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宋理宗年间,京城的一个名叫邹记的酒馆内,发生了一场因争强好面子而引发的纷争。主角是杨易和童非,两人因为个性问题爆发了激烈的争吵。这一场口水战导致了一系列离奇的事件,让人们不禁为这段南宋时期的法案故事感到震惊。
事情的起因是杨易回家取了一百两白银,声称这是他昨夜在城南杀死商人后抢来的。这个荒谬的谎言引起了童非的不满,他第二天便走到提刑衙门报了案。在这个时候,法官宋慈心生疑问,是否有人真的会在杀人后大肆宣扬?
宋慈心决定亲自查看事情的真相。他命人去调查,结果发现竟然有一具男尸,而且是杨易的姐夫崔成。杨易被关进了刑牢,姐姐陷入深深的苦恼之中。
经过对杨家的仔细检查,发现了一些关键的线索,包括厨房里的喝剩酒和砒霜药。而在杨家后院,一扇通往邻居的后门也被堵死。在审问中,杨易解释砒霜药是为了毒死老鼠,但在谈到后门时,他显然有些躲闪。
宋慈心并没有止步于此,他又去邹记酒馆查看,发现了一个角落里放着的一双鞋。这双鞋上的泥土正是与城南枯井旁的泥土一模一样。为了惩罚童非,宋慈命他在酒馆门外守株待兔,结果终于等到了一辆送酒的驴车。宋慈发现这辆驴车车轮缝里的泥土与城南枯井旁的泥土完全一致。而在酒馆后院,他发现了同样的一扇后门,通往邻居杨家,而酒馆的老板邹正好被逮了个正着。
通过这一系列的调查,一起杀人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公堂上,邹老板和杨易的姐姐被带上来,在宋慈的层层推理下,他们不得不承认有私情,毒死了杨易的姐夫崔成。
原来,邹老板一直想扩建酒馆,于是勾引了邻居杨易的姐姐。而杨易的姐夫崔成经常在外做生意,夫妻关系破裂。某天崔成回家,发现妻子与邹老板发生关系,愤怒之下打了妻子,并喝下了厨房准备好的毒酒,导致身亡。
邹老板为了处理尸体,正好碰上了杨易扬言要杀人,于是就设计了嫁祸杨易的计谋。他用送酒的驴车拉着崔成的尸体到城南枯井投掷。杨易的姐姐对此一无所知。
然而,第二天童非却真的报了案,将整个案情揭示。杨易的姐姐意识到自己的罪孽深重,对不起亲弟弟杨易,于是在和弟弟告别后选择了撞墙而死。邹老板也终于得到了他作为杀人者应有的下场。
整个南宋时期的法案故事因为宋慈心的聪明才智而得以揭示,一段错综复杂的罪案谜团终于在法官的推理下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