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是岁月的见证,是历史文化传承的瑰宝。一砖一瓦皆有史,一草一木尽相思。一座城市,承载着当地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情怀。名城保护专家进校园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薪火相传的延续。
“现在的生态环境好了,故宫博物院的古建屋顶上就容易长草,扎在古建的瓦笼里面,瓦就被拱松动了,雨水就会灌进去,房梁就会遭修,古建筑老是受到伤害。于是,我们下决心对杂草宣战。斩草除根,就要把古建屋顶的瓦片,一片片揭开,把草根取出来,再把古建筑重新做好,把缝隙再补严实,不让草籽再飞进去。今天,故宫博物院1200栋古建筑上没有一根草……”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顾问专家单霁翔娓娓道来。
日前,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德胜校区大礼堂,单霁翔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诙谐幽默地讲述了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过程中的传统风貌的恢复情况,以及故宫博物院保护背后的故事。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不时爆出热烈的掌声。区领导陈朝晖出席活动。
五年级的小学生王齐家一边认真听讲,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着讲座中的知识点,他说:“我去过3次故宫,走在故宫里,只是房子多一些,其它的没觉得有什么特别。这次听了单爷爷的讲座,我好希望马上去故宫,因为我知道了故宫是如何一步一步在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扩大开放的,也了解了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参观故宫,对我来说,再去故宫,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座座房子,而是去验证单爷爷讲得一个个故事。”
对于小学生管一宁来说,她更关注单霁翔如何利用文化遗产讲好中国故事,她说:“单爷爷利用文化遗产讲中国故事,让全世界了解到一个不一样的中国,一个有着非常多的精彩故事的中国。”
那敏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德胜校区五年级的班主任,她介绍,学校的主题研究课程持续了13年,去年的研究主题是“北京”,今年的研究主题是“共读中华文明书”,借着这些主题,让小学生拥有大视野。今天,文化大咖来到小学,进一步给小学生创造了大视野的条件,让小学生们的知识更加丰盈,更能践行文化自信。
区名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区名城办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梳理专家资源,形成专家团队,探索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进校园的长效机制。
未来,规自委西城分局和区名城办将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鼓励和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名城保护,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迈上更高的台阶。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区名城办、区教委、区文旅局联合主办,旨在结合北京市基础教育“双减”工作,实现育人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增加小学生的文化自豪感,使广大学生成为北京名城保护的生力军,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字:石伟
图片:于鹤章
校对:侯明月 李怡然
责编:王昭
审核:姚苗苗
签发:李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