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很有趣的一首词,喜欢的人觉得太惊艳,不喜欢的人觉得太土
创始人
2024-11-05 20:39:20
0

原标题:辛弃疾很有趣的一首词,喜欢的人觉得太惊艳,不喜欢的人觉得太土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辛弃疾被认为是宋代文坛上一位非常独特的存在。与其他文人不同的是,他并非靠着诗歌进入仕途,而是心系沙场,对他而言,写词只是一种消遣。这使得他的词作充满了率真和不羁的个性,与众不同。

《西江月》是辛弃疾的一首经典之作,以稻花和蛙声为题材,写出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脱俗景致。在《贺新郎》中,他更以“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表达了自己的疏狂和不羁;而在《菩萨蛮》中,则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展示了他的豪气。

然而,在这篇要分享的词作中,辛弃疾展现了自己有趣的一面,这就是《清平乐·村居》。这首词看似平淡普通,但却引人深思。尽管在两宋时期,这首词并没有引起名家的过多评价,但却一直被后人捧为经典。

辛弃疾在22岁时曾率领50余人深入几十万敌军之中,成功擒回叛兵,一战成名。然而,进入仕途后不久,他却被长期罢官。《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正是写于他在湖边的闲居时期。村居的生活或许无法完全抚平内心的惆怅,但却给了他一丝慰藉。在这段时光里,他创作了大量反映村居生活的作品,其中就包括了这首词。

词的上片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普通农家的生活场景。茅檐低小,溪水潺潺,碧草青青。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翁和老媪,在小屋中饮酒谈笑。这一描写如同一场电影的长镜头,一气呵成,将画面勾勒得清晰而真切。这些简洁而生动的笔墨,展现了辛弃疾高超的描写技巧。

下片中,辛弃疾将镜头转向老翁和老媪的三个儿子。大儿子在田间锄豆,二儿子正在编鸡笼,小儿子则在溪边卧着剥莲蓬。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生活场景,如“锄豆”、“鸡笼”等词语,或许让一些人感觉有些土气。然而,这正是辛弃疾对真实生活的最直接体验。在这片描写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小儿子的刻画,他被形容为“最喜小儿亡赖”,这个“亡赖”并非贬义,而是充满了宠爱的味道。小儿子“溪头卧剥莲蓬”,这一描写更是将这个顽皮的儿童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辛弃疾通过这首词,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将一个村居的生活场景描绘得淋漓尽致。整首词没有使用过多的修辞手法,却通过寥寥几笔,将生活细节勾勒得栩栩如生。他的文字简洁而直白,却又饱含深意。

总体来说,辛弃疾在这首《清平乐·村居》中展现了不同寻常的一面。他用纯真而率直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普通农家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真实、宁静生活的向往。这种平实而真挚的情感,使得这首词在文学史上独具一格。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被...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整个世界其实还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的,也就是大国吞并小国,灭亡小国。而对于小...
原创 美... 在苏联末期,随着苏联解体的趋势日益明显,叶利钦逐渐进入美国的视野。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始终对"新生"的...
原创 外...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我们能有今天的璀璨的文明社会,是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累,在过...
原创 世... 【历史】从世界国家来看,很多国家是纯粹的移民国家,最典型的美国,靠移民建立起世界第一的超级大国。此外...
原创 富... 【历史】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30年河东,30年河西”,比喻没有永远的繁华,也没有永远的穷困,很多国家...
原创 苏... 【历史】《周易》中有句话,叫做“能屈能伸”,意思是能弯曲,也能挺直,表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才能获得长...
原创 此... 春节是我们国家最大的一个节日,是家人期待团圆的日子,表达对新一年的热切期盼和生活的美好祝福。春节还影...
原创 7... 我们都知道,日本是通过轰炸珍珠港让美国被动参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但是日本为此付出的代价可不算小,不仅...
回顾欧洲女孩长得像中国人,跑到... 1 人们都说“养育之恩大过天”,而生育之恩同样让人没齿难忘。 谁都想在生养自己的亲生父母庇护下健康平...
原创 亚... 对于全世界来说,中国是最早进入封建文明的国家,正如有西方学者说的,中国穿着丝绸,坐在高雅的阁楼里面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