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辅佐大禹治水的秦赵共祖:为何既叫“伯益”,又叫“大费”?
创始人
2025-06-11 02:01:40
0

商朝晚期,诸侯蜚廉有两个儿子,即恶来与季胜。其中,恶来后代建立秦国,季胜后代建立赵国,因此秦赵源出同门。

史记秦本纪记载:辅佐大禹治水的伯益,嬴姓,曾被大禹禅位,但后被夏启驱逐,到商朝晚期时后代为蜚廉。

问题在于:对于“伯益”,史记上一共记录三个名字,除了伯益之外,还有“伯翳”、“大费”,那么为何伯益、伯翳、大费三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作为舜禹时代风云人物,伯益留下了很多传奇,但也留下了很多谜团,其中之一就是他的称呼之谜。

史记秦本纪记载“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夏本纪记载“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两段文字对照不难看到,所谓“大费”应该就是“伯益”。

但秦本纪又记载:“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联系上下文可知,“大费”必然也是“柏翳”。

联系史记行文来看,大费、柏翳、伯益理应是同一个人。问题是,既然是同一人,为何出现三个名字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只不过史记没有详细说明而已,但实际记录的非常精准。

首先,在辅佐大禹治水时,大禹说“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帝舜说“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皂游。尔后嗣将大出”,因此可以看到截止大禹治水成功时,还没有“伯益”之称,而是依然叫“大费”。

其次,随后帝舜与大费联姻,即“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费拜受”。联姻之后,“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也就是说,“佐舜调驯鸟兽”后,大费有了新名字——柏翳。

至于所谓“柏翳”,其实就是“伯益”,属于音假。

因此,先有大费之称,后有伯益之称。更重要的是,以史记记载看,“伯益”称号的由来,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欲揭开“伯益”称号的由来,先要解释两个问题:

首先,“伯益”之“伯”是尊称,代表帝舜认可的部落首领,或区域诸多部落的首领,尚书中也有“伯禹”之说;“伯益”之“益”是增多,甲骨文中的“益”是水多而漫出器皿的象形,由此引申为“多”、“增多”、“增加”等意思。因此,伯代表尊称、益代表功劳。

其次,伯益佐禹治水之后,帝舜让其“调驯鸟兽”,尚书舜典中说“汝作朕虞”,因此伯益官职就是《周礼》中记载的山虞、泽虞之官,掌管山川林泽里的草木鸟兽等,清代内务府还有掌管渔猎采捕事务的“都虞司”。显然,伯益做的不错,收获大大增加,故而被称颂为“益”。

可见,大费佐禹治水有功,随后成为舜之虞官,再次立功受赏,一则政治地位上成为“伯”,一则实际功劳上是为“益”,故而“大费”成为“伯益”。

关于伯益,古今还有一些考证发现:

根据史载,由于伯益的原因,山东潍坊古称除了青州之外,更早的时期还叫“益都”或“益邑”,即古人认为伯益曾在如今潍坊一带生活。

巧合的是,在济南莱芜区,与潍坊很近的地方,考古发现“嬴城遗址”,经过文献与考古多方考证,如今已确定“嬴城遗址”为嬴氏起源之地,即伯益极有可能生活在嬴城遗址。

青州益都与莱芜相距不远,考古与文献略有偏差,这对上古史考证而言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基本可以证明伯益真实存在。但这又带来一个新问题:既然伯益在潍坊——济南一带,那么伯益辅佐的大禹何在,大禹在何处治水?

参考资料:史记、尚书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为省电费不开空调,老人在家中暑...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16日讯(文/视频 全媒体记者 高煜棋 通讯员 乔木 肖一佳 汤雪 刘成...
女足东亚杯积分:韩国女足凭小循... 直播吧07月16日讯 本届女足东亚杯所有比赛均已结束,在最后一场比赛,韩国队2-0获胜,夺得本届赛事...
萧亚轩身穿油画裙,太有画面感啦... 娱乐圈的时尚圈又炸开了锅,原因无他,萧亚轩把油画穿身上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简直是一场“行走的艺术...
原创 第... 提起“东亚文化圈”,作为中国人就会不由自主的升起一丝丝骄傲的民族自豪感。只因中国才是东亚文化圈的源头...
原创 左... 左宗棠与郭嵩焘交往纪实 张一湖 左公宗棠与郭公嵩焘都是湖南湘阴人。一个出生在湘阴东乡左家塅,一个出...
原创 号... 【清史杂谈-58】 索伦人属于女真三大部中的野人女真,生活在黑龙江中上游的山林中,故也称黑龙江女真。...
原创 朱... 1395年,朱元璋赐给冯胜一杯毒酒,冯胜接过毒酒,临死前恳求道:“皇上,臣知道自己罪不可赦,能否放过...
原创 历... 隋炀帝深得沈光、麦孟才、钱杰等人的拥戴,就连当时最高的军事将领来护儿、级别最高的朝廷大臣虞世基、裴矩...
原创 汉... 汉朝开国之后,刘邦曾经遭遇了一场非常特殊的刺杀。 当时刘邦刚刚率军抵抗匈奴归来,在路过赵国柏人县的...
原创 明... 明朝时期,朝鲜国作为我们的附属国,在一定程度上政治制度以及官员体制都受到了明朝的影响,其中最为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