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大清开国皇帝,是如何登上皇位的?
创始人
2024-11-04 16:42:16
0

原标题:皇太极:大清开国皇帝,是如何登上皇位的?

前言

皇太极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但他是努尔哈赤择立的继承人吗?有人说他是以阴谋狡诈的手段篡夺了多尔衮的汗位,还有人说大妃纳喇氏的殉葬是被皇太极逼迫的。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翻越四百多年时光,且听我讲述。

皇太极剧照

一、努尔哈赤的选择

1.欲立褚英

努尔哈赤到了晚年,由于受汉族文化的影响,的确曾考虑过选择继承人的问题。

早在建元天命以前,努尔哈赤就命长子褚英执政,要把褚英立为继承人。但是一段时间后,其他贝勒和大臣们联合起来举报了褚英——因为褚英非常专横跋扈,他强迫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和皇太极四个弟弟向他起誓:不得违抗兄长的话,更不许将兄长所说的各种话告诉父汗!他甚至扬言“如果哪个弟弟对我不尊重,哪个大臣对我不好,等我坐上汗位以后,就将他处死”。

努尔哈赤调查了大家的举报确认属实后,非常失望,他觉察到褚英心胸狭隘、睚眦必报,既没有谋略,也不能与兄弟、大臣和睦相处,怎么能放心把政权交给这种人?

事情败露,褚英也知道父汗不会再选择自己了,于是,对诸贝勒和大臣更加仇恨,就私下勾结党羽,进行阴谋活动。

他做了两个非常过分的操作:一是他在父亲出征的时候,将弟弟和王公大臣们的名字写在咒书上,对着天地焚烧,妄图咒死他们。二是他对自己的党羽说“希望父汗和在前线作战的将士们打败仗,如果失败了,我就关紧城门,不让他们进城”。

很快,褚英的这些言行又被人揭发。努尔哈赤先是将这个丧心病狂的儿子囚禁起来,后又考虑到他始终是个祸患,就将他处死了。

努尔哈赤画像

2.欲立代善

努尔哈赤处死褚英以后,并没有取消择立储位的打算,他曾说:“待我死后,要将我的幼子以及大福晋,都托付给大阿哥代善抚养照顾。”

努尔哈赤要把妻儿托给代善,说明在褚英死后,努尔哈赤又以代善为后金汗位的继承人。他所说的大福晋即他的大妃纳喇氏。

大妃纳喇氏,名阿巴亥,她是乌喇部贝勒满泰的女儿,1590年,12岁的纳喇氏嫁给努尔哈赤为妻,此人貌美机灵,在诸妃中最受努尔哈赤的宠爱,14岁被立为大妃。

1615年3月,努尔哈赤的庶妃代因扎揭发代善和大妃纳喇氏之间有不正常的关系,她说:“大妃给代善和皇太极送饭,代善每次都吃了,皇太极一次都没吃过;大妃每天都至少要派人去代善家中两三次,不知道要商议什么重要事情;我还看到大妃两三次晚上趁黑出去……” 代因扎所说的这些阿敏、皇太极、莽古尔泰等人都能作证,并且他们还证明,每次大家一块吃饭或者是商议事情时,大妃总是盛装打扮,深情地望着代善。

努尔哈赤惊闻这些,感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背叛,这个在他面前柔情似水的女人对他竟然都是虚情假意,他宠爱大妃这么些年,没想到竟是被骗了这么些年!他既伤心又嫉恨,更怕家丑外扬有失自己的名声。

他痛恨大妃的情绪无法排解,便开始追查她私藏的财物,大妃听说后很恐慌,开始将财物分送往别人的家里去隐藏,于是又各种形式的告发,有藏在达尔汉虾家中的、有藏在阿济格阿哥家中的,均被搜查到了。

因为大妃纳喇氏作风不正和私匿财物等问题暴露了出来,努尔哈赤认为她是一个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狡诈小人,对她既痛恨又厌恶,恨不得让她死,但考虑到她生的几个孩子都还小,如果母亲被处死了,孩子也是可怜,就暂时留她一命。但努尔哈赤自此与她分居,不再搭理她,也禁止其他人多与其接触,并放出话来,谁胆敢与她私下收受,就将谁处死。

大妃的事情还没有完全处理完,代善这边又发生了第二个儿子企图投靠明朝的事情,努尔哈赤在调查中的时候,发现代善竟偏听继室谗言,竟有杀害硕托和其他弟弟的心,对代善更为失望。

代善画像

于是代善也凉了。努尔哈赤不仅剥夺了他的继承权还剥夺了他的财产。

二、究竟要立谁?

