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诸葛亮一生最大的失误:饶了一个该杀的小人,杀了一个忠诚的大将
创始人
2025-06-10 04:01:44
0

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诸葛亮拥有着鬼神莫测之才。比较经典的场景就是,诸葛亮披剑散发能够请来东风,前线打仗总能预备锦囊。

也正因为如此,大多数人只要想到诸葛亮,就觉得他是天纵之才,是真正做到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但其实真实历史中的诸葛亮虽然也是各科在98~100之间,可是也难免会出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现象。

例如在诸葛亮晚年的时候,他的神智就已经不太清醒了,结果就错信一人误害一人,最终酿成他人生中最大的悲哀。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说到诸葛亮的滑铁卢,也许大家会想到马谡。因为根据历史记载,诸葛亮的北伐战争是以小博大的行动,而且第1次北伐是最有机会成功的一次。但是诸葛亮过分相信自己的徒弟,结果导致战争失败。

所以,很多人就认为,诸葛亮人生中最大的失败就是被自己的徒弟给坑了。然而,诸葛亮可不仅仅只有这一次失败,这仅仅只能算作是他壮年之时的一大败笔,等到年老的时候,更是昏招迭出。

根据史书记载,诸葛亮在第5次北伐的时候,其实身体素质已经不太行了。不过诸葛亮也并非像世人所说的那样,没有留心培养人才,这时候他还是选了两个人物备用。这两个人物,一个是我们所熟知的魏延,另一个就是杨仪。

从历史记载来看,这两个人似乎分配得很好,一个是很牛的文臣,另一个则是彪悍的武将。尤其是魏延的表现,应该说是蜀汉后期最能拿得出手的武将了。哪怕就算是杨仪,在历史上也算得上是足智多谋,而且此人经常以诸葛亮自比。

不过这两人都有一大特点,那就是自以为才高八斗,所以难免就看不起对方。当年诸葛亮还在的时候,这两人只能服从于诸葛亮,所有的矛盾都只能潜伏起来。在第5次北伐的时候,诸葛亮已经意识到了,这两个人像个火药桶,但是诸葛亮始终认为,文武不和向来是常态,无需进行过度调和,只需进行平衡就可以了。

但万万没有想到,在五丈原之时,诸葛亮就已经无法再坚持下去了,所以平时一直被压抑的文物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更为悲哀的是,当时很难选出一个接替诸葛亮的人物,也就意味着再也没有人能压住这两人。

记得看贞观之治的时候,其中有一个精彩场景,李渊的太子和齐王已经斗争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李渊就询问裴寂,左手和右手该砍哪一只?

诸葛亮同样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他在临终之前也是冥思苦想。在他回想的时候,脑海里面一定浮现了很多次杨仪的聪明样子,还有他那属于文臣的身份。

同时脑海里面还想到了魏延的臭脾气,平时动不动就指责诸葛亮胆小,经常因为不用他的子午谷奇谋而郁闷。

也许那时候诸葛亮和赵匡胤一样,他知道文成的破坏力再大也远不及武将,如果任由魏延穷兵黩武,蜀汉必定完蛋。但如果让杨仪等人稳重运行,蜀汉或许还能等到下一个民主的登场。

所以诸葛亮最终作出了决策,正如史书所记载: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从这一段记载来看,诸葛亮最终选择和文官集团商讨接班人的问题。反而将包括自己徒弟在内的武官集团排除在外。尤其是后来还接了一句,‘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虽然这句话说得很隐晦,但很明显诸葛亮内心最终做出了抉择,砍掉魏延这只手。

虽然不少学者认为诸葛亮不一定要杀了魏延,但其实留下的这句话已经给魏延埋下了死因。

果不其然,等到诸葛亮去世的时候,魏延和杨仪立刻斗了起来。这两人都在疯狂地抢夺主动权。但是杨仪技高一筹,抢先归来,然后拿出诸葛亮的密令告诉众人魏延谋反。

结果,这位蜀汉后期最厉害的武将,居然以谋反罪被杀。史书还记载了这样一个细节,杨仪带着众人灭了魏延,全家更是踩在他的头颅之上,喊道:庸奴!复能作恶不?

此言此行,怎么看都不像是诸葛亮所期待的文官形象。当然了,由于诸葛亮做出的决策,所以这样的结果也是可以预见的。那么问题来了,此人到底有没有辜负诸葛亮的期望呢?

答案恐怕能把诸葛亮气的从棺材里爬出来,史书记载,此人回国以后整天以功臣自居,然后就是干着各种嘴炮和挑刺的活。

此人的举动不仅使得刘禅对其不爽,甚至还导致全体官员对其排斥。值得一提的是,此人更是非常嚣张地对外宣布,当年魏延造反的时候,自己就应该跟着他一起去魏国。

说实话又杀了一个魏延,居然嚣张到这种地步,连诸葛亮都不敢这么做,此人那所谓的聪明脑子恐怕还真让诸葛亮高估了。所以此人最终被一贬再贬,然后被迫自杀。

所以回顾诸葛亮晚年的操作,诸葛亮作出的选择还真是错了,也许他的初衷是对的,也许他的考虑更加顾全大局,但是,历史却狠狠的打了他一个耳光。因此,个人以为诸葛亮街亭之战不是他最大的失误,恐怕是他晚年做出的弃武就文的决定,才是他最大的错误,这个错误之大,甚至导致了蜀汉集团的提前崩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淮... 1949年1月,淮海战役我军大获全胜,时任总前委邓小平为了庆祝,召集各方将领开了一场宴会,在宴会上,...
原创 清... 文|a龙景生 编辑|a龙景生 引言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存在时间跨越了268年之久,...
原创 清... 皇太极是大清王朝的创始人,他在清朝历史上知名度仅次于康熙和乾隆皇帝。作为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为大清定...
原创 《... 公元1234年,蒙古帝国攻灭宿敌金国,取代金国成为亚洲新的霸主,同时期,蒙古帝国开始了大规模的西征运...
原创 悲... 阅读文章前,劳烦您点击一下“关注”,以便您更好的参与分享和讨论,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蜀汉是中国...
原创 孔... #头条创作挑战赛# 鲁昭公在晋国去世后,鲁国人就拥立了鲁昭公的弟弟姬宋为国君,也就是鲁定公。 鲁昭公...
原创 1... 前言:在1966年,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已经完成,毛主席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保证党的纯洁性,开展了文化...
原创 清... 清朝广州将军职位有多高?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与其他王朝一样,清朝也创立了自己独有的官...
原创 【... 一.藩祖的训示 1836年2月15日(天保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松平容保(まつだいらかたもり)作为美...
原创 罗... 罗马帝国是世界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帝国之一,但是它也经历了许多的危机。罗马帝国中期是指公元3世纪到公元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