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说:再给我20年,还俄罗斯一个奇迹。很多年以前,俄罗斯第一位女帝——叶卡捷琳娜也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假如我能活到200岁,必将让整个欧洲匍匐在我的脚下。两位俄罗斯统帅的时空对话,让这个战斗民族有了更加神奇而浪漫的色彩。
在俄罗斯帝国历史上,仅有两个皇帝获得了“大帝”的名号:一个是帝国奠基人彼得一世,另一个就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叶卡捷琳娜大帝,原名凯瑟琳,出生在德国普鲁士一个边缘的贵族世家。本是父母恩爱,生活富足的贵族千金,命运的改变来于俄罗斯与普鲁士的一场联姻。 彼时的俄国女皇伊丽莎白没有子嗣,最亲近的唯有外甥彼得三世·费奥多罗维奇,也因此将之立为王储,有意寻找匹配的公主。普鲁士腓特烈国王为了与俄罗斯联姻,将叶卡捷琳娜推荐为皇储的太子妃,叶卡捷琳娜也不负众望当选。抵达俄罗斯后,学习了俄语和东正教礼仪,正式改名为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叶卡捷琳娜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与变数,每一次转折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是难以想象的局面。也许换成另一个人,早已弃械投降,绝对无法坚持到最后。
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专注于提升自己1744年,刚刚来到俄罗斯的凯瑟琳,对于信奉东正教的俄罗斯来说,还是一个异教徒。语言不通,生活环境的改变对于一个年轻姑娘来说,都是需要很长时间适应的改变。但是叶卡捷琳娜的学习与适应能力都很强,学习俄语与东正教的利益,在漫长孤独的岁月里读遍名著,如伏尔泰的著作、德国史、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这些书中的智慧让她的心灵得以宁静,也滋养了她的智慧,成为她日后执掌帝国的底蕴。
婚后生活:丈夫的冷漠,让她摒弃无用的幻想刚刚来到俄罗斯的叶卡捷琳娜对于未来的丈夫还是有些许的期待,她以为他的夫君是未来的帝王,必然风度翩翩,是人中翘楚。然而现实终究给了这位少女沉重一击。伊丽莎白女皇的外甥彼得不学无术,对于治国理政毫无见解,做一位纨绔的贵族公子绰绰有余,但离成为一位贤明君主还相差甚多。
1745年,叶卡捷琳娜与彼得万婚,但彼得对于叶卡捷琳娜毫无兴趣,导致结婚几年后叶卡捷琳娜还未生育。彼得在患上天花痊愈后也变得阴郁古怪,爱上了叶卡捷琳娜的贴身侍女,在伊丽莎白女王去世继位为帝后,更要与叶卡捷琳娜废黜。叶卡捷琳娜至此决定破釜沉舟,摒弃所有幻想。1762年,在彼得离开彼得堡前往奥拉宁堡的时候,叶卡捷琳娜发动政变,成功取得皇位。7月17日,处死彼得三世,叶卡捷琳娜成为了俄国新沙皇。 情感慰藉:新欢旧爱,既是情人也是盟友曾有人计算过叶卡捷琳娜的情人多达20多位,比较出名的如坦尼斯瓦夫·波尼亚托夫斯基、格里高利·奥洛夫、波将金。叶卡捷琳娜的情人多出自高官统帅,她将波尼亚托夫斯基扶上波兰国王的宝座,但依然毫不留情地联合普鲁士瓜分了波兰国土。
奥洛夫帮助叶卡捷琳娜发动政变,叶卡捷琳娜还为其生了阿列克谢·波布林斯基,但当奥洛夫触犯了女皇的底线时,叶卡捷琳娜还是绝情地将其抛弃。波将金是女皇的情人中相处时间最长、最有才华的一位,在与叶卡捷琳娜身边的17年,波将金是俄罗斯最有权有势的人物,管理者帝国一半的属地,并掌管着军队、城池、建筑等等多个领域。但是这还不是叶卡捷琳娜的全部。叶卡捷琳娜需要情人,但更需要情人的才华。当物尽其用的时候,也是恩情弥散的时候。
女帝登基:铁腕统治,俄国第一位女大帝叶卡捷琳娜在位的34年,俄国的政治与军事实力空前强大,也是农奴制的黄金时代,俄国的国土面积扩张了67万平方公里。三次瓜分波兰,发动俄土战争,打败了土耳其和瑞典。
在国内,她改“省、州、县”三级制为“省、县”二级制,更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给予了贵族更大权力。在她的统治下,农奴制达到了历史上的巅峰时期,也使得贵族与农奴之间的矛盾加剧。
叶卡捷琳娜大帝,一位超越了性别的传奇女帝,不拘泥于个人情爱与琐事,这个时期的欧洲也进入了叶卡捷琳娜时代,她统领的俄罗斯进入世界豪强,因干涉欧洲事务更被称为“欧洲宪兵”。虽然争议不断,但是此时的叶卡捷琳娜称为与彼得大帝齐名的沙皇,其功绩也有目共睹,她当之无愧是俄罗斯第一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