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史上最“憋屈”的国宝:7000斤玉石精雕,却被道士腌了300年咸菜
创始人
2025-06-04 21:02:28
0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在岁月的历史长河中,一些奇珍异宝流落民间,不知所踪,开启了流浪生涯。幸运的会被发现并珍藏,不幸的则在忍受种种“憋屈”,静静等待被发现的那一天。正如史上最“憋屈”的国宝:由7000斤玉石精雕而成,却被道士当成腌菜缸腌了300年的咸菜。

在北京北海团城承光殿前的玉瓮亭中,陈列着一件硕大的玉雕,而它就是举世闻名的“渎山大玉海”,又称“玉瓮”。它重达7000斤,玉料取自新疆,是一件巨型的贮酒器、是元世祖忽必烈在1265年令皇家玉工制成,意在反映元初版图之辽阔,国力之强盛。

整个玉器的制作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琢玉工艺上"量材取料"和"因材施艺"的传统技巧,是由一整块黑质白章的椭圆形大玉石精雕而成,玉质斑驳变幻,玉瓮内部掏空,空膛深55厘米,体外周身饰波涛汹涌的大海图案,下部以浮雕加阴线勾刻的手法表现旋卷的波浪,上部以阴刻曲线勾画漩涡作底纹,龙等各种生物神采俱佳,雕刻技术堪称一绝,实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国宝。

然而就是这一不可多得国宝,却在长达300多年的时间中被道士当成了咸菜缸。元代时期,它本来在北海琼岛顶上的广寒殿,但是因为战乱频发,便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等到了清代的时候遗落在西华门外真武庙中,为道士作菜瓮用,原来它被这座寺庙中道士已经当成腌菜缸,腌了长达300多年,不愧为最憋屈的国宝。

后来清朝的乾隆皇帝得知之后,用重金将其收回,在团城承光殿前专建玉瓮亭珍藏,已亲制御诗三首,由玉工精工镌刻于膛内,并先后四次对玉瓮进行修饰。幸运的是,之后在北京法源寺内还发现了它的原配底座,而渎山大玉海也在历经沧桑之后,终于完整的呈现在世人面前,的确是一椿盛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海千鉴汇珍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千鉴汇珍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邓海军,注册资本700万人民币,...
原创 张... 张辽和张郃都是曹魏五子良将,也都是降将出身,张辽之前从吕布,在吕布败亡后,张辽率众降曹操,任中郎将,...
原创 总... 在有据可查的历史中,开国总理当着各国记者的面发火,并且愤怒地陈述观点,有且仅有一次:在抗美援朝战争前...
药师佛、阿弥陀佛与真武大帝铜造... 药师佛、阿弥陀佛与真武大帝铜造像 大同市博物馆巡礼之四 钧魂分享 钧魂:青铜专业委员会会员 爱好古陶...
原创 宋... 转眼间,冬天就到来了,全国各地想必都开始开始降温了, 尤其是北方一些城市,甚至已经开始供暖了。 对于...
原创 南... 南宋的“归正人制度”及宋金二次议和的“南人归南北人归北”造成了南北百年隔阂,也是明朝建立前南北不相融...
原创 唐... 元载,字公辅,生于今陕西凤翔县,是中国唐朝中期一位极具争议的政治人物。他的生涯堪称一部从底层奋斗至权...
原创 助... 2010年12月13日,是南京沦陷73周年的日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收到了一批抗日战争...
原创 德... 徐奋鹏在《古今治统》(可与《资治通鉴》相毗美的史学巨著)记载:“子龙不特浑身是胆。殆浑身是智。为三分...
弼马温是个技术岗位,齐天大圣原... “末等。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