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耀竹克《雍正王朝》——第105期谈古代历史)
康熙和雍正父子皇帝的治国理念截然不同。康熙从来没有采取“重典重刑”的措施来惩治腐败官员。相反,他对一些官员依法判处刑罚,甚至表现出一定的宽大处理。其次,从“一人汉”论指出,康熙帝始终以“天下共主”的形象出现,康熙帝以仁孝治国为主。
雍正皇帝则不同;雍正皇帝则不同。雍正皇帝求真务实的治国理念,是惩治腐败、兴政、整顿官场的一剂良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康熙帝晚年遗留的弊病,弘扬了清朝。王朝的发展。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考试舞弊案中的主考官“张廷禄”原是学习大臣张廷玉的弟弟。如果他在康熙朝,就不会被斩首。但到了雍正朝,雍正皇帝不但杀了张廷禄,而且还当着张廷玉的面杀了他。
【张廷璐考试造假曝光】
主考官张廷禄是八皇子胤禩推荐的。现在想来,这亭庐落入了八皇子胤禩的“套路”,被利用了。因为张廷禄是学部大臣张廷玉的弟弟,又因为张廷玉是雍正皇帝的宠臣,胤禩利用张廷禄的性命,制造了雍正皇帝和张廷玉之间的矛盾。
西北发生战乱,国库紧张,赤字难以清理。十三世亲王胤祥建议开设科举人才,选拔人才。雍正皇帝的弟弟刚刚即位不久。他认为十三王子胤祥的主意很好,就采纳了。于是就有了一次科考,八王子胤禩推举张廷禄为主考官。
不幸从来都不是单独发生的。隆科多推荐的山西巡抚诺敏欺骗了朝廷,欺骗了雍正皇帝。按照现在的说法,他做了假账。被田文景、钦差大臣图里臣擒获。这使得雍正皇帝在文武百官中拥有很大的权力,尤其是在八爷党面前丢了面子。张廷禄带着另一名考生泄露了试题,被副考官李福发现。雍正皇帝颜面尽失,八皇子连胤禩都笑起来了!
【雍正皇帝勃然大怒】
山西诺民赤字舞弊案和张廷禄科考舞弊案的出现,是对雍正皇帝最大的考验:
1、山西巡抚诺敏,是扶植雍正皇帝即位的功臣。他是由被称为他叔叔的隆科多推荐的。这涉及到学部尚书、谕旨尚书隆科多。
2、科考舞弊案的审查员张廷禄是八皇子廉八王子胤禩推荐的。胤禩虽为兄长,却是雍正帝争夺皇位的对手,参与稳定朝廷、推行新政。
3、张廷禄是张廷玉的弟弟,张廷玉是雍正皇帝的近臣,也是有力的支持者。八爷党正在看笑话。
【雍正皇帝嘉许张廷玉为公爵】
这里,以胤禩亲王、廉八王爷为首的八爷党,积极联手保护张廷禄。朝廷监察御史主张处死“诺敏、张廷禄”。雍正帝决心已定,就等着张廷玉来挑战他。奏折中弟弟张廷禄的态度对于雍正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八野党也在注视着张廷玉的表态,目的就是让雍正难堪。
电视剧中有一段是审查员“孙嘉诚”去张廷玉家的。孙嘉诚的第一句话就是“救”自己的老师,因为张廷玉的表态取决于雍正和学部尚书张廷玉未来的关系。
雍正皇帝曾说:此中有“天理人情”。从人情上来说,张廷玉应该保护弟弟张廷禄。按自然理来说,张廷玉作为学部大臣,应该说一个“公”字,也就是张廷禄考场作弊就应该被杀,所以张廷玉的奏折非常重要!
【雍正皇帝称张廷玉值得嘉奖】
张廷玉的奏疏来了,这让廉亲王八皇子胤禩很失望。他没想到雍正皇帝竟然如此不仁慈。为了推行新政和隆科多的推荐,他也丢了廉亲王太子的面子。谁也不给,他们真的会杀了诺敏和张廷禄。
在新进士走向仕途的朝会上,雍正皇帝以张廷玉、李复为主题,给这些清流弟子上了一堂课:为官,必为良官,无非三。言:“忠诚、张扬、有能力”。张廷玉是一个榜样,他有一个“公”字,也就是说张廷玉在他的弟弟张廷禄身上有一个“公”字。我想张廷玉对于雍正皇帝的嘉奖心里不太舒服。 “功”字实在不好用。毕竟,他是他的亲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