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一部具有“尊刘贬曹”倾向的小说,曹操也一直被塑造成了奸人形象,就连曹操手下的司马懿在人们眼中一直也是一个唯唯诺诺的小人。最近热播的《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似乎是一部帮司马懿平凡的电视剧,让大家重新认识了一个鲜活的司马懿。
司马懿一生成就非凡,这是无可否认的,在司马懿通往权力鼎峰的道路上,有3个人可以说是司马懿一生的死敌。
曹叡
曹叡这个皇帝其实一点也不懦弱,一点也不简单,他聪明绝顶,但是私人的欲望又非常强,虽然不是一个仁慈的皇帝,但是却非常善于使用权术。
他对司马懿的压制也是有目共睹的,曹叡并不把司马懿当成真正的心腹,对司马懿时而亲切,时而疏远,他对这位世家代表且用且防。用他的军事本领,但不让他进入权力核心。只是后来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迫于曹真去世后的军事压力,曹叡才不得已重用司马懿,派他坐镇长安。
即使在临终之时,曹叡也不想让司马懿作为辅政大臣,任命的首辅是燕王曹宇,武将是夏侯献、曹爽、曹肇、秦朗等,可以说全部是宗室之人。只是曹叡需要安抚司马懿与世族,更需要仰仗司马家来抵御吴蜀的军事联盟,最后妥协了。可以说曹叡用生命在压制司马懿,直到临终才妥协。而曹叡去世后,压制司马懿的大山终于没有了。
诸葛亮
既生瑜,何生亮。其实司马懿才是诸葛亮一生最大的死敌,二人互为对手,又彼此惺惺相惜,两个人的对决是三国乱世最顶级的。诸葛亮六出祁山,与司马懿在战场上斗得不亦乐乎。不过历史上二人真正的对决是3次,次次精彩绝伦。
第一次,公元231年二月,诸葛亮第四次率军攻魏,两人的第一次巅峰对决,司马懿战略目标十分明确,就是利用蜀军远道而来、粮草不济的弱点,将其逼退。不过司马懿虽达到了战略目的,但在战术上却没有占到半点便宜。而诸葛亮虽然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还是没有解决后勤补给这老大难问题,还是没有达到战略目标,被迫退军。
第二次,魏、蜀两军在五丈原相持了一百多天,尽管诸葛亮想尽办法刺激司马懿出战,但司马懿终不为所动。诸葛亮终于积劳成疾,一病不起,殁于军中。
第三次,诸葛亮死后,蜀军秘不发丧,整军后退。司马懿派兵追击,蜀将杨仪返旗鸣鼓,做出回击的样子,司马懿以“穷寇莫追”为名撤退,从而留下了“死诸葛走生仲达”的笑谈。
曹爽
曹叡驾崩之前,令曹爽和司马懿辅佐曹芳继位,不久曹爽就开始排挤司马懿,任命司马懿为没有任何实权的太傅,开始垄断朝廷的大权。架空司马懿之后,曹爽开始任人唯亲,专权擅政,恣意妄为,甚至派人暗中观察司马懿。聪明的司马懿装病,装出马上要死的样子,让曹爽放松了警惕。
公元249年,趁曹爽兄弟和他的亲信们一同前往拜谒高平陵的明帝之墓时,司马懿发动了兵变。曹爽真是只纸老虎,连与司马懿一战的勇气都没有,试图通过投降来换得一官半职养老,结果被司马懿灭了三族。从此,曹氏江山旁落司马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