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商鞅、范睢算不算卖国求荣?
创始人
2024-11-04 05:08:29
0

原标题:张仪、商鞅、范睢算不算卖国求荣?

秦国之所以能从战国七雄中脱颖而出,重视人才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孝公时期的商鞅、惠文王时期的张仪、昭襄王时期的范睢等贤才都为秦国崛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商鞅、张仪、范睢等人都不是秦国人,但他们却全部选择入仕秦国,甚至帮助秦国对付自己的母国,那么问题来了,这算卖国求荣吗?

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就不能以现代人对国家的认同感去理解当时古人的国家意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亡国”与“亡天下”是不同的。对于古人来说,“国”并不是最高级别的政治单位,在其之上还有“天下”。商鞅、张仪、范睢等人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有着自己的理想抱负,只要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在哪一国都无所谓,毕竟无论是哪国都同属一个“天下”。

在春秋战国时期,像商鞅、张仪、范睢这样非本国人而在本国当高级官员的人被称为“客卿”,顾名思义,就是身居卿位,以客礼相待。这个群体在数百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占据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他们中有贵族也有平民,但共同点就是不受国家地域束缚,能够游走于各国之间,只为寻找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比如楚国贵族出身的伍子胥最终成为吴国大夫,齐国平民出身的孙武也因才能出众被吴王赏识,成为吴国大将。这二人的成功可以说是为后来的客卿们树立了榜样。

三家分晋后历史进入战国时代,周礼崩坏,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战争和吞并成为历史主旋律,对于人才的争夺也更加激烈。最著名的莫过于秦孝公的《求贤令》,向各国士子展示了秦国求贤若渴的诚恳态度,初步打开了秦国吸引人才的局面,也成功招揽到了商鞅这样的大才,开创了秦国变法图强之路。

纵观整个春秋战国的历史,会发现经常有客卿游走于多个国家,先后为多个国家效力,如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公孙衍,前脚刚帮助秦国击败魏国,攻取了河西之地,后脚就返回魏国,发起五国相王,以此联合多国合纵抗秦。但时人并没有觉得此举有何不妥,可见这在当时是非常正常的情况,这也在无形中深化了“天下一家”的概念。

因此不能将商鞅、张仪、范睢等人简单地归为“卖国求荣”,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政治环境以及他们的具体贡献来看,他们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人物,联手推动了秦国一步步走向强盛,最终实现统一天下的历史使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清代皇室珍贵茶具(参加东方艺术... 这套珍贵的清代万寿无疆黄彩釉茶具,源自蔡老先生先祖在朝为官时受赏的御赐之物,原本为皇帝所用之物。作为...
原创 唐... 【上官婉儿墓地】上官婉儿,唐代著名女官、诗人、皇妃。她是上官仪孙女,上官仪获罪被杀,家族受到株连,上...
原创 唐... 《全唐诗》共有四万八千多首诗作,而被选入《唐诗三百首》中的只有311首。为什么非得是311首,不是其...
原创 秦... 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群雄割据的场面。虽然那时候武器并不先进,文化也并不统一,但是却是十分出名的时代...
原创 苏... 苏联远东地区分裂,就意味着俄罗斯的分裂。 要知道苏联是由15个加盟共和国的形式存在的,俄罗斯苏维埃作...
原创 听... 在中国古代王朝的政治体系中除了皇帝这一职业外,还设置了很多重要的官职,比如丞相、太尉等等。像很多重要...
短剧《东厂西厂》全集:权力漩涡... 在明朝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宫廷之中,东厂与西厂两大势力并立,为了争夺至高无上的权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
原创 搞... 搞错啦!日本人常说的八嘎呀路,翻译成中文原来是这两个词 真是万万没想到,日本人常说了“八嘎呀路”,翻...
原创 他... 前言 在古城西安的日子,和友人结伴去参观了秦二世陵,无意间看到赵高的画像,笔触间透出的“阴险”让人不...
原创 游... 兵马俑惊魂:千年奇迹中的“活人”风波 神秘异动,引发千年古墓悬案? 如果你站在兵马俑坑前,正目不转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