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选首都时,候选城市有11个,为何最后定在了北京?
创始人
2025-05-30 05:08:57
0

原标题:1949年选首都时,候选城市有11个,为何最后定在了北京?

1949年2月,主席在西柏坡和王稼祥长谈了一番,谈话的主题是中国将要解放,首都定在哪里?

中国很大,城市很多,但并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做首都,都城的选择很有可能对国家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必须慎之又慎。而当时我党还在和老蒋做最后的决战,在这个时候,哪个城市更适合做首都呢?

孰优孰劣

王稼祥经过考虑,给主席送上了一份名单,上面列出了十一个候选城市:哈尔滨、西安、延安、上海、成都、北平、武汉、洛阳、重庆、广州、南京。

如此一看,候选城市还算不少,但实际选择起来,能选择的并不多,因为老蒋七月份跑到了台湾,此时距离十月建国还有三个月,但是广州和上海甚至还没有解放,于是直接出了局。广州市是在10月14号解放的,那会儿新中国已经建国两个星期了,总不能如此不要命地跑到敌军大后方去建国,再说,广州是个沿海城市,太偏南方了,台湾的飞机可能说飞过来就飞过来,而且真的打起仗来,沿海城市就是敌人登陆的最前线。

广州如此,其他沿海城市也是同理,首都如果都不能够保证安全,那怎么做首都呢?南京上海倒是解放了,但是这两个城市,从前基本上是国军大本营,解放时间太短,遍地都是特务,买办阶级盘根错节,当时老蒋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一心想着搞破坏,如果定都在南京上海,那就是直接给敌人立靶子。重庆也是这个道理,再说重庆在大西南,当时特务未清匪患未除,建国之后也有着很多危险因素,更加不安定。

关于南京,王稼祥还特意说了两点,第一南京虽然是六朝古都,也是当时国民政府的首都即中国实际意义上的首都,但是当前国际形势不安定,随时有可能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南京离东南沿海太近了,万万不行。

从比较玄学的角度来看,南京虽然有个"虎踞龙盘"的名号,但历史上定都南京的王朝,包括南京国民政府在内,各个短命,而且极少能完成大一统。唯一一个定都南京却长命的王朝是大明朝,可是明朝从明成祖朱棣那一代就迁都北京了,所以说明南京做都城的命运属实有点坎坷。

百般抉择

毛主席后来自己也说:"老蒋的国都在南京,他的基础是江浙资本家。我们要把国都建在北平,我们也要在北平找到我们的基础,这就是工人阶级和广大的劳动群众。南京在当时是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可是因为种种原因,南京也是当时最不合适的城市之一。事实上当时所有的南方城市都面临着和南京一样的问题:解放太晚,被资本家统治太久,群众基础薄弱,面临着战争的威胁,所以当时做决策的时候,北方的城市更加具备被选择的优势。

那么排除南方城市,名单上还剩下哈尔滨、西安、延安、北平、洛阳。其实一开始王稼祥也提过长春、天津,但是长春在战火中被打成了一片废墟,重建赶不上建国了。天津同样是个临海城市,南方城市面临的战争危机天津同样有,当时中国的海军还在"从零起步"的阶段,所以对海域的控制能力远没有那么强大。

哈尔滨也不行,哈尔滨太偏北,对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范围达不到首都的要求,中国太大了,首都的位置不能过分偏向某一个方位。延安也不行,虽然延安是红色之都,群众基础极其良好,但不可忽略的一点是延安太穷了,发展也太晚了,承担不了首都的责任。

西安这个十三朝古都具备优势,可是中国当时的疆域和秦汉唐时期相比,变化很大,疆域的变化导致西安从全国相对中心的位置变成了中国偏西的位置,从经济的角度看,东部沿海和江南具有明显的优势,是经济中心,西安则没有这个巨大的优势,所以西安也被排除。洛阳这个古都,因为中原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以及黄河的水患等问题,也失去了作为京都的地位。

花落谁家

北平是最合适的,首先,元明清三代都曾经定都北平,有历史基础。而且北平所处的华北一带群众基础良好,经济也较为发达。北平又是扼守关内与关外的咽喉,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但是周围有其他城市拱卫,在战争到来的时候,不至于和南方沿海城市一样冲上第一线,比较安全。此外在地缘上,北京离苏联和外蒙古都不远,符合当时的外交战略。

加之首都的物资保障很大程度上要依赖铁路或者水路运输。名单上的备选城市大多靠近铁路线,北京的铁路线尤为发达,另外北京的工业化程度比较高。虽然论起工业化,东北的各个城市才是最高的,但是东北城市的综合分没有北京高,所以只能落选。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北平的和平解放,和平解放,意味着城市没有遭到大破坏,建设的难度比较小,新中国当时百废待兴,当然没有精力从废墟上重建一个国都。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即日起北平改名北京。北京就此确立了新中国首都的地位,并且直到今日,北京都很好地执行着作为首都的任务,在中国人的心里,北京是一个非同一般的城市,也是一个伟大的城市。

在浸染着血与火的岁月里,首都的确立并不仅仅是一场讨论那么简单,它的提出与确立,和当时中华民族的处境紧密相连,做出这个决定的领导人们也经历了无数次的假设、推翻、架构,他们的每一次思索,都在历史中留下了线索,直到今天,这个决策依然在影响着国家的未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铁... 当年,铁木真的父亲也速该,在娶亲路上抢走了蔑儿乞部落的新娘诃额仑。生了了铁木真等四个儿子。 长大后...
出土“秦人”字样甲骨!陕西周原... 这是周原遗址的宫城西北角。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从2024年3月至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
原创 小... 罗有明原名罗颖,是一个大字不识的河南小脚农妇,在自身努力和社会风云之下,最终成为享誉京城的骨科大师,...
沁园春·江泽民同志 沁园春·江泽民同志 文/刘煜坤 华夏苍穹,伟人辈出,泽民永镌。 忆往昔峥嵘,烽火连天,青年志在四方远...
原创 走... 提起朝鲜,大家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蒙着面纱的“桃花源”,老百姓的生活到底啥样。...
原创 东... 在江苏无锡县,有个鸿隐堂,是专门为纪念东汉隐士梁鸿而建的,那么,梁鸿是何许人也?今天向大家介绍下。 ...
原创 那... 《陈玄礼:马嵬坡兵变后的命运沉浮》 兵变惊变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的叛军如汹涌的潮水...
原创 布... 引言 新中国的成立是艰辛的,无数的先辈用自己血与泪筑起了新中国的根基,如今的我们能够生活在如此安详和...
原创 中... 商纣王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商朝在他的统治下民不聊生,人民群众的生活举步维艰,最后才引发了周王的讨...
原创 陈... 陈昌浩回国后默默无闻,妻子任副部长,儿子却是万人敬仰的大人物 1952年的北京,一场特殊的聚会让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