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罗马帝国由盛转衰的转变
公元前30年左右,罗马帝国开始形成。当时,屋大维独自接管了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没有人会怀疑他不稳定的霸权。凯撒的教训让一向谨小慎微的屋大维清楚地认识到,要想巩固在内战中赢得的地位,他的统治必须建立在人民普遍认可的基础上,必须获得贵族和上流社会的支持。参议院的实际合作。他谦虚地接受了“奥古斯都”的称号,小心翼翼地追随舆论,掩盖了自己专制的真面目。
屋大维是罗马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他在内政、金融、军事上都取得了成功,给罗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他给罗马公民带来了持续20年的和平。在此期间,他修建道路,允许自由贸易,促进商业交易的便利和繁荣,导致了罗马帝国的经济鼎盛时期。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他主张恢复古老的淳朴风俗,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奖励生育,打击荒淫。他善于观察民意,特别关注和维护罗马人古老的宗教,修建了许多神庙和建筑。他还花费大量资金与罗马权贵一起在罗马修建了各种建筑,使罗马焕然一新。屋大维曾自豪地说:“我接受了一座用砖块建造的罗马城市,但却留下了一座大理石的城市。” '
直到维斯佩基安皇帝即位后,皇帝的继承才结束。他在位10年,给罗马带来了短暂的稳定,他也再次开始了另一个家族的王位世袭继承。他的儿子泰塔斯一度恢复了军事权力。公元70年,罗马远征军占领耶路撒冷并摧毁了圣殿。此后,公元138年至180年间,安东尼、奥勒留以及后来的皇帝都带来了一段和平统治的时期。在这四十多年里,罗马再次展现出稳定和繁荣。但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公元192年康茂德皇帝被刺,引发了一系列权力斗争。皇帝的更替如走马灯,所有的皇帝都死于不幸。
随后,14岁的埃利格贝拉斯即位,但于公元222年被刺杀。帝国的权力落入了他的表弟亚历山大塞维里的手中,但实际上掌握权力的是他的母亲。然而,2013年,亚历山大和他的儿子也被暗算。随后的每一位皇帝的统治都充满麻烦、动荡和短暂。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罗马出现了不下22位皇帝,帝国下各行省都有不少野心勃勃的人想要称帝。
2、日耳曼人的到来
此时的罗马已深深陷入衰落的漩涡,威望一落千丈。长期的混乱表明罗马帝国的实力已今非昔比。这种情况对于帝国周边那些觊觎已久的敌人来说,是一个强大的诱惑。在这些敌人中,德国各部构成的威胁最大。他们分别从东边和西边的垛子河逼近帝国边境。
哥特人首先入侵小亚细亚,然后阿勒曼尼人入侵西班牙,最后法兰克人入侵阿尔贝鲁尼乌。罗马皇帝瓦莱里安向波斯国王萨波尔求助,却在会议期间被捕,成为异国俘虏。他受尽酷刑,在难以忍受的屈辱中死去。
瓦莱里安的儿子加列纳在罗马历史最黑暗的时期登上了王位。尽管内忧外患、重重困难,他仍然坚持恢复往日的辉煌。他下令将“普遍和平”的标志刻在共同货币上,希望提醒人们他希望实现的目标。凭借惊人的努力和良好的机会,他努力实现的目标终于实现了。在他之后,几位身为军事领袖的皇帝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做出了更加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些当兵的皇帝个个都是勇猛、足智多谋。克劳狄二世在内索斯击败了哥特人。 “秩序的恢复者”猎户座先后击败了阿莱曼氏族和诺比亚女王的入侵,镇压了西部各地的叛乱。猎户座的继承者布罗巴赶走了阿莱曼人和法兰克人。下一任皇帝卡洛斯将波斯帝国赶出了罗马帝国的边界。
获得王位后,获得自由的奴隶的儿子戴克里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解决罗马帝国面临的治理问题。他看到,如此庞大的帝国,如果不实行分治,必然会分裂。因此,决定实行分权统治。他将罗马分为两部分。东部行省组成东罗马帝国,西部行省组成西罗马帝国。东西方各有一位皇帝(奥古斯都)。两位皇帝享有平等权利,犹如同事。奥古斯都两人指定了另一位凯撒作为奥古斯都的继承人。戴克里先本人统治帝国东部,伽列里乌斯为凯苏斯,马克西米努斯统治西部,君士坦丁为凯苏斯,形成“四君主制”。
三、帝国迁都与最终分裂
君士坦丁皇帝时代给罗马帝国带来了繁荣的岁月。他采取了两项重要措施。公元312年,他保证了基督教信仰的自由。公元325年,他命令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主要宗教。这使得基督教日后在欧洲世界扎根,为欧洲文明的主要影响思潮奠定了基础。他认为罗马不足以成为帝国统治的中心。一旦北方蛮族入侵,罗马城的地位就会岌岌可危。于是他的第二个大动作。是将首都迁往拜占庭,建立罗马帝国的新首都君士坦丁堡。
公元337年,君士坦丁皇帝去世,罗马帝国分为三部分,由他的三个儿子统治。三方建立不到一年,兄弟俩就开始争夺权力和领土,西罗马帝国再次陷入君士坦丁和戴克里先之前的颓废景象。
结论
参考资料:《罗马帝国的衰亡》、《罗马帝国》、《罗马皇帝的遗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