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博物馆藏陶瓷文物巡礼下篇
创始人
2024-11-04 04:33:32
0

原标题:扬州博物馆藏陶瓷文物巡礼下篇

扬州博物馆藏

陶瓷文物巡礼下篇

地处江淮平原东部的扬州,是中国古代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和东西物流集散的都市。扬州城市故事,如澎湃的广陵潮,高潮迭起,连绵不绝,既经历了“歌吹沸天”的繁盛,也饱受过“废池乔木”的悲怆。

春秋时代吴王筑邗城,开创了扬州的城市历史;汉代以广陵城为中心,发展出繁荣的区域文化;隋唐时代南北运河的开通,使这里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国际都市;宋元之际,扬州虽然遭受了战争和环境变迁的影响,城市生活依然保持着良好的活力;明清时期,随着漕运通畅和盐务兴盛,这里再度出现了令人眩目的繁华。融南北文化于一体的扬州,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品格和生存方式,并以巨大的文化辐射力影响着古代中国的广大地区,被人们称为“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地方”。

展厅分为五个部分:“争霸中原”筑邗城、“煮海筑钱”镇广陵、“扬一益二”繁华地、“烽火扬州”冠淮左、“富甲天下”话扬州。通过邗城、广陵城,吴王都城,唐城、宋城和明清新城的变迁发展,反映出扬州城市历史富有特征的节律,勾勒出扬州历史发展的主线,同时也成为中国历史大势变化的缩影。

青釉绿彩“心”字水盂

高4.3、口径4.1、底径3.7厘米

1996年扬州市开发区工地出土。其造型精致小巧,敛口光沿,溜肩鼓腹,饼形足。器表满施青釉,釉面开冰裂纹,沿口外侧有绿彩间隔书写三个“心”字,用笔率意,布局合理,“三心”紧贴口沿自然天成,趣味横生。此件水盂具有典型的长沙窑工艺特征,在目前所见长沙窑小水盂中应为“妙品”。

绿釉执壶

南唐

通高22、口径2.8、上腹径6、下腹径12.2、底径7.2厘米

2001年扬州市郊西湖镇蚕桑砖瓦厂南唐升元六年(942)吕德柔墓中出土。敛口,葫芦形腹,平底内凹,管状长流略外弧,扁形执把,执把为五股条形拼合。壶盖顶钮为蛇形盘缠状。绿釉、灰白胎,胎质细腻致密。釉面比较均匀,有细裂纹开片。从该壶的特征、胎质和釉色来看,为定窑制品。

青白釉香薰

通高16.5、腹径15.3、底径10.5厘米

该器为传世之物。薰为上下对合的球形,薰盖布满“火焰状”镂孔,以子母口与薰体结合,薰体中腹有一道凹状弦纹。底坐束胫,高圈足、平底。胎质坚密白细,器内无釉,器外满施青白色釉,釉色莹润如玉。器型美观墩实,为实用器。

青白釉瓜楞盒

北宋

通高5、口径7.4厘米

1978年泰县洪林公社尤南大队出土。盒作上下对合的12南瓜楞,盖顶有瓜藤装饰,平底。满施青白釉,胎体坚密细腻,釉色莹润如玉,造型优美逼真,是景德镇典型器。

元 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高43.5、口径5.5、底径14厘米

1984年从扬州市文物商店收购。梅瓶口小,颈短,肩丰。肩以下逐渐收敛,至近底部微微外撇。浅底内凹。通体施霁蓝釉,云龙、宝珠施青白釉,两种釉色对比鲜明。在国内外收藏的三件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中,此瓶器型最大。

元代 青白釉镂空折枝花高足杯

高12.7、口径11.7、底径5厘米

1984年扬州市老虎山西路出土。杯口外撇,深腹,喇叭形高圈足,挖足较深,杯身与圈足分制粘接。杯身为双层结构,内口沿印回纹图案,外壁腹部镂雕牡丹、梅花,菊花等折枝花卉图案。镂雕部位外侧堆贴由联珠纹组成的莲瓣纹饰。圈足中部有一道横弦纹,其下至底饰一周竖弦纹。

白釉褐彩双凤纹罐

高40、口径24厘米

1971年扬州市漕河岸出土。罐直口,溜肩,球形腹,腹下部渐收,玉璧形砂底。器内满施酱釉,器外在白釉上绘褐花。肩部绘凤纹和花叶纹带,腹部两面如意形开光内绘一展翅飞翔的凤,周围填卷云纹,开光之间饰菊花纹。彩绘用双勾平涂和实笔点划结合的笔法,以深褐色勾线,以浅褐色渲染。罐体硕大,胎质厚重,图案线条流畅,风格豪放,是元代磁州窑代表作。

青釉双鱼盘

高4.9、口径22.2厘米

盘为传世品。盘宽折沿,浅弧腹,平底,盘内底贴首尾相对的模印双鱼。胎青灰细腻,满施青绿色釉,厚润晶莹,有细开片,游鱼刻划精美自然,为元代龙泉窑特色产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诸... 一提到诸葛亮,我们就会想到一位智者,手拿羽毛扇,头戴青丝巾,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他的从容、...
原创 5... 1955年,新中国的首次大授衔前,朱老总拿到了一份评选小组拟定好的名单。 拿到评选名单后,朱老总对里...
原创 盘... 嫡长子继承制是西周以来即确定的王朝承统制,士大夫拥护,皇帝支持,背后又有皇后母族鼎立相助,理论上是最...
原创 蒋... 在国民党败退台湾时,毛人凤接到了蒋介石下达的一个暗杀命令。 毛人凤看到名单后思虑良久,最终他只杀了其...
欧阳修、司马光批他无耻,王安石... 欧阳修、司马光等后世史家批评他不知廉耻,而王安石、苏轼等人则有不同看法,认为他在乱世中保护了百姓和文...
原创 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经过一番征战,天下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战争成了这一时期经久不衰的话题...
原创 《... 一、《贺新郎·读史》的写作背景 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对古今中外的哲学、历史、地理、文学等,尤其是中国...
原创 苏... 由于之前唐朝藩镇割据导致国家最后分崩离析的经验,赵匡胤所建立的宋朝一直采用的就是重文抑武的方针。在这...
原创 贵... 文/盛弘 有那么一个人,敢在那样的时代下,提出自己截然不同的见解,有那么一个人,在众望所归下,转身走...
原创 慈... 慈禧一生机关算尽,无论是当初同治去世以后,选出傀儡皇帝光绪还是垂帘听政,一步步地成为清朝最大的掌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