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并立,在罗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之中,主要是尊刘贬曹。在书中不停的抬高刘备的蜀国,而贬低曹操的魏国。蜀国在经历了巅峰之后,很快就陷入低谷,很多人都会说蜀国陷入低谷,是因为关羽的原因。
关羽因为大意而丢掉了荆州,后来导致张飞一心想为关羽报仇而死亡,刘备为了关羽和张飞报仇,而被陆逊火烧连营,最终导致了蜀国的实力大幅度下降。实际上,蜀国的败亡并不是在于关羽丢掉荆州,反而可以说蜀汉的巅峰,就是在关羽的水淹七军之后才威震华夏。
这一个时间内刘备的势力几乎达到了顶峰,已经有了和曹操分权抗衡的能力,但他采取的策略仍然是联合东吴一起抵抗曹操。但很快,蜀国的实力就大幅度下降,这种大起大落的是不正常的。
在当时曹操的势力最大,刘备次之、孙权最后,其中主要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关羽丢了荆州,其实当时蜀国的内部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只有内部发生问题,再加上外部的导火线,这才导致了蜀国的实力大幅度下降。
对于这种实力的大起大落,在三国演义中是有明显的暗示的,暗示的这个人物就是被称为凤雏的庞统。水镜先生曾经说过,卧龙和凤雏得一者便可得天下,而刘备两个都有但他并没有取得成功,这就是因为庞统和诸葛亮之间的矛盾。
卧龙凤雏的名号就表明了他们二人的军事实力,是在同一水平上,但庞统的相貌可以说是三国之中最丑的人。在刘备之前,庞统曾经在东吴也待过,孙权觉得庞统这个人长的丑,并且性格非常古怪,所以就很不喜欢这个人,所以并没有委以重任。
后来庞统前去投靠刘备,刘备见庞统相貌丑陋,心中也很不高兴,但是他没有赶走庞统,因为很需要能够管理的人才,所以给了庞统一定的职位。
要说到三国之中,要说谁最喜欢庞统,那非得是曹操莫属了。听说庞统来了,就立马出来迎接,可以说是三方势力中最尊敬庞统的。在庞统投靠刘备之前,诸葛亮就曾经给过庞统一封介绍信,但是他并没有拿出来。
我们都知道刘备三顾茅庐去拜访诸葛亮,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拜访,并且礼贤下士,这才将诸葛亮带出山,对于和诸葛亮齐名的庞统,并没有给予这么高的待遇。
这就不由得让庞统和刘备之间心生间隙,这让庞统和诸葛亮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正因为这样葛亮和庞统便开始内斗,庞统为了证明自己不比诸葛亮差,所以就想在刘备面前表现自己。
在刘备要攻打西川的时候,诸葛亮曾给过刘备一封信上面写着此行凶多吉少。刘备将这封信给庞统看,是更加重了庞统和诸葛亮之间的矛盾。
庞统认为,诸葛亮是害怕自己帮助刘备攻打了西川,从而地位高过诸葛亮,所以诸葛亮估计写一封信来迷惑他的,但刘备依然相信了诸葛亮的话,把自己的的卢马交给庞统。
导致西川的士兵以为马上的人是刘备,所以庞统在落凤坡被众人围攻,最后死亡。在庞统死前告诉刘备,这是诸葛亮骗你的,此行攻打西川是势在必行的。在落凤坡庞统虽然死了,但是他的话也让刘备和诸葛亮之间产生了间隙。
这就是刘备身为统治者的猜忌之心。关羽之死也和诸葛亮脱不了关系的,诸葛亮是可以救下关羽的,但是他并没有选择这样做。因为关羽他有着极强的作战能力,不管是在水中作战还是在陆地上作战,以及单挑和领兵等能力都十分强大。
在整个三国的人物之中有了这样能力的,也仅仅只有关羽一个人而已,在他威震华夏之后,诸葛亮就觉得关羽的势力已经太大了。所以想让诸葛亮救关羽,那根本是不可能的,蜀国的衰落也就从这里开始了。到刘备死后,蜀国的大权几乎是诸葛亮一个人掌握着。
总结:刘备在死前告诉诸葛亮,要是刘禅没有能力来统治国家,你就可以取而代之。也正是因为这一句话,诸葛亮才没有让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上,而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辅佐刘禅。
也正是因为这一句话,诸葛亮不能违背自己的思想,进而一心一意辅佐刘禅,但此时的蜀汉已经根基不稳了,经过了丢失荆州这件事的打击后,便迅速的衰落下去,这也是在所难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