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十分多样,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被后人誉为“小李杜”之一。杜牧本人就是一个喜欢考古的人。他一生游览了许多名胜古迹,甚至写下“洛川东荒废墟,浮世盛衰千古不变”等名句来表达对古建筑的推崇。
墓葬的发掘在我国考古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国的丧葬文化自古以来就非常发达。皇室和贵族对于丧葬更加重视。大量的坟墓位于中国的土地之下。然而古墓发掘存在诸多困难,其中最关键的是墓地文物的保护。这些文物往往埋藏时间较长,处理不慎很容易遭到损坏。
郭沫若等人就犯了这样的错误。他们不顾专家的建议,执意挖掘明长陵。最终,里面的大量文物直接被氧化,给我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次事件之后,我国对于古墓的发掘有着严格的规定,一切都必须准备好才可以开始工作。
1980年,中国考古队瞄准光绪帝陵,经过一番准备后开始行动。光绪帝是清朝历史上一位比较特殊的皇帝。一般情况下,他是没有权利继承王位的。然而,正统皇帝同治却因个人原因在年仅十九岁时就去世了,甚至无法留下合法的继承人。慈禧无奈,只好找到自己的侄子,收为儿子,光绪帝就这样诞生了。
然而,此时的清朝政事完全由慈禧掌控。光绪即使登基,也没有实权,从小就只能听从慈禧的命令。这种情况直到他十九岁才得到改变。朝堂上反对慈禧的声音很多。最后,慈禧太后迫于压力,被迫交出部分权力。光绪才有资格执政。
此外,光绪的家庭生活也十分悲惨。王室内部的争斗本来就很激烈。慈禧更担心光绪父母夺权,所以在光绪即位后直接禁止家人见面。这对于年轻的光绪皇帝来说也是一个难题。沉重的打击。最让光绪帝不满的是慈禧干涉他的感情生活。为了家庭,慈禧将侄女许配给光绪,希望立她为皇后,但光绪帝只喜欢珍妃。
久而久之,慈禧也感到愤怒,最后下令在甄妃逃跑时将她淹死。这种行为彻底激怒了光绪帝,两人的矛盾变得不可调和。光绪帝在朝廷逐步实行改革,希望改变清朝的落后状况。然而,改革触及很多人的利益,就连慈禧也受到了影响。最终,她选择软禁光绪帝。自此,改革运动失败了。
最终,慈禧得了绝症。她总担心自己死后,自己的派系会在朝堂上失势,所以她打算陷害光绪帝,让他在盛年时死去。光绪的死引起了朝廷的轰动。这是谁都没有想到的事情。连陵墓都没有修好,他只好等到民国时期建成才下葬。可惜民国时期清朝就已经灭亡了。光绪陵对于盗墓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宝藏。这座墓地直接被盗墓贼炸毁了,里面的一些显眼的珠宝也被抢走了。与此同时,这些盗墓贼也对陵墓造成了一些破坏。
1980年,我国开始对光绪陵园进行保护性发掘,希望保证其结构稳定。此次出动的考古队是一支成熟的队伍,每个队员都有一定的发掘经验。但他们一搬动光绪的棺材,就发现里面有一些不知名的液体流出,而且还散发着浓烈的恶臭。很多人都忍不住呕吐。然而,搬迁完成后,专家们却发现,下面竟然有一个宝库,里面藏着两百多件宝物,每一件都是价值连城的。这个发现让在场的所有专家都兴奋不已。
加强古墓葬文物保护,就是保护宝贵的财富。通过保护它们,我们可以保存悠久的文化。
参考:
《金谷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