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学校只教孔融让梨,而从不教你,真实存在的他是一个伪君子?
创始人
2024-11-03 09:36:27
0

原标题:为何学校只教孔融让梨,而从不教你,真实存在的他是一个伪君子?

前言

孔融,作为儒家经典中的典型人物,常被描绘成一个谦让有礼、仁义之士的楷模。然而,真实的历史与传统教科书中塑造的形象有时相去甚远。

我们不禁要问:为何学校只教我们孔融让梨的美德,却很少提及他作为一个真实存在的人,是否也有其缺点和阴暗面?难道他真的就是那个完美无缺的伪君子吗?

让我们深入剖析孔融身上的光明与阴影,以及他所代表的儒家价值观在现实中的复杂体现。

一、荀彧推荐三杰

当年,曹操带着汉献帝迁都许昌后,发现自己手下缺乏军事人才。作为一个雄心勃勃的统帅,他自然不会满足于现有的力量。于是,他不断催促老朋友荀彧为他物色几个军事专家。作为颍川名士,荀彧自然不会让曹操失望。

首先,他推荐了自己的堂侄荀攸。荀攸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大智若愚,但实际上心思缜密,曾与何颙一同策划过刺杀董卓。虽然最终失败,但荀攸却能沉着应对,并未像何颙那样一怒之下自杀。这种"外愚内智,外怯内勇"的特质,正是曹操所看重的。

荀攸年纪虽然比荀彧还大六岁,但比曹操小两岁,正好四十岁。他曾经应何进的征召担任过黄门侍郎,后来又与何颙一起策划刺杀董卓。虽然最终失败,但荀攸却能从容应对,丝毫不见慌乱。这种表面平庸,实则心思缜密的特质,让曹操对他刮目相看。

曹操后来评价荀攸说:"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这个表面没有什么存在感的人物,却在幕后主宰一切。果然,没多久董卓就被王允和吕布杀掉,荀攸也光荣出狱了。

王允当政后,自然要对这个"老革命"多加拉拢。但荀攸一眼就看出王允这厮成不了大事,于是果断弃官回乡,顺利躲过了长安之难。后来,朝廷又起用他,让他去做任城相、蜀郡太守,但荀攸都以路途遥远而未去,一直躲在荆州避难。

直到曹操信来,他才欣然来到许都,曹操大喜过望,忍不住对身边谋士说道:"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于是征其为汝南太守,入为尚书,出为谋主,倚重之至。

其次,荀彧推荐了鼎鼎大名的郭嘉。这位二十七岁的年轻人不仅"才识超群,足智多谋",而且具有洞察人心世情的慧眼。当年,他虽一度想要投靠袁绍,但很快就看穿了袁绍"多端寡要,好谋无决"的本质,遂毅然离去。

郭嘉的才能和远见,让曹操赞叹不已。他直呼:"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郭嘉也欢喜高呼:"真吾主也。"两人一见如故,仿佛确认过眼神,遇到了对的人。

不过,郭嘉这个人虽然厉害,却有个坏毛病,就是不拘礼法,非常的随性放纵。朝廷里主管人事工作的陈群曾多次警告过他,但郭嘉依然故我,完全没有整改的意思。

执法严厉的曹操倒是对此视而不见,反而更加重用他。对于天才,曹操有着最大限度的宽纵,违反原则又何妨,拘其灵性才罪孽。

最后,荀彧举荐了老同事钟繇。钟繇不仅"世善刑律",是个治国之才,更是一代书法大家,与王羲之齐名。他的字集篆隶、行书、八分于一体,雄健落拓,独成一家风格,有学者认为他开创了秦汉以来所未有的楷书,对汉字的定型有很大的贡献。

曹操自然将这样的人才安排在了尚书台的要职上,成为荀彧的副手。再加上尚书荀悦,看来,东汉朝廷最重要的宰相机构尚书台已经被颍川士人给承包了。曹操文颍川、武谯沛的政治格局已坚不可摧。

