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穷状元,殿试时在考卷上写8字,皇帝看后落泪:状元就他了
创始人
2024-11-04 11:36:12
0

原标题:清朝最穷状元,殿试时在考卷上写8字,皇帝看后落泪:状元就他了

前言

观众常会在影视剧中听到“状元及第”之词,而随着现代高考的进行,各地习惯性地认为文理科双料冠军可以称为“状元”。

这无疑让人们产生了对状元的误解,甚至有观点认为古代的“状元”相当于现代的“清北学子”这种理解过于片面且不妥,恐使我国1400余年科举史上的649位状元们难以心平气和。

事实上,在这段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仅诞生了649位状元郎,其中还包含了太平天国、大西国等非正统政权,以及大辽、西夏、金朝等少数民族政权。

由此可见,古代状元的价值远超今日高考的冠军,而在这稀有的状元群体中,有一位非凡之人—骆成骧,他被尊称为“布衣状元”

一、天资卓越

先前所述"布衣状元"骆成骧原籍四川,原姓李,并非骆氏。

七岁那年,母亲不幸辞世,父亲因此消沉,对家庭事务和经济收入尽皆置之不理,甚至对自身爱子骆成骧亦疏于照看。

仅靠父子相依为命维持生计,尽管骆成骧年少,却因聪明伶俐深受众人喜爱,然而由于家中无人照拂,面容及衣物常显污秽,邻里见此情景深感同情,却无力改变现状。

经过一段困苦岁月之后,骆成骧的命运发生了转变,一位骆姓商人来到骆成骧所在的乡村经商,偶遇骆成骧街头嬉戏,其明亮的双眼和机智的神情令商人倍感兴趣。

得知骆成骧的生存状况后,这位商人心中充满悲悯,决定留下。

在骆成骧家中,商人直接表达愿意收养之意愿,希望骆成骧的亲生父母允许他成为骆成骧的养父。

正是这次交换,使得骆成骧得以冠以骆姓,商人的妻子同样姓李,她是一位善良且明理之人,见到骆成骧的境况后,欣然同意将其视为己出,并正式更名为骆成骧。

商人深知骆成骧的潜力,认为他必定前途无量,故决定收养他,商人对骆成骧的教育极为重视,期望他未来能够有所作为,他为骆成骧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骆成骧的聪颖才智远超预期,几乎过目不忘,展现出极高的天赋。

骆成骧自幼勤奋好学,他通过学习拓宽了视野,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九岁时,骆成骧进入书院接受教育,得到了父亲和老师的精心指导,稍作准备后,他参加科举考试,赢得了众多高级知识分子的赞誉,声名鹊起。

二、皇帝钦点的状元

公元1893年,骆成骧以优异的成绩荣获第三名,荣膺四川省举人殊荣。

而直至公元1895年,他才成功取得状元荣耀,在这份状元荣冠的背后,还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那个时代,清朝的殿试题目通常涉及兵、农、礼、财等方面,只要应试者能够给出符合规范的答案,便能获得较好的成绩,而应试者的书法水平同样至关重要。

骆成骧参加会试时,主考官乃是大学士徐桐,副考官共有十位,每位考官需批阅30份试卷,然后从这些试卷中挑选出他们心目中的第一名,最后由主考官决定这十位第一名的排名顺序。

当徐桐最终确定好排名顺序之后,副考官李若农却意外地发现了骆成骧先生的试卷,坚决主张将其评选为状元。

而徐桐在重新审视试卷后,却认为骆成骧的字迹并不出色,不应被评为状元。

在旁观者看来,两位考官的意见分歧较大,于是有人提出将骆成骧的试卷评定为探花,从而化解了这场争论。

次日早朝之际,光绪皇帝在阅读完前两份试卷后并未表现出特别的兴趣,然而当他翻开第三份试卷时,却不禁连连颔首。

当光绪皇帝读到骆成骧先生所书写的“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八个大字时,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

自鸦片战争与甲午海战的惨痛失败以来,光绪皇帝便坚定了改革强国的决心。

而慈禧太后从中阻挠,部分顽固派大臣亦纷纷上书反对,导致光绪皇帝无人可用,始终未能实现心中宏愿。

骆成骧深感清朝国力衰微,一心致力于振兴国家,因此在殿试的试卷中,针对各个领域的改革方案,让光绪皇帝对其刮目相看。

三、热衷教育

自成功荣登状元榜首之后,骆成骧始终奔波忙碌于全国各地,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始终坚守最初的信念,热忱地投身于主持学堂、创办新式学堂的工作之中。

当时的人们尊称他为“布衣状元”,这不仅源于他生活的简朴,更在于他在高中状元之后,本可享有更为优渥的待遇,而他却选择了清贫如洗的生活方式,每日仅以两餐一汤果腹,饮食极为清淡,令其他官员瞠目结舌,而骆成骧则淡然处之,表示如此已足以满足日常所需。

