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环境史研究20世纪80年代在欧洲出现。一定程度上,历史地理学、法国年鉴学派、汤因比的有关著作,为环境史在欧洲的兴起提供了理论养分。它也与《环境与历史》杂志的创办,欧洲环境史学会的成立,紧密联系。总体上,和美国相比,欧洲的环境史研究具有更多的跨学科研究的特色和全球史的视野,而且自始就重视城市环境问题。研究在西欧和北欧较发达,东欧和南欧相对落后。
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03期
环境史研究在欧洲的兴起,大约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环境史研究在欧洲的缘起,与地理学,尤其是历史地理学有密切联系,但作为一个独立领域的出现,则受到了美国同行的影响。欧洲环境史学会虽然迟至1999年才成立,但近年来,欧洲学者在环境史领域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欧洲已经成为美国之外环境史研究的重要中心。本文拟对环境史在欧洲的起源、发展及其研究特点做适当介绍。
一
环境史对自然作用的重视,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地理学、法国年鉴学派、汤因比的有关著作,都为环境史在欧洲的兴起提供了理论养分。
从学术渊源来看,在欧洲许多国家,环境史都是在历史地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2004年《环境与历史》杂志发表过一篇由多位欧洲学者合写的文章,介绍环境史在欧洲11个国家的发展概况。该文在追溯环境史的源头时,首先提及的是历史地理学。参与撰写该文的英国、芬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多国学者,都强调了本国环境史与历史地理学的学术渊源关系。伊安·西蒙斯(Ian Simmons)、约翰·希埃尔(John Sheail)是英国知名环境史学者,两人的专业背景都是地理学。理查德·格罗夫(Richard Grove)是环境史领域的权威学者之一。他认为,"环境史并非20世纪的创新",而是历史地理学的延伸。环境史"的学术源头或许可以追溯至17、18世纪。当时,西欧人,尤其是博物学者、卫生官员及管理人员,接触到令其惊异、完全不熟悉的热带环境,接触到由其导致的环境破坏。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它主要以历史地理学的形式存在,在1956年出版的题为《人在改变地球面貌中的作用》一书中达到顶峰"。格罗夫的上述观点未必全都符合事实,但他所强调的环境史与历史地理学存在密切联系却是无可争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