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军女团长王泉媛,与丈夫分离半世,重逢时,对方已成大人物
创始人
2024-11-05 10:12:50
0

原标题:西路军女团长王泉媛,与丈夫分离半世,重逢时,对方已成大人物

1982年,王泉媛是个近五十年,终于见到了曾经的丈夫,王首道。

“你可曾找过我”?王泉媛多年来都未曾放下。

王首道已经泪眼婆娑:“当年在延安,我等你等了三年,听说那边牺牲惨烈,都说你牺牲了……我……”。

近半个世纪的分离,尽管多少委屈,在这一次的重逢中,都烟消云散,而关于他们曾经真挚的情感,也有了结局。

夫妻二人各自都遇到了什么事?为何会近半个世纪的分离?

冲破桎梏,投身革命

他们因革命相遇,也是因革命分离。

王泉媛原本姓欧阳,1913年出生的她,正逢战乱年代,最遭殃的莫过于农民,贫穷的彻头彻尾。

世世代代都是农民,到了王泉媛这一代自然也是,而且穷到了把女儿送人当童养媳的地步。

对方姓王,所要嫁之人名为王照斗,王姓也是由此而来。

在那个阶级分化明显的年代,穷苦的农民,在那些大户人家中,几乎是没有地位的。

王家的日子并不好过,八岁的王泉媛就要包揽家里大大小小的家务活儿,不管她有多勤快,活计做的多好,隔三差五的打骂,她总是逃不过。

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这炼狱般的日子,成了王泉媛那时的期盼。

1930年,在吉安发生的一场暴动,改变了王泉媛的命运。

在那场革命风暴中,王泉媛看到了穷苦百姓们的希望。

那是一支为老百姓撑腰的队伍,是为穷苦百姓伸张正义的队伍,曾经那些欺压百姓,恶贯满盈的人,都被这支队伍打倒,他们还说,要让百姓翻身当家做主人。

听着那些激动人心的口号,看着满街五颜六色的标语,还有一些年轻人做演讲,从他们的口中,王泉媛得知,那叫“革命”,这支队伍,叫“共产党”。

这样的新世界,对王泉媛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跳出她厌恶至极的围墙,及腰长发变成了齐耳发,在红军队伍招兵买马之际,她报上了自己的名字,成为了一名女红军。

她曾经遭受的苦难,如今都令她变的更强,她坚韧不拔,她意志力坚定,所以各项工作都能出色的完成。

从村团支部妇女干事,到区委妇女部长,宣传革命,宣传妇女解放,打土豪,分田地,与此同时她还苦练功夫,射击,为了防身,更为了杀敌。

在一次独自一人赶夜路的时候,察觉到有人尾随,停下脚步时,耳闻对方枪响的方向,转头一枪,对方毙命。

这件事传开,王泉媛的名声大噪,女红军中难得有枪法如此好的,不仅枪打的准,敏锐的洞察力也实属难得。

正因各种如此出色的表现,很快便获得了前往瑞金“共产主义马克思大学”学习的机会。

那时,王泉媛从未想过,当年那个受人折辱的童养媳,如今可以坐在台下,听着人人敬仰的毛主席讲课。

她也从未想过,自己会有一天,读书,识字,当红军,懂得了什么是革命,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每次在毛主席的课上,王泉媛都十分认真,笔记写了一本又一本,对于毛主席提出的问题,她也总是回答最积极的那个。

同年,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毕业之后,王泉媛置身扩红工作,所谓扩红,就是字面的意思,扩大红军的队伍,影响力,本质就是进一步壮大革命的力量,

1934年,扩红工作结束,根据党组织的安排,王泉媛被编入了妇女工作团,只有三十人,后来得知,这次行动,正是长征。

在王泉媛后来的回忆当中曾提到,她庆幸参加了长征,不只是因为在长征中完成了党的一次壮举,也是因为遇见了她的爱人,王首道。

新婚后的半世分离

早在参加扩红工作的时候,王泉媛与王首道就已经认识了,经常需要对接工作,有时候还需要一起到老乡家中做动员工作。

在王泉媛的心目中,仪表堂堂,一身正气的王首道,已经深深吸引到了她,只是她不知道,王首道对她也早已产生好感。

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爱意是无法藏匿的。

这一切都被战友蔡畅看在了眼里,既然是有情人,何不成全这段姻缘佳话。

有了蔡畅这个中间人,二人的窗户纸,彻底被捅破了,很快就确认了恋爱关系。

这场恋爱,在长征队伍即将离开遵义的前一晚,结束了。

因为他们从恋爱关系,变成了婚姻关系,二人结婚了。

王首道

之所以仓促的决定结婚,是二人想给彼此的一个承诺,毕竟接下来,他们即将分道扬镳。

洞房花烛夜时,王首道以一把手枪八颗子弹为信物,王泉媛以“定要为你亲手缝做一双千层底鞋”为承诺。

“为什么要做布鞋呢?”

