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占主导地位
公元前403年,赵、韩、魏三大家族被正式封为诸侯,战国时代拉开了序幕。在魏文侯的带领下,魏国逐渐走上了争霸之路。
在内政方面,魏文侯任命李逵进行改革,主要包括:
废除侍卿侍禄制度,以能力选官。废除“井田制”,实行“善用土地”的政策,鼓励百姓开荒实行“依法治国”,颁布了《法经》 。改革军事体制,创建“军人制度”。在军事上,魏文侯任命吴起训练士兵,使魏国士兵“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维新变法后,魏国实力大大增强。战国初期,魏国是不必要的霸主。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魏文侯死后,其子魏武侯虽不被视为真正意义上的愚王,却一心要赶走人才,为魏国日后的衰弱埋下了伏笔。
魏惠王时期,魏惠王手下大将庞涓因嫉妒孙膑,砍掉了孙膑的双腿。后来孙膑前往齐国,先后在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出谋划策,使得齐国重创魏国,魏国也随之衰弱。
如果说战国初期是魏国独大的时代,那么战国中后期则是一超多强的时代。其中,秦国商鞅的变法最为彻底。所以,最强的国力就是超,强到什么程度是指:
经过吴起变法,楚国的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楚国灭越后,领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因此,楚国也十分强大,甚至一度成为东方诸国的联合统帅。
齐国自古就是强国,齐国还有“稷下书院”,被誉为人才中心。经过邹忌等人的变法,齐国的实力不容小觑。
赵国经历“胡服骑射”改革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赵国骑兵在战场上占有巨大优势,是战国中后期仅次于秦国的第二大军事强国。
这就是战国中后期“一超多强”的战略格局。当各国都在变得强大的时候,魏国却没有丝毫改变。加之魏国与秦国自古为敌,领土相邻,魏国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成为所谓的“落叶草”。
结论
战国初期魏国虽然是霸主,但是魏国称霸的时候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当时其他诸侯国都比较弱小,魏国就像大人欺负小孩子一样,没有任何精力。
战国中后期就不一样了。各国都经历了改革成为强国。即使不如秦国那么彻底,但也不容小觑。这个时期才是真正的诸侯争霸的时期。如果这个时候魏国能够展现出霸主的气势,那可能就没有什么存在感了。