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的“恐怖组织”:锦衣卫和东厂见面绕路,官员见了下跪
创始人
2025-06-04 23:03:20
0

明朝是厂卫机构特别发达的一个时代,分别建立了锦衣卫、东厂、西厂,最后是内行厂。这四个厂卫一个比一个能作威作福。因为内行厂最后在明武宗时期建立,只属于明武宗,所以它的权力最大。

而它的负责人则是从小陪伴明武宗长大的太监刘瑾。内行厂十分擅长屈打成招、严刑逼供,是明朝时期有名的恐怖组织。当时锦衣卫和东厂都要居于其后。又因为内行厂主要负责暗中监视文武百官,所以很多官员见了内行厂都十分畏惧。

一、锦衣卫和东西厂

皇帝在中国古代是个十分特殊的职业,一方面他们掌握着天下大权。但是另一方面,又有很多手底下的乱臣贼子想要抢夺他们的权力。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皇帝这种职业也算是一种高危职业。

中国古代有很多皇帝都不得善终,而且也有很多皇帝是白手起家,自己一步一步把天下打下来,所以他们很多人养成了多疑的性格。就比如说明朝的明太祖朱元璋。这样一来,皇帝就需要通过一些特殊的手段来加强自己的统治。

朱元璋所采用的方式就是建立厂卫制度。人们在看一些以中国封建时代为背景的影视剧的时候就会发现,那个时候朝廷当中有一些特殊的机构,比如说东厂、锦衣卫,厂卫制度的开端就是在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为了能够更好的监管百官、巩固自己的统治,就设立了锦衣卫。

锦衣卫直属皇帝,专门替朱元璋办事,负责监督还有暗中调查文武百官。但是由于锦衣卫直接归属于朱元璋,不受其他机构的监管。所以也就导致锦衣卫势力越来越大。

朱元璋是一个十分厉害的皇帝,一方面由于他自己能力强。所以在他手中,锦衣卫并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而在另一方面,他也会担心如果锦衣卫到了自己的后代手中会失去控制,所以就把它取消了。

后来就到了明成祖朱棣上位,一开始有很多大臣都在背后议论朱棣,说他的皇位来路不正。在这样的情况下,朱棣就不太安心。觉得有必要好好的查一下这些大臣,看看有谁是在跟自己唱反调。

于是朱棣就重新恢复了锦衣卫制度。由于前朝覆灭有很大程度是因为宦官弄权,所以当时朱元璋在位的时候特地制定了一条法令。说的就是,宦官不可以干预政事。朱棣一方面是为了自己方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制衡锦衣卫,就建立了东厂。东厂当中的在编人员都是太监。

所以在明成祖时期,明朝的厂卫制度已经奠定了基本的格局,也就是东厂和锦衣卫。这两个机构都只属于皇帝,不受其他官员的指派或者是监督。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两个机构势力就越发壮大。无独有偶,朱棣也是一个十分有才能的皇帝。所以在他的严格的监控,隔三差五的敲打之下,锦衣卫和东厂这两个机构也没有做出特别过火的事情。

二、内行厂的发展

转折出现在明宪宗的时候,因为明朝的皇帝他们的能力基本上呈现了一代不如一代的情况。所以到了明宪宗这个时候,他对政事还有国家的把控能力,明显不如明太祖还有明成祖。但是他想控制文武百官的心思却一点不比自己的先辈少。

于是明宪宗又增设一个厂卫机构,那就是西厂。锦衣卫是初代的厂卫机构,后来在明成祖时期增设了东厂。东厂的权力要比锦衣卫大。西厂的首领也是太监,他们的权力比东厂更大。从朝野到民间,他们的爪牙遍及全国。而且西厂行事手段比东厂更加狠戾。

明宪宗时期,皇帝就有驾驭不住这几个厂卫机构的趋势。出现了很多厂卫人员屈打成招,冤死一些忠良之士的情况。而这还没有到最糟糕的时候,后来到了明武宗上位期间,厂卫制度才一发不可收拾。

那时候,有个太监叫刘谨。刘谨在明武宗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负责照顾他,所以刘瑾很受明武宗的信任。后来在东厂、西厂、锦衣卫三家厂卫机构争夺权力的过程当中,刘瑾站了出来。刘谨觉得自己也不能落下一乘,于是他就向明武宗提出了自己想要设立内行厂的想法。

当时刘瑾当然是把内行厂这个组织在明武宗面前吹得天花乱坠,说只要有了内行厂就可以帮助明武宗管住东厂、西厂还有锦衣卫,巩固明武宗的统治等等。明武宗不是一个很睿智的君主,再加上他小的时候就由刘瑾照顾长大和他格外的亲厚。

所以明武宗就相信了刘瑾,建立了内行厂,当然内行厂是由刘瑾全权负责,这样刘瑾的权力就很大,很多官员见了他都下跪。这之后,内行厂就成了整个厂卫制度当中权力最大的一个。在这之后,明朝就构建起了一个只属于皇帝的完整的特务机构。

三、内行厂的下场

从这之后,明朝的文武百官和老百姓都处在惶惶不可终日的一种状态。因为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受到特务的暗中监视。久而久之,明朝的政治也开始动荡。而从另一方面,这四个厂卫机构互相之间存在很大的竞争。

他们为了能在皇帝面前邀功,无所不用其极。他们查不到贪官污吏,就自己造。他们严刑逼供、屈打成招,硬生生把正义之士逼成贪官污吏,再到皇帝面前去邀功。

所以到了后期,明朝政治一片混乱,最后引的所有大臣联合在一起向明武宗进言。明武宗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尽快平息这件事情,选择把刘瑾推出来。他把所有的过错都推到了刘瑾身上,最后处死了刘谨。刘谨死后,内行厂也随之解散。

四、总结

中国有句老话叫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话说的可能就是刘瑾以及由他一手缔造的内行厂。内行厂最初创立的目的,就是作为刘瑾争夺权力的手段。

而在内行厂的发展过程当中,也制造了很多冤案,最终导致国本动荡。而最后刘瑾被判死刑,明武宗也对刘谨用了最残酷的一种刑罚,那就是凌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女子将婴儿放在超市绿豆售卖框里... 7月13日,江苏扬州,一生活超市中,有一名女子将穿着纸尿裤的孩子放在售卖的绿豆框里玩耍引发关注,视频...
东亚杯 | 国足战中国香港首发... 新闻荐读 今天15点整,中国男足在东亚杯最后一轮对阵中国香港。 北京时间7月15日,2025年东亚足...
开场21秒!中国队中场丢球,中... 直播吧07月15日讯 东亚杯第三轮中国队vs中国香港队,开球阶段,中国队中场丢球,中国香港队完成本场...
浙江旭达电子取得用于制备陶瓷介... 金融界2025年7月1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浙江旭达电子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电极浆...
萃华珠宝:拟将全资子公司部分业... 金融界7月15日消息,萃华珠宝为优化管理和业务架构,提高经营效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拟以 2024 ...
原创 原...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掉了自己的兄弟建成元吉,在这之前,他已经提前控制了唐宫内部,李渊已经没办法使用...
原创 原... 引言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 龚自珍以一...
原创 连... 大家印象中的包拯是一个铁面无私的存在,尤其是他斩头的武器,让多少皇族望而生畏,包拯不畏强权,他的龙头...
原创 原... 自古以来,君王将相都极为重视陵墓的修建,将其视为在位时的头等大事。这不仅关系到个人荣耀,更涉及王朝国...
原创 “... 众所周知,俗语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得出的言论。因为出自百姓之口,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