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后,胡志明为何宁愿与虎谋皮,也不出面向我国求助
创始人
2025-05-29 15:40:23
0

原标题:二战结束后,胡志明为何宁愿与虎谋皮,也不出面向我国求助

众所周知,我国的成长之路可以说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不少代价,才有了如今的新貌。在这期间不仅我国是这样的,与我国接壤的越南也是如此。在二战结束后,当时越南的领导人胡志明带领越南人民进行艰苦的斗争,为了能够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他选择了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也不愿向中国求助?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实当时中国内部战争也打响了,国民党为了争夺更多的权利直接向共产党发起战争,所以解放战争就在那个时候开始了,而中国国内的局势十分不稳定,于是越南当时选择了法国并没有选择自己的邻居中国。

在二战的时候,全世界各国都受到了战争的侵袭,法西斯给人们带来的伤痛是难以磨灭的,特别是日本在东方更是肆无忌惮的侵略,而越南也是受害者之一。当时越南全境都被日本占领,虽然英国才是越南的真正殖民者,但是英国不想与强大的日军发生冲突,所以主动让位,日军就将越南所有的地区给占领了。

1945年,随着二战接近尾声,日本也逐渐落败,就在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候,中国抗日战争也就此胜利,与此同时二战时期被日本占领的国家也纷纷站起来宣布民族独立,而越南也在胡志明的带领下,推翻了封建统治。

虽然封建统治被推翻了,但是由于越南历史的复杂性,当时它还被英国和国民党所统治。在越南问题上,两者互不相让,都想从中获取最大的利益。越南原本想要求助中国共产党,但是由于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状态,自身难保,所以胡志明将视线转向了欧洲。

决定向法国寻求庇护,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直接向法国承诺愿意成为法国的殖民地。二战之后,国际局势复杂,主要以美苏为主的冷战爆发,而越南作为一个深受殖民迫害的小国家,想要安然无恙的生存是比较困难的,这个时候就需要选择一个靠山。

虽然越南在胡志明的领导下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还建立了共和国,但是以它现在的实力在英法美等国的面前,根本就算不了什么,所以他才想着要抱着法国这个大腿,不仅可以安心发展还可以打消其他国家的觊觎,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不仅如此,越南境内还有国民党和英国对其领土虎视眈眈,所以越南就只能选择强大的国家作为自己的后盾。而这个时候法国刚好也想要在东方开展版图,面对越南的请求自然是欣然答应了。最终胡志明费尽心机的计谋成功了,在法国的威慑下,中国国民党也将所有在越南的军队给撤出去了。

越南与法国也签订了《三六协约》也就说明了越南成为了法国的一部分,如果有哪个国家想要欺辱越南,还需要掂量一下自己的能力。然而,越南并没有法国想象的那么容易掌控,就在法国想要在越南境内扩展自己的实力和版图的时候,越南竟然直接翻脸不认人。

毕竟在法国的帮扶下,越南的各个方面都有了起色,所以他们才会那么着急想要推翻法国的殖民统治。而越南人民在得知胡志明的决定后,都纷纷站起来支持这场战争,想要取得最后的胜利,夺得国家的主权真正实现民族独立。

在二战之后,法国的军事还没有恢复,所以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得并没有以前的骁勇善战,反而是萎靡不振。而越军虽然表现得也不怎么样,但是士兵们都抱着视死如归的想法,因此他们团结一致,自然战斗力就比法国军队强很多。再加上求到了中国的帮助,所以这场战争注定是越南赢。

不得不说胡志明还是有勇有谋的。毕竟富贵险中求,越南弱小的时候知道与虎谋皮保全自己,当自己足够强大后,又敢于挑战法国,最终联合中国将法国殖民者给赶出去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第... 今儿咱们得聊聊一位名叫唐瑜的“传奇”人物,她的故事啊,简直比小说还精彩,但又让人心里五味杂陈。 想象...
原创 《... 导读:在康熙时代,宫廷内部的权谋斗争层出不穷,每个阿哥府都是一个潜在的继承人培养的地方。而其中,康熙...
原创 外... 大多数人提起蒙古的第一反应就是蒙古族,但是别忘了,在我国北边还有一个蒙古国呢!两者既然都和“蒙古”二...
原创 《... 电视剧《山河月明》正在北京卫视播出,开场就是洪武北征,推算一下时间和地点,应该是明太祖时期的第二次北...
原创 贵... 贵人晋升为嫔,为什么都心花怒放?不光身份转变,还有3大特权 清朝建立于1644年,标志着清军入主中原...
原创 中... 众所周知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家乡。出席中共一大的13人中有...
原创 她... 慈禧是一个长寿皇太后,她是晚清时期王朝的实际控制者,活了七十多岁才去世。她的一生,可以称得上是封建社...
原创 两... 洪武三十年三月一日,南京贡院街上人山人海,举目无边。这一天,三年一度的会试即将揭晓,来自全国各地的举...
原创 中... 对党史军史研究越深,心中的困惑就越多。 一段时间以来,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终于厘清了“中央军委”和...
原创 “... 作者:桅杆 前面写了红军“草地分家”的两篇文章,引出一个话题,即张主席出走一事。 1938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