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临终前召朱棣进京,却被朱允炆假圣旨阻拦。 (图片/转载自百科词条)
朱允炆担心叔父篡位,没想到虚传圣旨也为自己的麻烦埋下了基础。 (图/转载自百科词条)
其中,要么是要求诸侯王回京奔丧,要么是担心儿子们趁机起兵推翻朱允炆。诸王之中,最让他烦恼的,就是与他性格最为相似的四皇子燕王朱棣。朱元璋知道这个圣旨无法劝退朱棣,于是又下密令,要求朱棣回京。他原本打算好好了解一下未来。大义让他认真辅佐朱允炆,但一次偶然的机会,朱允炆发现了这件事,以为朱元璋变心了,要让叔叔朱棣继承皇位,所以还下了假圣旨阻止朱棣返回北京。
朱允炆即位四年后,朱棣起兵。 (图/转载自百科词条)
躺在龙床上奄奄一息的朱元璋等不及朱棣了,一口气问道:“燕王来了吗?”然而大臣们和朱允炆却选择了沉默,没有做出任何回应。最终,朱元璋没有等到朱棣去世。
朱元璋临终时,朱棣被新皇帝朱允炆阻止进京,这成为朱棣发动靖难之乱的原因之一。朱允炆掌权四年后,朱棣起兵,推翻建文帝朱允炆,即位,是为永乐皇帝。
靖难之战后,明成祖为支持自己起兵“清帝侧”的宣言,向金陵军民发布公告:“谨告知京城军民本来我一直守护着诸侯的封地,但是由于奸臣们操纵权力,我的家人受到了他们的伤害,所以我不得不起兵来杀掉他们,这是为了支持。社稷、保安氏及诸侯王,我不敢赦免有罪奸臣,也不敢滥杀小人。报复,进行捆绑、放纵、抢劫等行为,从而伤害无辜者,这不是我的本意。”
明成祖在位期间,完善了明朝的政治制度,发展了经济,扩大了疆域,迁都北京,使北京从此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此外,他还编撰了《永乐大典》,派郑和下西洋,北征蒙古,南征平安。明成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永乐盛世,明成祖也被后人称为“永乐皇帝”。
此外,他加强太祖以来的专制统治,强化锦衣卫并建立东厂,残酷镇压忠于建文帝的大臣。另外,他在位期间忽视祖制,重用宦官,这也助长了明朝中叶宦官专政的祸根。
参考文献:《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