曾经有位友人为他高中状元后,建议他在家乡四川兴建一座状元府邸,然而骆成骧毫不犹豫地予以回绝,他并非贪恋虚名富贵之人,而是希望能够为广大求学者提供更为优良的学习环境。

辛亥革命爆发后,骆成骧担任了临时议会议长等重要职务,随后又被任命为当时四川高等学校的校长。

尽管他的家庭经济状况常常捉襟见肘,甚至面临无米下炊的困境,但他仍然将他人赠送的款项全部投入到高校建设之中,这位昔日的布衣状元,如今已然沦落为家徒四壁的穷状元。

尽管骆成骧是以文科状元的身份闻名于世,但他却对武艺的修炼颇为重视。

他深知,实现国家的富强与民族的振兴需要从学子们的基础体育锻炼入手,因此他积极倡导习武之风,并担任了武士会的会长,尤其关注东方柔术的传承与发扬。

在骆成骧的不懈努力下,他所提出的“强国强种”策略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实践,当地的武术爱好者纷纷踊跃参与其中,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比赛活动,吸引了众多武士前来参赛。

骆成骧自幼受到养父的精心栽培,同时也获得了诸多师长的赞誉与支持,正是这些因素使得他在会试中脱颖而出,荣获状元桂冠。

由于心中充满了对众人的感激之情,骆成骧对待教育事业始终全力以赴,对那些怀揣远大理想的考生亦关怀备至。

每当发现教育体制中存在问题时,骆成骧总是挺身而出,积极进行改革;对于自身职权范围无法解决的问题,他也会及时向上层反映,寻求变革之道,由此可见他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

四、总结

尽管骆成骧以清朝时期最为贫困的状元之名流传于世,然而他同样被誉为清朝最具高尚气节之人。他不仅仅在举国瞩目的殿试中留下了句令光绪帝为之动容落泪的七言诗句,更在其随后漫长且艰难的仕宦生涯中始终坚守着自己救亡图存的坚定信念与独到主张,为国家的革新与教育事业献出了宝贵的力量。

他堪称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诤臣”,同时也是一位令人敬仰的“布衣状元”。

那么,您认为骆成骧究竟是何许人物呢?他所书写的那句“主忧臣辱,主辱臣死”是否真切地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我们诚挚邀请您在评论区畅所欲言,分享您对这位历史名人的独特见解与感悟!

相关内容

美媒焦虑:中国为底层年轻人...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 “普遍的观念是,外国公司来中国是因为劳...
2025-04-20 22:10:46
四川汶川:水磨古镇“点亮”...
唐盈 四川在线记者 李向雨 摄影报道2025年4月19日晚,四川省...
2025-04-20 19:38:58
四川文旅放大招了!600份...
封面新闻记者 罗田怡你喜欢怎样的春天?是味道独特的鱼腥草,还是独特...
2025-04-19 06:04:31
四川4条入选!一键收藏年度...
18日,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推介2024年...
2025-04-18 23:03:47
感受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四...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今年4月18日,是第42个国际古迹遗址日。在山...
2025-04-18 22:33:41
卖非遗茶具年收千万,这个中...
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中国茶叶出口额达14.19亿美元,出口量...
2025-04-17 09:10:16

热门资讯

汉朝营救苏武时,顺带救回一个无... 原标题:汉朝营救苏武时,顺带救回一个无名小卒,多年后成为匈奴克星 题记 中原和...
丰臣秀吉与明朝大战前,为何不先... 原标题:丰臣秀吉与明朝大战前,为何不先解决德川家康?结果被他反扑 提及万历年间...
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 原标题: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张“不要动”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
窦荣定曾孙窦孝谌有两女,嫡次女... 原标题:窦荣定曾孙窦孝谌有两女,嫡次女嫁给唐睿宗,一女李隆基养母 窦孝谌有墓志...
西北野战军5名纵队司令员,哪个... 原标题:西北野战军5名纵队司令员,哪个人战绩最强 大家都知道,解放战争时期,我...
赵国和秦国打了数百年,两国王室... 原标题:赵国和秦国打了数百年,两国王室居然是兄弟,秦始皇应该叫赵政! 秦国和赵...
1949年后,国军有哪些部队撤... 原标题:1949年后,国军有哪些部队撤到台湾,在台命运如何 大家都知道,自三大...
武圣关羽,见谁都叫匹夫,唯独这... 原标题:武圣关羽,见谁都叫匹夫,唯独这5人不是!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这个人物的...
马未都4件镇馆之宝:堪称国宝级... 原标题:马未都4件镇馆之宝:堪称国宝级,究竟值多少钱,一般不轻易透露 马未都4...
从《太祖皇帝钦录》入手看朱元璋... 原标题:从《太祖皇帝钦录》入手看朱元璋屠戮功臣时,晋王朱棡所起的作用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