荀彧不遗余力地为曹操推荐了一系列颍川人才,如陈群、杜袭、赵俨等。这让人不禁再次感叹颍川之多才。颍川一带原是夏朝之都,而夏人"政尚忠朴"的风气流传,导致颍川人向来忠诚敦厚,"犹有先王之遗风"。

此外,颍川靠近东周与东汉的都城洛阳,拥有深厚的人文传统,所以文化昌盛,其人才不仅辈出,而且大多德才兼备。

二、孔融的落魄

除了上述三人,曹操手下还收留了一个名士军阀——孔融。作为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孔融不仅是文豪儒宗,更是一位声名赫赫的军阀。他历任虎贲中郎将、北海相、青州刺史,可谓是集文豪、儒宗、名士、军阀为一身的复杂人物。

孔融号称自己极孝,其父丧时曾"哀悴过毁,扶而后起,州里归其孝"。但据记载,他任北海相时,在路上看见一个人在坟墓边哭泣自己的亡父,脸色却一点都不憔悴,于是将此人杀了。

另外,他还曾与祢衡等人发表"父母于子女无恩论",说父亲为满足情欲而生子,母亲则只是孩子的寄身之瓶,一旦分离,则二者了不相关。这种言行种种抵牾,足见此人热爱表演,难见真心。

孔融身世之高,成名之早,口才之好,文章之妙,演技之好,在天下都是顶尖的,可以说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东汉"老艺术家"。加上手底曾还有块很大的地盘,性格又较为自负,像这样的人,本来是不愿屈居曹操之下的。

可惜的是,孔融虽然什么都好,偏偏不会用人理政、平靖灾乱。他曾因为租赋账目不清而一天之内杀掉五个督邮,却仍对"奸民污吏一筹莫展"。黄巾攻来,他"大饮醇酒,躬自上马,御之涞水之上",好一派名士风流,结果却醉驾翻车,一战即溃,只得弃郡逃到徐州陶谦处避难。

后来刘备又帮助他做上青州刺史,屁股没坐热,袁绍又派儿子袁谭也来做青州刺史。孔融打不过袁谭,打到最后只剩下几百人,这位老兄居然安坐屋内,"谈笑自若,隐几读书",再次故作名士风范,全然不顾城外杀声四起,将士正为他浴血奋战。城池很快陷落,孔融的妻子儿女全被俘虏,他自己则又弃州而逃了,真可谓"谈笑间我军灰飞烟灭"。

孔融代表了这样一批汉末士族,他们只通儒术却不谙军政,学问专精而视野狭隘,高谈阔论只务虚名,又不懂转变观念,毫无忧患意识,故在时代剧烈变化之时,无法适应新的残酷斗争环境,遂为历史所淘汰,成政治之弃儿,难以自立。

三、曹操的用人之道

尽管如此,曹操还是收留了孔融,让他担任"将作大匠"和"少府"等要职。不过,孔融内心却对曹操怀有不满,暗地里组织了一帮大臣在朝堂上捣乱。

孔融虽然表面上吹捧曹操,马屁拍的很响,什么"梦想曹公归来"、"曹公辅国无私"、"惟公匡复汉室"、"曹公辅政思贤并立"等等,肉麻酸牙的不行。但暗地里,他却与祢衡、杨彪等人组织了一帮大臣,在朝堂上不断捣乱,往往说得天花乱坠,云里雾里,跑题千万里,搞得曹操很头疼。

作为申、商法家的拥趸,曹操对这些"放诞狂狷、浮华交会的腐蠹蠢儒们"本就没什么好印象。但他也知道,以孔融、祢衡、杨彪为首的这一帮所谓名士很不服自己。毕竟,他们都是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就骂娘的主儿。