1.找不到合适人选

当时,在努尔哈赤的众多儿子中,还有6位嫡子,分别是莽古尔泰、德格类、皇太极、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他们均有被选中的机会。

但是,莽古尔泰和德格类二人性情很粗野,不受人们拥护,更何况他们的生母还是获罪而死,他们不适合作为继承人。

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也因生母大妃纳喇氏得罪失宠,以及三人年龄太小,也不适合当继承人。

至于皇太极,他在开国之初也有功勋,声望颇高,不过努尔哈赤觉得他心胸不甚宽广,与某些贝勒的关系也不是很融洽,似乎也不是非常适合被选为继承人。

努尔哈赤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遇到了困难,找不到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

2.八旗共治

为了解决由谁来接任下一届大汗这个难题,努尔哈赤放弃了指定继承人的想法,他找到了一个八和硕贝勒共同治理国家的办法。

早在1620年9月,努尔哈赤在处理代善事件以后,他就提出了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制度。努尔哈赤认为,选国主时,不宜选强有力的人,他总是认为一个人的见识和能力是不如八个人共同的智慧,如果八个王有商有议,齐心协力,就不会有失败。他建议要选一个能听进去八王商议的人为下一届大汗。

而且不管谁来当大汗,都不能恣意妄为,不管哪位贝勒犯错误,其余的人都要商量着处罚他,大汗也是一样,如果是出于私怨做决定要罢黜谁,其他七旗都可以阻止他的决定。他特别强调无论政治、军事、经济、司法等都要经八和硕贝勒商讨处理,不许一人独断专行,不称职的汗,可以罢免重新推选。

3、皇太极继位

1626年8月21日,努尔哈赤因患毒疽不治而死。他生前制定了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制度,要求众贝勒推举产生下一届大汗,如今到了推举的时刻了,该推举谁?谁又是最合适的人选?

当时在大贝勒中代善、莽古尔泰、阿敏、皇太极四人的权势最大,其中皇太极的实力是最强的,无论是政治眼光、军事才能还是个人威望都在众贝勒之上,所以,众望所归,皇太极是后金汗比较合适的人选。

努尔哈赤死的当天,代善的两个儿子在家中与他商议:“如今大汗驾崩,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应该早点确定大汗,皇太极才德冠世,很得圣心,众人都很服他,不如就由您首先提议,推选他,让他早点继承大位。”代善一想,自己现在是大贝勒,推举大汗的事情也应该由自己率先提出来,就赞同了。

第二天,诸贝勒大臣上朝的时候,代善推举皇太极继汗位,马上得到了其他贝勒的拥护,皇太极被推举为后金汗。

皇太极很感激自己的兄弟们对自己的推举,他曾说:“你们推举我,现在我当上了大汗,我不会像对待臣子一样对待你们。”

他的话表达了两方面的意思:一是,皇太极公开承认自己登上汗位不是被父汗指定的,而是诸贝勒“把我推选上来的”;二是,皇太极公开宣布要敬兄长、爱子弟,不能任意损害他们的利益,称大汗与诸贝勒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不会像对待臣子一样对待诸贝勒。

这也就是努尔哈赤所制定的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制度,要求新汗须尊敬八和硕贝勒的具体表现。

4.大妃陪葬

努尔哈赤对大妃纳喇氏深恶痛绝,早就有了将其处死的想法,直到他临死之前仍是念念不忘,他早就考虑好了大妃的命运,那就是至死也要带着她——让大妃为他陪葬。

努尔哈赤死后,大妃纳喇氏听闻要陪葬,曾向诸王苦苦哀求,希望能够饶过她,她说:“我12岁就跟了大汗,大汗宠爱我,也丰衣美食地照顾了我二十六年,如今,他已驾崩,我其实也是不忍离开他的,也想到去追随他。只是我的两个孩子多铎和多尔衮还小,他们不能离开我。” 但诸王都不同意,他们不能违背父汗的意愿。

诸王们说:“幼弟们也是父汗的儿子,我们必会好好待他,如果我们对他不好,那就是对不起父汗!对不起父汗的事情,我们绝不会做,你就放心去陪父汗吧!”

