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博物馆里的“劳动文物”
创始人
2024-11-04 20:48:05
0

原标题:藏在博物馆里的“劳动文物”

昨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

穿越千年

“劳动文物”在线营业啦!

快来解锁

来自不同“行业”

藏在博物馆里的“劳动者”吧~

虎形灶(春秋),藏于山西博物院,一组7件,由灶体、釜、甑,以及四节烟筒组成。虎形灶可以拆卸和组装,便于行军作战或游猎使用,为中国首次发现。灶内有许多用于搪灶挂泥的小凸齿,既保证炉膛热量集中,又能防止烫伤人体。此法沿用至今,多用于传统取暖炉。

骨针(仰韶文化时期),藏于山西博物院,骨针表面磨制十分光滑,尾部有明显穿孔。骨针是古人使用的较为原始的缝纫工具,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到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广泛使用,直到战国秦汉时期铁针出现并普遍使用后才被取代。

纺轮 (新石器时代),藏于山西博物院,纺轮呈扁圆形,中间有孔,它的出现,表明纺织物取代了兽皮、树皮,原始纺织业逐步发展起来。纺轮和锤杆组合,利用纺轮的旋转纺织物的纤维扭成一股,再用同样的方法将细丝拉紧纺成更结实的线。它改变了原始的手工纺线方式,使纺线效率提高。

三棱大尖状器(旧石器时代),藏于山西博物院,原料为石英岩(或二长斑岩),尖端为使用部分,呈三棱形,三面,三缘,有很清晰的人工打击痕迹,一般用于挖掘根茎类植物。西侯度遗址距今约 200万年,此时期的人类主要用打制石器作为生产工具,以采集、渔猎为生产生活方式,群居而生。

骨尺(东汉),藏于山西博物院,汉代出土的骨尺数量众多,但大多残缺不全,这件骨尺保存完好,正反面刻有同样的水波纹与菱格纹,一端有圆穿,两侧均刻有刻度。长 23.8 厘米,相当于一尺合今市尺 0.684 尺。

虎形器外范 (春秋),藏于山西博物院,侯马市作坊遗址以铸铜遗址最为重要,出土陶范 10万多块,器类涵盖了已知东周时期晋式铜器的大多数,不少流散的晋式铜器也得以确认。侯马陶范是晋式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青铜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你pick哪件“劳动”文物?

作者:

编辑:施薇 责任编辑:钱亦琛

来源: 山西卫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海千鉴汇珍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千鉴汇珍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邓海军,注册资本700万人民币,...
原创 张... 张辽和张郃都是曹魏五子良将,也都是降将出身,张辽之前从吕布,在吕布败亡后,张辽率众降曹操,任中郎将,...
原创 总... 在有据可查的历史中,开国总理当着各国记者的面发火,并且愤怒地陈述观点,有且仅有一次:在抗美援朝战争前...
药师佛、阿弥陀佛与真武大帝铜造... 药师佛、阿弥陀佛与真武大帝铜造像 大同市博物馆巡礼之四 钧魂分享 钧魂:青铜专业委员会会员 爱好古陶...
原创 宋... 转眼间,冬天就到来了,全国各地想必都开始开始降温了, 尤其是北方一些城市,甚至已经开始供暖了。 对于...
原创 南... 南宋的“归正人制度”及宋金二次议和的“南人归南北人归北”造成了南北百年隔阂,也是明朝建立前南北不相融...
原创 唐... 元载,字公辅,生于今陕西凤翔县,是中国唐朝中期一位极具争议的政治人物。他的生涯堪称一部从底层奋斗至权...
原创 助... 2010年12月13日,是南京沦陷73周年的日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收到了一批抗日战争...
原创 德... 徐奋鹏在《古今治统》(可与《资治通鉴》相毗美的史学巨著)记载:“子龙不特浑身是胆。殆浑身是智。为三分...
弼马温是个技术岗位,齐天大圣原... “末等。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