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室贵族为国为民者有,骄奢淫逸者有,闲云野鹤者有,骄纵任性者有。作为皇室子弟,有人出行为了脸面得装的风度翩翩、气宇轩昂,有人则靠自己的皇室身份净做些苟且之事。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稳坐皇位,但却留下了手足相残的不好形象,为了挽救自己的形象,对下边的弟弟都极尽宠溺,而他对弟弟的纵容却酿成大祸。
李世民弟弟好色成性,只要是他看上的女子,就会以各种方式强行占有他。没想到,有一次居然让女子从他眼皮底下,完好无损地走了出去,并引发了一系列的故事,那么,其中有着怎样的原委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娇纵成性大兴土木
李渊最小的儿子,是在六十四岁时生下来的,比李世民的儿子李治还小一岁。家中最小的孩子,肯定从小就受到优待,人人都重视他。当时,李世民已经登基,这个最小的弟弟已经没有威胁了。
为了维持自己好哥哥的形象,所以十分关心他,李元婴从小被李世民和李渊双重保护着。玄武门之变后,李渊做着太上皇每天喝酒享乐不问朝政,李元婴从小在父亲的感染下,自然是过得悠闲自在。
对于骨肉相残的历史,他压根不了解。大约在10岁的时候,李元婴就被封为滕王,封地滕州,可见李世民对这个弟弟是真的宠爱。李元婴到了封地,完全脱离了皇权的控制,更加暴露本性。
他搜刮民脂民膏、大兴土木,导致滕州民不聊生,为了让自己住得好,李元婴还专门建造了一座滕王阁。消息传到李世民耳中,得知李元婴完全违背自己“贞观之治”的政策,但也只是斥责了一句并没有任何惩罚。
李元婴吃喝享乐还酷爱歌舞表演,为了方便自己随意看歌舞的行为,居然命令晚上不准关城门。他在封地没有任何建树,只沉迷自己享乐,搅得百姓怨声载道。
李世民不做出惩罚也就罢了,逢年过节给李元婴的赏赐居然还是最多的,李治对于父亲的行为不理解,李世民表示:这是我最小的弟弟,还不成熟呢,我给他的赏赐多了,这样他搜刮民财就能少一点。
也是因为如此吧,李治从小就对自己这个皇叔不满,李治登基后,他就寻到一个由头将他贬到了苏州。理由就是,李世民国丧期间,李元婴丝毫不顾及国丧礼仪。
他居然在滕州夜夜笙歌,这是对先皇的大不敬。然而,李元婴到了苏州依旧不安稳,只不过在苏州待的时间太短,还没有来得及发挥就又被贬到南昌了。
李元婴到了南昌后,还是想念曾经建立的滕王阁,于是在赣江左岸重新建立了一个新的滕王阁。多年后,滕王阁的辉煌庄丽,在王勃的《滕王阁序》全部展现了出来。
李治看到皇叔依旧没有收敛,又将他贬到更偏远的滁州,后又贬到四川阆中,而到了阆中的李元婴又建造了第三座滕王阁,奢靡之心显露无疑。
之前,李元婴可以说年纪小不懂事,长大后却丝毫不知节制,我行我素尽享快活。他不仅在大兴土木让百姓苦不堪言,成年后。还十分好色,经常调戏良家妇女。
李元婴的恶作剧
如上述所言,李元婴年纪太小就被派到封地去管制各州府,根本没有治理地方的才能,每天只沉浸在各种娱乐之中。也因为年纪小好、好奇心重,经常和下属及地下官员,玩一些“恶作剧”。
李元婴不关心民情,不体察下级工作,每天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开心。冬天把人埋在雪地中玩捉迷藏,经常用弹弓伤害打猎的农户,只要他觉得好玩的事情就去做,压根不考虑这件事的后果。
正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李元婴这样的主子,身边少不了谄媚的小人,时常给他献上各种好玩的东西和有趣的事务。成年后,李元婴开始对男女之事感兴趣。
这让当地的女子非常害怕,生怕被李元婴玷污,但李元婴根本不顾女子名节,只要是他看中的就掳走。另外,他不仅调戏未出阁的女子,甚至还打起了身边下属妻妾的注意。
对此,李元婴也丝毫不在意这种行为对下属的影响,他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甚至于为了得到下属的妻妾,他可谓是费尽心机,还留下了一段有趣的故事。
邀请下属妻子来府上赴宴
李元婴一般会在府中设宴邀请下属,同时还要求下属带上妻妾,酒足饭饱后就将妻妾带走。做了什么下属心里都很清楚,碍于李元婴的身份也不敢说什么,慢慢的人们都会找借口拒绝赴宴。
李元婴发现这种方法行不通后,就想到了另一种办法:以王妃的名义请家眷赴宴,这样的话,下属再拒绝那就是不把滕王放在眼里。当时,李元婴手下有个叫崔简的下属,妻子明艳动人,让人垂涎欲滴。
有一天,李元婴就以王妃的名义在府中设宴,邀请崔简的妻子郑氏参加。崔简知道后气愤不已,他知道李元婴的为人,妻子这次过去怕是凶多吉少。
可是,如果不去,李元婴肯定不会放过他们,到时候必定会受到滕王的报复。郑氏思考了一会说:不用担心,光天化日之下滕王不会轻易胡作非为,再说到时候谁吃亏还不一定呢。
郑氏来到王府赴宴,和王妃进行了虚伪的嘘寒问暖后,滕王妃就出手了。李元婴将郑氏领到房中,关上门就想行苟且之事,郑氏便开始砸东西喊救命。
李元婴说:别喊了,我是滕王!郑氏说道:滕王怎么会是你这样的登徒子,你一定不是滕王,肯定是个下流小人。郑氏说完,就对着滕王扇了两巴掌,还拿指甲挠花了滕王的脸。
侍卫听见动静都赶了过来,郑氏趁机脱身,李元婴可不好过啊,脸被打得肿成猪头,挠成了花猫,一个多月都没出门见人。不得不说,郑氏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既让自己躲过了这次祸患,又让滕王记住了教训。
假装不认识滕王,也让自己的丈夫免于责罚。不过,滕王的恶行已经让人害怕了,民间一度有这样的传闻:“千万不要在滕王手下做事”,可见其臭名昭著。
总之,李元婴一生放荡不羁,让百姓苦不堪言,一点亲王的做派都没有。有人说他是为了隐藏锋芒,避免皇帝对他忌惮,他的行为确实让自己安稳地度过了一生,但对百姓来讲是人间炼狱。
李元婴并不是一无是处,他的作画水平是极高的,尤其是对蝴蝶的描绘。他对人们最大的贡献,估计是他独特的“滕派蝶画”了,画工独特,让蝴蝶在纸上栩栩如生。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