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名将墓现世!从龙套变成孙吴长城,丁奉走过的一生跌宕起伏
创始人
2025-05-29 15:07:24
0

原标题:三国名将墓现世!从龙套变成孙吴长城,丁奉走过的一生跌宕起伏

对于古墓的发掘,一直是我们国家考古队的目标,那些古墓的重现有助于后人对于古代文化的了解。三国时期的古墓,有许多都已经出土被世人所了解,像是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曹操墓、南京市的孙权墓、安徽省马鞍山的朱然墓……但是三国时期的杰出人物多如牛毛,还有许多英杰的墓穴一直在某个角落未被发掘,

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委托资质库专业队伍,对鼓楼区五百村进行了地下勘探,为之后的建设项目做准备,在勘探的过程当中,发现了墓葬多座。在这些墓葬群中,就有一处孙吴时期高规格的家族墓地,引起了考古人员的关注,经过勘探研究后确定这个家族墓地属于三国孙吴时期名将丁奉及其家族墓地。所以,今天我们来讲讲这位三国东吴名将的一生。

一、丁奉的崛起

如果对于三国历史不熟悉的人,可能对于丁奉这个名字还会比较陌生。因为无论是在《三国演义》这样的小说当中,还是在《三国志》这样的正史当中,前期对于丁奉的描写都只有寥寥数笔,直到公元252年东兴之战名场面中的“雪中奋短兵”,才对丁奉有了着墨:

1.《三国志·卷五十五·吴书十》:

天寒雪,敌诸将置酒高会,奉见其前部兵少,相谓曰“取封侯爵赏,正在今日”。乃使兵解铠著胄,持短兵。敌人从而笑焉,不为设备。奉纵兵斫之,大破敌前屯。

2.《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八回:

丁奉将船一字儿抛在水上,乃谓部将曰:“大丈夫立功名,取富贵,正在今日!”遂令众军脱去衣甲,卸了头盔,不用长枪大戟,止带短刀。

两书记载基本一致,当然演义后出转精,显得更为生动,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所以后面接着写,吴军这样装备差的队伍让对面的魏兵大笑,放松了警惕。“忽然连珠炮响了三声,丁奉扯刀当先,一跃上岸……”

我们从对这次战役的描写当中,不难看出丁奉对于用兵还是有自己的心得的,在与魏军交战的时候,因为下雪,魏国军队认为这个时候不宜交战,所以就命令将士们停下喝酒取暖,而丁奉却认为,这个时候却正是突袭的好机会,命令所有将士都脱去盔甲,抛去长的武器,转而带上短刃,与魏军赤身肉搏!丁奉以用兵之巧,夺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

二、丁奉的成就与结局

凭借上面的东林之战,丁奉得到了东吴的重用,之后的仕途也是一路亨通,升迁到了左将军的职务。之后孙休想诛杀权臣孙綝,张布就建议他找丁奉,最终丁奉也不辱使命,将任务出色完成,从此之后,丁奉就成为了孙休的心腹,取代了孙綝职务,官拜大将军兼左右都护,这在当时的东吴,只有左大司马施绩和他齐平。

不过令人可惜的是,丁奉身居高位之后在战功上再无建树,虽然最后已经成为孙吴数一数二的大将军,但最后的结局却令人唏嘘:尽管忠心耿耿为四代孙吴君主服务,但死后反而被翻旧账祸及子孙。

梦回历史君按语

历史之所以精彩,往往就在于结局的不可预知性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人物丰富的多面性。所以尽管丁奉结局令人唏嘘,但他这一生却是跌宕起伏,轰轰烈烈,他通过自己一直的努力,从开始的名不见经传到后面的一鸣惊人,可以说是东吴又一个“吴下阿蒙”的华丽转身。从这些历史人物的身上,我们不断发现,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成功虽然有气运成分在,可更加需要的还是自身的实力和关键时刻的爆发力。

参考文献:陈寿《三国志》、罗贯中《三国演义》

作者简介:梦回历史堂,高校人文教师,已经出版有多本国学历史点校与解读书籍,专注历史人文教育。这是“梦回三国”专栏的第七篇原创作品,感谢您的关注。扩展阅读:刘备为什么不能一统三国?除了感情用事外,还有什么原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第... 今儿咱们得聊聊一位名叫唐瑜的“传奇”人物,她的故事啊,简直比小说还精彩,但又让人心里五味杂陈。 想象...
原创 《... 导读:在康熙时代,宫廷内部的权谋斗争层出不穷,每个阿哥府都是一个潜在的继承人培养的地方。而其中,康熙...
原创 外... 大多数人提起蒙古的第一反应就是蒙古族,但是别忘了,在我国北边还有一个蒙古国呢!两者既然都和“蒙古”二...
原创 《... 电视剧《山河月明》正在北京卫视播出,开场就是洪武北征,推算一下时间和地点,应该是明太祖时期的第二次北...
原创 贵... 贵人晋升为嫔,为什么都心花怒放?不光身份转变,还有3大特权 清朝建立于1644年,标志着清军入主中原...
原创 中... 众所周知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家乡。出席中共一大的13人中有...
原创 她... 慈禧是一个长寿皇太后,她是晚清时期王朝的实际控制者,活了七十多岁才去世。她的一生,可以称得上是封建社...
原创 两... 洪武三十年三月一日,南京贡院街上人山人海,举目无边。这一天,三年一度的会试即将揭晓,来自全国各地的举...
原创 中... 对党史军史研究越深,心中的困惑就越多。 一段时间以来,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终于厘清了“中央军委”和...
原创 “... 作者:桅杆 前面写了红军“草地分家”的两篇文章,引出一个话题,即张主席出走一事。 1938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