“穿着我做的鞋,不管走到哪儿,总有一天都会回来”。

一双帆布鞋,成了那个时代质朴,却带着浪漫的爱情承诺。

那一夜,他们把自己交给彼此,完成他们的婚姻之事,这样,第二天的离别,才安心。

可战乱年代,又如何能保全这个“安”字呢?

那次分别之后不久,于1935年的6月,二人再次相见,只是亦如上次,第二天,便分别,这一次的分别后的重逢,便是半个世纪之后了。

圆了半世梦

在这半个漫长的近半个世纪里,王泉媛的人生,显然更为波折。

夫妻二人第二次分离后,王首道随北上的红军队伍进军陕北,到达延安,开展抗日工作,至于王泉媛被调派到了红四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于1936年,根据上级命令,要西渡黄河,主要目的,除了为新疆的解放做准备,还有关键的一点,打通苏联援军的通道。

在这支西征的队伍中,有一支妇女先锋团,团长正是王泉媛,所率领的正是一千三百名的女红军。

然而这条路,走的异常艰辛,从出征时的两万余人的队伍,最终仅有四百余人存活。

妇女先锋团与队伍在河西走廊处,被马家军围困。

根据当前形势,王泉媛决定,率领妇女先锋团掩护主力部队撤离。

最终,他们用最简陋的装备,为主力部队拖延了撤离时间,只是五百多名的女红军战士,牺牲了。

剩下的女红军们,包括王泉媛在内的,都被俘,在狱中,饱受折磨,面对敌人严刑拷问,对于我党的作战计划,没有透漏分毫。

后来几经周折,与战友们精心策划,1939年3月,她们终于逃了出来。

靠着仅存的记忆,历经一路坎坷,终于回到了家乡,吉安。

在家乡当起了普普通通的农民,耕种饲养,思念着他的丈夫,因为他们失联了。

1982年,北京召开了一场会议,参加会议的都是曾经的女红军战士们,王泉媛接到了邀请,正是这份邀请,让她见到了思念了近五十年的曾经的丈夫,王首道。

王首道

此时的王首道,虽然一头白发,一身笔挺的中山装,显得他依然身姿挺拔。

王泉媛没想到,时隔半个世纪在重逢,突然就理解了古人那句“勿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如今的王首道,已经是中顾委常委,相当于副国级了。

看着二人如此大的差距,王泉媛心中五味杂陈。

跨过了半个世纪之后的交谈,有心酸苦楚,也有庆幸。

让王泉媛庆幸的是,半个世纪都未能释怀的问题,在王首道说了曾经等了她三年之后,全都烟消云散了。

而对于王首道来说,半个世纪的遗憾,曾以为她已经牺牲,如今好好的活在这世上,他也庆幸。

有人说,他们的爱情是悲剧,从客观事实来讲,确实,但从情感上来讲,他们曾经的感情又如此真挚,都在对方心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位置。

只是他们所在的时代,对双方来说,都有比个人的情感生活更重要的事,那就是革命。

革命对他们来说,是理想,是信念,所以他们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不只爱情,甚至生命。

这是作为一名共产党人,永远不会动摇的初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被...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整个世界其实还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的,也就是大国吞并小国,灭亡小国。而对于小...
原创 美... 在苏联末期,随着苏联解体的趋势日益明显,叶利钦逐渐进入美国的视野。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始终对"新生"的...
原创 外...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我们能有今天的璀璨的文明社会,是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累,在过...
原创 世... 【历史】从世界国家来看,很多国家是纯粹的移民国家,最典型的美国,靠移民建立起世界第一的超级大国。此外...
原创 富... 【历史】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30年河东,30年河西”,比喻没有永远的繁华,也没有永远的穷困,很多国家...
原创 苏... 【历史】《周易》中有句话,叫做“能屈能伸”,意思是能弯曲,也能挺直,表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才能获得长...
原创 此... 春节是我们国家最大的一个节日,是家人期待团圆的日子,表达对新一年的热切期盼和生活的美好祝福。春节还影...
原创 7... 我们都知道,日本是通过轰炸珍珠港让美国被动参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但是日本为此付出的代价可不算小,不仅...
回顾欧洲女孩长得像中国人,跑到... 1 人们都说“养育之恩大过天”,而生育之恩同样让人没齿难忘。 谁都想在生养自己的亲生父母庇护下健康平...
原创 亚... 对于全世界来说,中国是最早进入封建文明的国家,正如有西方学者说的,中国穿着丝绸,坐在高雅的阁楼里面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