大妃无奈,只能悬梁自尽,最终被安排与努尔哈赤同柩合葬。

大妃阿巴亥剧照

努尔哈赤也算是如愿以偿让大妃陪葬并与其合葬了,可以想象出努尔哈赤矛盾的心理,是带着眷恋、怨恨、报复还有心底深处最自私的爱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三、皇太极的时代

1.遵照遗训

即位初期,皇太极谨遵大汗遗训,严格落实着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制度。他还恪守向大妃纳喇氏殉死前许下的诺言,对继母留下的三个小弟弟十分照顾,特别是对聪明果敢的多尔衮更是特别爱重,把他带在身边,让他以贝勒的身份和诸王一同管理政务。

所谓八旗共治实际上是一种和议制。在政治上,皇太极和诸贝勒共理政务,按月分值,所有事务,由当月值班的贝勒处理,这实际上是众贝勒在轮流执政;在经济上,所得人口和财物也由八旗平均分配,遇到财物无法整除,余数再进行均分。在军事上,八旗主互不统属,为了扩大自己的权益,他们相互明争暗斗,甚至不听调遣。如大贝勒阿敏擅自放弃滦永四城,回师沈阳,自行其是,根本不同皇太极商议。

后金汗皇太极处处受到诸贝勒的“掣肘”,虽然被称为大汗,但并没有大汗的权威,充其量也就是一位旗主,一名贝勒。这种汗权和王权、集权和分权之间尖锐矛盾的现象,是推行八旗旗主联合共同主政的必然产物。

2.实行改革

坐上汗位的皇太极,面对尴尬的处境,并没有熟视无睹,而是大胆实行政治改革,加强和巩固汗权。当时,八旗旗主牢牢地控制着后金决策机构议政会议,并以此束缚着汗权。

1626年10月以后,皇太极设法逐步让所有的贝勒都参加议政会议,还要每旗增派三人议政,这样议政人员多了,使各旗旗主逐渐失去了控制权,议政会议变成了咨询机关。

与此同时,皇太极集中力量,狠狠打击足以与自己争权的三大贝勒的势力。

1629年2月,皇太极以“大贝勒轮月值班,受这些事务烦劳,很不方便”为理由免除了大贝勒的月值,改由三大贝勒以下的贝勒轮值,以削弱他们的权力。

1630年7月,皇太极以大贝勒阿敏弃滦永四城为由,把他幽禁起来,不久阿敏就病死了。

1631年8月,皇太极与大贝勒莽古尔泰发生口角,莽古尔泰怒气之下拔出了剑指向皇太极,皇太极如何能忍下这口气,他借此革去了莽古尔泰大贝勒的头衔,把他降为普通贝勒,莽古尔泰为此气愤而死。

1632年2月,皇太极废除“上与三大贝勒,俱南面坐”的旧制,改由自己“南面独坐”,从而突出汗的独尊地位。

到1635年11月,皇太极指责代善对己不恭,罗列了四条罪状,罚银罚物,迫使他唯命是从。至此,三大贝勒的势力全部消除。

此外,皇太极还十分重视把自己的势力伸向各旗,他除了增强自己所统辖的两黄旗以外,还积极扶持多尔衮、多铎,把两白旗也控制在自己手中,而且通过代善长子岳托的工作,又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两红旗。因此,皇太极的力量最强大,为其他贝勒所不及,他的汗位得到了加强和巩固,八旗旗主的势力大大削弱了。

19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皇太极画像

后记

皇太极不断加强中央集权,权力的加强和集中,有力推动了的各项政治改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保证了对蒙古和明朝战争的胜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顺... 清朝历史上有很多知名红颜,她们和帝王的爱情故事让无数人感动:皇太极钟爱海兰珠,顺治帝钟爱董鄂妃,康熙...
原创 刘... 三国时期,刘备刚刚起事的时候,带的都是北方士兵,有一天刘备把所有的士兵都叫在一起,说要考大家一道问题...
原创 古... 1998年,有一位真的勇士站在洪水滔天的九江大骂“王八蛋工程”、“豆腐渣工程”,从此,“豆腐渣工程”...
原创 清... 中国作为一个亚欧大陆腹地的国家,陆地边境线非常长。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边防问题都一直不容忽视。说到边...
原创 朱... 能逼着满清皇帝“钓鱼执法”的,估计非朱三太子莫属了,为了能抓住他,多尔衮、顺治、康熙把“君无戏言”都...
三国正史上,真正能够以一敌百的... 在那个烽火四起、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无数猛将成就了令人难以忘怀的传奇。而其中,有四位武将更是被称作“...
审计之声丨弘毅之志 重任之道 弘毅之志 重任之道 遂宁市审计局 余璐 回顾中华民族的救亡与复兴之路,这是多少代人流血牺牲奋斗的结果...
原创 唐... 据说,国际足联已经认定,足球的发祥地就是中国,认定了中国古时的蹴鞠就是原始的足球。虽然祖宗阔不等于现...
原创 吕... 关羽,字云长。关羽的故事在中华儿女的心中已经是根深蒂固了,什么“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温...
原创 刘... 刘邦此人可了不得,他可是大汉朝的开国皇帝,在我国的古代皇帝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他年轻的时候游手好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