化学产生的浓厚兴趣,就得益于这位老师的教导,中学就主动自学了大学才会开设的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应用化学等课程。更重要的是,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他明白了学习的目的不是背书,而是理解。
可以说,钱学森能在科学领域取得如此成就,完全得益于他中小学时期打下的坚实基础。
文末
2005年,钱学森面对前来探望的总理时,发出了那个著名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答案其实很简单,从钱学森的教育经历来看,我们并不比民国时的人笨,而是我们在起点就已经输了。
想要培养一个人才,既要注重学科发展的平衡,又要增加课外积累,在夯实基础的同时,也要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而这些,都是当前教育所欠缺的,你们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