不过,曹操并不在意。对于这些不服从的文人,他只要他们别玩过火就行。关键是要看全国有哪些实权军阀对自己不服,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事实上,曹操善于识人用人,对不同类型的人才采取不同的态度。对于天才人物,他能容忍其缺点,因为才能更为重要。比如郭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性格随性放纵,但曹操依然大加赏识。

对于地域人才,曹操也乐于加以利用。正如他重用了一批颍川士人,包括荀彧、荀攸、钟繇等。颍川人才辈出,曹操善于识别和利用,这也是他能够文颍川、武谯沛,最终统一天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至于那些单纯的文人,由于缺乏实际治理能力,难以适应动荡时局,注定会被历史所淘汰。孔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虽然身世之高,成名之早,口才之好,文章之妙,演技之好,在天下都是顶尖的,但治理能力实在是差强人意。最终,他不得不沦为曹操手下,成为政治之弃儿。

但曹操并不在意他们的不服从。作为一个雄心勃勃的统帅,他明白政治斗争才是首要任务。对于那些文人的小动作,他视而不见,只要他们别玩过火就行。因为关键是要看全国有哪些实权军阀对自己不服,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结语

在那个动荡年代,曹操用自己的方式解答了"如何立足"的难题。他善于识人用人,既重视才能,又善于利用地域人才,同时也看清了文人的局限性。正是这种用人之道,让他最终能够统一天下,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相关内容

2025“大美秦岭•小城镇...
来源:环球网4月2日,2025“大美秦岭·小城镇安”木王山杜鹃花季...
2025-04-03 12:02:55
海口源博物馆正式开放 带您...
南海网4月1日消息(记者 陈望 实习生 刘馨阳)近日,位于海口骑楼...
2025-04-01 22:02:18
延庆发布春日打卡攻略,花海...
春天的延庆到底有什么?4月1日,以“长城春醒 花漾满延”为主题的2...
2025-04-01 16:32:41
2025鸡西兴凯湖“观鸟周...
本文转自:人民网-黑龙江频道 人民网哈尔滨3月30日电 2025年...
2025-03-30 21:01:57
绍兴安昌古镇:江南水乡风情...
3月29日,游客乘坐乌篷船游览安昌古镇。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的安昌古...
2025-03-30 15:02:42
春到沙湖迎客来 春到沙湖迎...
来源:新华网春到沙湖迎客来这是3月29日拍摄的沙湖景区(无人机照片...
2025-03-30 11:03:12

热门资讯

汉朝营救苏武时,顺带救回一个无... 原标题:汉朝营救苏武时,顺带救回一个无名小卒,多年后成为匈奴克星 题记 中原和...
丰臣秀吉与明朝大战前,为何不先... 原标题:丰臣秀吉与明朝大战前,为何不先解决德川家康?结果被他反扑 提及万历年间...
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 原标题: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张“不要动”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
赵国和秦国打了数百年,两国王室... 原标题:赵国和秦国打了数百年,两国王室居然是兄弟,秦始皇应该叫赵政! 秦国和赵...
1949年后,国军有哪些部队撤... 原标题:1949年后,国军有哪些部队撤到台湾,在台命运如何 大家都知道,自三大...
武圣关羽,见谁都叫匹夫,唯独这... 原标题:武圣关羽,见谁都叫匹夫,唯独这5人不是!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这个人物的...
马未都4件镇馆之宝:堪称国宝级... 原标题:马未都4件镇馆之宝:堪称国宝级,究竟值多少钱,一般不轻易透露 马未都4...
李自成的山海关之败,看似败在时... 原标题:李自成的山海关之败,看似败在时间的延误,实则败在战略判断失误 公元16...
旷世奇才蔡邕:命运多舛逃12年... 原标题:旷世奇才蔡邕:命运多舛逃12年,听琴辨杀机,因一声叹息丧命 众所周知,...
1958年毛主席问:搞遗传学难... 原标题:1958年毛主席问:搞遗传学难在哪?谈家桢:有人认为这是统战需要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