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诸葛亮多次北伐魏国司马懿失败,却何坚持屡败屡战?
创始人
2025-05-28 10:02:01
0

原标题:三国时,诸葛亮多次北伐魏国司马懿失败,却何坚持屡败屡战?

诸葛亮可谓三国时期的神奇人物,能掐会算无所不能。但为何会在争讨曹魏这件事上屡战屡败呢?

东汉末年,公元228年春至公元234年冬,蜀汉丞相诸葛亮率领蜀军先后对曹魏政权发动了五次战争。公元234年在渭水五丈原,与曹魏大将司马懿率领的魏军僵持不下。诸葛亮准备屯田,与曹魏进行持久战,但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至此历时6年之久的五次北伐宣告结束。而一直以来对于诸葛亮其发动北伐的真正目的众说纷纭,充斥各种猜测和分析。有的说诸葛亮北伐是为了报答刘备,完成光复汉室的遗愿;有的说是为了加强个人集权;甚至有人说这是诸葛亮想代汉称帝。

且让我们看看三国的实力对比:曹魏占据中原,刘备割巴蜀,孙权尽有江东之地,三国鼎立,战争不息。当时魏:户663423,人口4432881;蜀国:户28万,人口94万,带甲将士102000;吏4万;东吴:户52万,人口230万,吏32000,兵23万。可以看出,蜀汉的人口大概是魏国的五分之一,是吴国的二分之一,吴国和蜀国加起来是魏国的三分之二。从实力上看,当时蜀汉应该是最为弱小的国家。作为治世能臣诸葛亮不可能不知道天下形势,对北伐的成功的可能性应该一清二楚,但为什么他一再坚持北伐,其中的真相是什么呢?

其实蜀汉政权自建立之初就存在几个不同的实力集团,刘备为首的荆襄集团,本地益州士族,原东周军集团。而刘备其实作为一个外来者,强势摆平各种势力后,根本矛盾并未消除。也就是说蜀汉内部绝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在强力领导者之下各方势力不得不合在一起。刘备在时,以他的威望尚能保持内部团结,刘备伐吴丧师,很快病逝,蜀汉内部矛盾就开始显露出来。

刘备死前托孤,有诸葛亮和李严二人,诸葛亮是荆襄集团的首脑,李严是益州集团的代表。刘备死后各种势力都蠢蠢欲动,蜀国各个集团都想扩大自己的权力,甚至局部发生了叛乱。而诸葛亮为了迅速弱化内部矛盾,不得不把矛头指向外部,诸葛亮权衡之后只能做出北伐曹魏的决定。毕竟这个目标绝对是正确的,但是北伐的决定让诸葛亮从此走上了悲凉的后半生。虽然通过政治手腕将益州势力领头人李严贬为庶民,荆襄集团掌控的蜀汉,诸葛亮的个人威望也达到了顶峰。但随着诸葛亮的权势变大,刘禅和诸葛亮的关系也逐渐变得微妙。诸葛亮对于北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终病逝于军前。他死后刘禅甚至禁止百姓对诸葛亮的一切纪念活动,可想而知刘禅当时的心理状态。

所以诸葛亮发动北伐实在是无奈之举,最主要的目的应该是统一内部的矛盾,并通过时间逐步消化利益纷争,保证政局的稳定。可是形式比人强,诸葛亮死后,荆襄集团也就此失去了对蜀汉政权的控制,蜀国人才凋零最终被曹魏所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海千鉴汇珍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千鉴汇珍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邓海军,注册资本700万人民币,...
原创 张... 张辽和张郃都是曹魏五子良将,也都是降将出身,张辽之前从吕布,在吕布败亡后,张辽率众降曹操,任中郎将,...
原创 总... 在有据可查的历史中,开国总理当着各国记者的面发火,并且愤怒地陈述观点,有且仅有一次:在抗美援朝战争前...
药师佛、阿弥陀佛与真武大帝铜造... 药师佛、阿弥陀佛与真武大帝铜造像 大同市博物馆巡礼之四 钧魂分享 钧魂:青铜专业委员会会员 爱好古陶...
原创 宋... 转眼间,冬天就到来了,全国各地想必都开始开始降温了, 尤其是北方一些城市,甚至已经开始供暖了。 对于...
原创 南... 南宋的“归正人制度”及宋金二次议和的“南人归南北人归北”造成了南北百年隔阂,也是明朝建立前南北不相融...
原创 唐... 元载,字公辅,生于今陕西凤翔县,是中国唐朝中期一位极具争议的政治人物。他的生涯堪称一部从底层奋斗至权...
原创 助... 2010年12月13日,是南京沦陷73周年的日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收到了一批抗日战争...
原创 德... 徐奋鹏在《古今治统》(可与《资治通鉴》相毗美的史学巨著)记载:“子龙不特浑身是胆。殆浑身是智。为三分...
弼马温是个技术岗位,齐天大圣原... “末等。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