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就谋略来说,是刘帅高明,还是粟裕高明?
创始人
2025-05-30 08:03:02
0

原标题:淮海战役就谋略来说,是刘帅高明,还是粟裕高明?

1948年冬,在淮海战役中,由于黄百韬被歼,黄维被围,蒋介石被追放弃徐州,已完全在中共意料之中。但问题是徐州守将——杜聿明在放弃徐州时,会走哪条路逃跑。

只有弄明白敌杜聿明及其30万人马从徐州的出逃之路,解放军才能以有限的兵力一把兜住他,然后集中力量消灭他。

因此,弄清楚杜聿明的逃跑之路,是淮海战役第三阶段胜败的关键。

后来,时任华野参谋长的张震撰写了《华东野战军在淮海战役中的作战行动》一文对解放军是如何摸清杜聿明的逃跑之路有一个详细的记录:

“中野合围黄维之后,毛泽东的电报指出:‘我解决黄维后,徐州之敌有向两准或武汉逃跑的可能,以后又估计敌有向连云港从海上逃跑的可能。’华野接电后立即开会研究,有的同志主张围死徐州,不让敌人出来。粟裕代司令员考虑,敌放弃徐州的可能性很大。如经连云港海运南逃,船只码头都有困难,遭我尾追后,将背海作战,遭致全军覆没。如走两淮经苏中南逃,虽可避开我主力,但该地区河川纵横,不使于大兵团行动,且均为我老根据地,将陷入我地方部队和民兵包围中,难于逃脱。如沿津浦线西侧,绕过山区南下,则地形开阔,道路平坦,可与李延年、刘汝明呼应,南北对进,既解黄维之围,又可集中兵力防守准河,一箭双雕。……因此,华野将主力成弧形布置在徐州以南的津浦线两侧,不将徐州围死,诱敌离开坚固设防的徐州城,在野战中将其歼灭。"

也就是说,粟裕首先算定了杜聿明的逃跑之路。

不出粟裕所料,随后,杜聿明走的,也确实是津浦路西侧。

本来,在津浦铁路东、西两条路中间,还有一条路,就是津浦铁路。津浦路是铁路,运输快捷、方便,如果这条路还在蒋军控制中,杜聿明也不会落到逃跑都跑不掉的悲催地步。因为,从这条路来逃跑,牢靠、安全,还快捷。可是,这一条路在淮海战役打响之初就被解放军斩断。之后,蒋军虽然南北对击,也没能打通它。所以,现在杜聿明逃跑,这条本来便捷的津浦铁路,无论顺理成章地被敌我双方都不予考虑了。

因此,解放军在战役发起之初就控制津浦铁路,无疑是十分高明一着。

而控制津浦路的关键,是解放军迅速解放宿县——这是刘伯承率领中野干的。

攻克宿县,是刘伯承所思所想所为。这一着,在淮海战役打响后第一阶段就成功实施,以后,一直控制在中野手中,并且到最后第三阶段,还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军事研究者后来说:这是“整幅淮海作战壮丽画卷中点睛之笔”。

这话说得很传神,也很准确。

在整个淮海战役中,粟裕和刘帅的谋略都得到了充分的精彩发挥,那么粟裕和刘帅,谁的谋略更加高明呢?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一书记述了此事。该书为该社的年度畅销书,曾名列中国军事畅销书热卖榜第一名(如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出... 提起司徒美堂,可能知道人的人并不是太多,但要是提起天地会和陈近南,相信很多人都能够说出那句“为人不识...
原创 怎... “曩者,天弃金、宋,历数在殿下祖宗,故以鞑靼部落起事沙漠,入中国与民为主,传及百年,至于殿下。古者帝...
原创 诸... 乍一看,诸葛瑾除了是诸葛亮的哥哥什么都不是,但诸葛瑾混得真的不比他弟弟差。而孙权明明知道诸葛瑾无能,...
原创 将... 文人打仗,往往让人摸不着头脑,其中,曾国藩在与太平军的战争中,就发生了清明节休战的事情。 1864...
原创 孙...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曹操认可孙权最高的评价。其实,在曹操之前,袁术还评论过另外一位孙家儿郎,他曾...
原创 他... 众所周知,南宋是被元朝灭掉的。1276年,元朝大军抵达临安城下,南宋朝廷被迫出降。三年后,元朝将领张...
原创 十... 《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的一幕深深吸引了观众,然而,为何最终轮到关羽斩杀华雄呢?这涉及到多方面的原因...
原创 白... 正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如长平之战赵军主帅赵括,靖难之役时南军主帅李景隆。在军中,主帅的影响力非...
原创 拿... 事件简概:在18世纪末期至19世纪初期,在欧洲范围内爆发了一轮大规模的反法战争,历史上的反法同盟战争...
原创 张... 有人说“大帅府一宅,民国史一半”, 这里所说的大帅府,就是民国时期有名的大帅张作霖的府邸。 张作霖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