觚为何能纵贯新石器时代到明清?| 酒器大观㊶
创始人
2024-11-04 01:09:43
0

原标题:觚为何能纵贯新石器时代到明清?| 酒器大观㊶

执笔 | 扬 灵

编辑 | 古利特

孔子在《论语·雍也》中写到:“觚不觚,觚哉,觚哉!”这句话大概的意思是觚与古制的样式已经发生变化,让孔子感到所处的时代礼坏乐崩,“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他以此来表达心中的不满。

这里的觚指的是古代酒杯,容量为古制的二升或者是三升,不是特别的大,目的就是为了劝诫人们戒酒、不要贪杯。

在新石器时代,陶觚就已经出现,发展到商代被青铜觚取代,并逐渐演变为礼器,是商周时期最重要的礼器之一,说文解字中有记载:“觚,古乎切,乡饮酒之爵也。一曰觞受三升者谓之觚。从角瓜声。”

青铜觚的造型独特,一般呈细长的喇叭形,口沿外撇,上细下粗,中部有圆形凸起,纹饰也相当精美,常见的有饕餮纹、雷纹、云纹等,可以看出古代匠人的技艺和创造力。

西周中期以后,随着青铜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青铜觚的使用也逐渐减少,最终被淘汰。

这件兽面纹觚觚体圆,喇叭形状,侈口,束腰,圈足。腰饰兽面纹,无地纹,上饰弦纹二道,下饰弦纹三道,形体较小,纹饰简单,颈部较短,口沿向外伸张不大,是商代前期青铜觚的特点。

到了宋代,好古之风兴起,觚形器皿开始重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由于制瓷技术的进步,以青铜觚为样本烧制瓷觚出现,因形制优雅,适合用来做花器,又称之为“花觚”。

经过不断发展,元代在青瓷、白瓷的基础上,还出现了青花、彩瓷的瓷觚,同时这个时期的瓷觚不再是单纯模仿青铜觚,而是将其作为一种新型的瓷器品类来烧造。

明清两朝瓷觚的发展更是达到巅峰,特别是清代,除了青花、粉彩等常见釉色外,还出现了专为仿古而烧制的古铜彩,色彩及纹饰均仿青铜觚来制作。

天蓝釉花觚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是清代康熙年间的藏品,通体施天蓝釉,腰部饰凸乳钉,上下各饰三道凸起的弦纹,外底施白釉,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款,整体给人一种雅致之感。

在瓷觚之外,明代还出现玉觚,大多以青白玉为主,多数造型近似于方柱形,口、足外撇,中部呈方形。清代的玉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由于收复新疆,大批和田玉流入内地,清代玉觚一般用料较好,同时装饰有福寿纹、蟠螭纹、兽面纹等寓意吉祥的图案。

玉八出戟方觚制作于明代,觚的四角饰有镂雕的卷草形装饰,这类装饰称为“出戟”,四面及四角出戟者称为“八出戟”,明代的觚多作为室内陈设。

从诞生之初作为酒器、礼器,发展到后来成为插花器和陈设器,觚这一形制的传承,是中国酒文化中的重要一笔,也是中华文明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 The End --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剪辑师必看入门书籍:从零开始轻... 嘿,朋友们!如果你刚接触剪辑,或者想转行做剪辑师,肯定在头疼该从哪里开始吧?别担心,我今天就来聊聊那...
剪辑入门书籍推荐:小白必读的入... 嗨,大家好!如果你对视频剪辑感兴趣,但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别担心,今天我就来聊聊剪辑入门书籍推荐。作为...
原创 放... 引言:一粒石子引发的蝴蝶效应 1259年7月,重庆合川钓鱼城外的石子山上,一位蒙古统帅正用鹰隼般的目...
原创 酒... 《封神演义》说商纣王荒淫无道,挖了一个虿盆,里边放上毒蛇和蝎子,把宫女推下去,让蝎子毒蛇把她们咬死。...
微短剧《龙门茶馆》开播 展现四... 川观新闻记者陈云鸽 8月31日,以“茶馆”为叙事核心、聚焦大后方平民抗战的微短剧《龙门茶馆》在红果平...
蚌埠市举行第四届社会各界祭祀大... 人民网蚌埠4月26日电 (记者周坤、陶涛)4月25日上午,蚌埠市第四届社会各界祭祀大禹典礼在安徽省蚌...
原创 于... 景泰八年正月十六日晚,石亨、徐有贞等人来到南宫,接出仍被明代宗幽禁的朱祁镇。之后众人带着朱祁镇来到东...
原创 大... 大唐庞氏濮国公第三代,大概处于李治和武周,以及唐中宗和唐睿宗时期,这个时间段政治斗争复杂,根据有限的...
为何三国时期混战不断,外族却不... 在中国古代时候,大家习惯把住在中原的汉人看作是真正的华夏人,管中原以外像匈奴这样的游牧民族叫外族人。...
原创 看...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打得最辛苦、伤亡最惨重的一次战争,我国人民付出了无数生命最终将侵略者给赶了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